蛾眉蕨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蛾眉蕨屬(學名:Lunathyrium Koidz.)是蹄蓋蕨科下一個屬,本屬約有20種和許多變種,除了蛾眉蕨 L. acrostichoides (Sw.) Ching 1種分布於北美洲東部以外,主要分布於亞洲,我國均產,從我國西部高山,向北經秦嶺達東北、日本、朝鮮半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向西到喜馬拉雅山西部,向東至華中和華東高山。生于山地闊葉林和針葉林下、灌叢中陰濕處或溪溝邊。
形態特徵
中等大的林下植物。根狀莖直立或斜升,先端被大鱗片;鱗片淺褐色、紅褐色或深褐色,卵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膜質,全緣;葉簇生。葉柄禾稈色、栗紅色或僅遠軸面栗紅色,通常比葉片短,基部先端尖削,其上呈紡錘形加厚,腹背呈凹凸面,沿兩側邊緣各有一列呈齒牙狀凸起的小氣囊體,基部被有和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並或多或少被有有節的、曲折而透明的粗軟毛,干後易擦落;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倒長圓狀披針形,偶有長卵形,羽裂漸尖頭,向基部多少變狹,少有僅基部1-2對羽片稍縮短或基部一對最長,一回羽狀,羽片深羽裂;羽片披針形、狹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漸尖頭,基部平截,往往突然增寬,通常兩側對稱,但葉片下部羽片的基部上側第一裂片有時明顯增大呈耳狀,無柄,互生或下部的近對生,開展,向下數對通常照例縮短,有時基部一對縮短為小耳片狀,羽狀深裂達羽軸兩側的闊翅,裂片多數,彼此接近,少有遠離,長圓形或長方形,少有呈鈍三角形,先端圓或鈍尖,少有急尖或近平截,邊緣具有淺齒、鈍齒或近全緣;葉軸及羽軸上面具有闊邊的淺溝,在相交處彼此關閉,不能互通;主脈明顯,隆起,無溝,兩側小脈4-6(-9)對,通常單一,少有二叉,斜向上,基部一對側脈達於缺刻以上的裂片邊緣,脈端有狹紡錘形水囊。葉干後草質,綠色或褐綠色,葉軸和羽軸兩面或一面及葉脈上下兩面多少被有節透明的粗軟毛,干後易擦落,裂片邊緣及裂片間缺刻處具有透明的三角形齒狀細胞,有時亦具節狀毛。孢子囊群短線形至橢圓形,長0.5-2毫米,通直,沿側脈中部上側着生;囊群蓋通常為狹新月形或橢圓形,幼時為短線形,通直,在葉片或羽片頂部、或在裂片基部上側一脈上有時呈彎鈎形、馬蹄形或雙生一脈,成熟時往往拱起如穹窿形,被成熟的孢子囊群向遠軸方向推開,宛如張開的蚌殼,紙質或厚膜質,堅實,宿存,黃褐色,全緣或稍齧蝕,少有具短睫毛,彼此並行,接近如篦齒狀。孢子二面型,腎狀橢圓形或橢圓形,周壁表面具連續或斷裂的褶皺,或具耳廓狀、裂片狀、乳頭狀、疣狀或棒狀突起。染色體基數 X=40。
本屬是一個很自然的、在形體上極為一致的屬,與蹄蓋蕨屬 Athyrium Roth 不同主要在於葉片常為一回羽狀,羽片深羽裂,羽片基部兩側對稱,葉軸和羽軸上面的淺溝在相交處不能互通,葉軸、羽軸及葉脈常多少具有節透明的粗軟毛,囊群蓋呈新月形,很少為馬蹄形或彎鈎形,通常質地堅厚、拱起如蚌殼狀;在被毛方面與假蹄蓋蕨屬 Athyriopsis Ching 和介蕨屬 Dryoathyrium Ching 很相近,與它們的不同主要在於根狀莖直立,偶為斜升,葉柄通常遠較葉片短,葉片狹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葉下部羽片常多對逐漸縮短,基部羽片向基部不變狹,反而最寬,其基部上側第一裂片往往增大而不縮短。[1]
地理分布
本屬約有20種和許多變種,除了蛾眉蕨 L. acrostichoides (Sw.) Ching 1種分布於北美洲東部以外,主要分布於亞洲,我國均產,從我國西部高山,向北經秦嶺達東北、日本、朝鮮半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向西到喜馬拉雅山西部,向東至華中和華東高山。生于山地闊葉林和針葉林下、灌叢中陰濕處或溪溝邊。
屬的模式種
Lunathyrium pycnosorum (Christ) Koidz. ——Athyrium pycnosorum Christ
藥用價值
該屬的某些種如蛾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 (Sw.) Ching,其根狀莖作為中藥峨眉蕨貫眾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