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袁姓,是中華民族的漢族姓氏之一。
袁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36位, 舊百家姓排名:第59位。
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媯姓,即為古帝王虞舜之後。
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北兩省,大約占袁姓總人口的23%。在北方,河南、河北是袁姓聚居地;在南方,袁姓人口在江西、江蘇、四川、浙江、湖北,這五省又集中了38%。
起源演變
1、源主要出自媯姓,即為舜帝後裔。相傳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顓袁氏族徽頊的後代,因生在姚墟(今山東菏澤東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媯汭河(今山東永濟南),所以後代又有媯姓。以媯為姓的後裔中有被周武王滅商後封為陳侯(建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的陳胡滿,陳胡公媯滿的11世孫有個叫諸的,字伯爰,其孫濤塗,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爰氏,春秋時世襲陳國上卿。由於當時爰字和袁、轅、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後來的子孫就分別以這6個字為姓。正如《袁樞年譜》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異。 據《通志•氏族略•袁氏》所載,袁亦作轅、爰。陳胡公之裔。 十八世孫莊伯生諸,字伯爰。伯爰之孫濤塗,以王父字為氏,稱爰濤塗。亦作袁濤塗。世代為陳上卿。其後有袁氏。史稱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與陳郡袁氏。陳郡袁氏從周朝就已世居我國北方,從魏晉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經南遷,出自陳郡、汝南兩望族後裔早已散居江南許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許多顯赫名人已出現在江南地區。明、清之際,袁姓已遍及全國。
2、出自軒轅黃帝,軒轅以土德得天下。軒轅氏,又稱玄袁氏,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製作大車轅,駕車周流天下,故而稱軒轅氏。其居住地又因黃帝軒轅氏而命名軒轅之丘,軒轅氏起兵革炎帝,以車帳相結為營,因是軒轅氏發明,世稱行轅。軒轅氏初都有熊之墟(鄭州或開封),所居之地,有以轅為名之邑,後稱為袁邑。上古時爰字和袁、轅、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軒轅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當天子,號黃帝。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袁。後衍遷河北,這就是河北袁氏。
3、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皇族拓拔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鮮卑拓跋氏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遷都洛陽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其中即有胡姓漢化的內容。他將皇族姓氏"拓跋"改為漢姓元氏,成為朝中第一姓,自己就稱為元宏。到了隋朝時期,一些拓拔氏後裔已經分不清元、袁二姓的區別,故而有稱袁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土默特部乞袁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早在南北朝時期的漠北民族十五部大聯盟中,就有蒙古族土默特部,即今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的先民。到了唐朝時期,稱之為"都播(都波)",在史籍《蒙古秘史》中,記錄其後裔在宋、元時期的稱"禿馬敦(禿巴思)",而在史籍《元史》則中記作"吐麻"。在都播(都波、禿馬敦、禿巴思、吐麻、禿馬)族人的蒙古化衍遷過程中,第十一姓即為乞袁氏,即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始祖乞顏部姓氏,亦稱乞引氏、乞元氏。其後裔自謂源於蒙古族王公顯貴乞袁氏家族,多冠有漢姓為袁氏者。另外,在蒙古族古老的乞顏部中還有一個分支,即呼熱特氏族,在明朝時期即多冠漢姓為袁氏,世代相傳至今。
5、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今滿族、瑤族、彝族、白族、朝鮮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袁氏族人分布。例如今廣西壯族自治區隆安縣丁當鄉及雲南省富寧縣的瑤族袁氏,在當地皆屬大族。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袁氏,相傳至今。
6、出自象是黃帝的八世孫,象是伏羲後裔:中國漢族人,人類起源以來就姓袁,袁氏以《象》為圖騰,現代袁氏是黃帝的嫡系親信部落和中堅力量。 [1]
郡望
陳郡:秦置陳郡,治所在陳縣(今河南省淮陽)。西漢淮陽國,東漢陳國,獻帝時改陳郡,均治陳縣(今淮陽)。隋唐為陳州淮陽郡。此之袁氏為淘塗裔孫直系地望。
汝南郡:漢時置郡,治所在上蔡(今屬河南省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此之袁氏為陳郡袁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袁安。
河南郡: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今河南省洛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
彭城郡:指今江蘇徐州。傳堯封彭祖於此,為大彭氏國。秦置彭城縣。西漢後期一度以楚國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今江蘇省徐州)。東漢建彭城國。以後或為彭城郡,或為徐州,均治彭城。彭城縣於元初撤銷,併入州治。此之袁氏出自陳郡,為袁生之後。
東光縣:西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以秦時胡蘇等地置東光縣,治所在今河北東光。
京兆郡: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為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為太守。唐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金元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民國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國民黨政府成立時廢。
華陰縣:本春秋時晉地。漢高帝八年置華陰縣,以在華山之北,故名。治所在今陝西省華陰縣。
太原郡: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濮陽郡:濮陽古為帝丘;春秋衛數遷至此。地在今河南省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漢魏為東郡治所。晉建濮陽國,改濮陽郡,均治古濮陽。北魏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隋唐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梁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這一帶是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陳留郡:秦時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開封東南陳留城。歷代均置。1957年併入開封縣。又西漢陳留郡,治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為汴州陳留郡。
襄陽郡:東漢時置郡,治所在襄陽(在今湖北省襄陽市)。隋唐為襄州襄陽郡。宋為襄陽府。元改路。明清仍為府。民國廢府。此之袁氏出自汝南郡,為袁術之後。
宜春縣:隋置袁州,治宜春(今屬江西,漢即名宜春,晉為宜陽,隋恢復原名)。元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國廢府。治所在今宜春市袁州區。
堂號
臥雪堂:東漢袁安沒做官的時候,客居洛陽,很有賢名。一年冬天,洛陽令冒雪去訪他。他院子裡的雪很深,洛陽令叫隨從掃出一條路才進到袁安屋裡。袁安正凍得蜷縮在床上發抖。洛陽令問:"你為什麼不求親戚幫助一下?"袁安說:"大家都沒好日子過,大雪天我怎麼好去打擾人家?"洛陽令佩服他的賢德,舉他為孝廉。這就是"臥雪堂"的由來。
守正堂:袁安為人嚴謹,後來做了楚郡太守。當時楚王謀反,株連了數千人。袁安處理這個案子時,審清問明,釋放了4000多人。後來外戚竇氏擅權,袁安守正不屈,所以又叫"守正堂"。
弗過堂:明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袁可立堂號。萬曆年間,袁可立因為耿直建言被萬曆皇帝貶官為民,二十六年始得昭雪,"弗過"應該是他自勵自勉的態度和決心。此外,袁姓堂號還有:"陳郡堂"、"汝南堂"、"三公堂"、"彭城堂"、"陳留堂"、"懷楚堂"、"維則堂"、"介禳堂"、"介江堂"、"介祉堂"等。
研究考證
《通志•氏族略•袁氏》
《元史》
人口分布
袁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六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七百六十三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48%左右。
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北兩省,大約占袁姓總人口的23%。在北方,河南、河北是袁姓聚居地;在南方,袁姓人口在江西、江蘇、四川、浙江、湖北,這五省又集中了38%。袁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總體而言,南方袁姓人口超過北方。在台灣省的百家姓中,袁姓居第94位,他們大多是清朝時期和1949年左右從中國大陸遷居來此,主要聚居在台北、新竹、南投、嘉義、台南等地。在國外,袁姓僑居地集中在東南亞各國及歐美一些國家;還有些僑居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
袁氏是象的後裔、早期主要是河南汝南發展,袁氏以向貴州遵義市習水縣同民鎮茶埡村中界富袁國故鄉播遷,在同民鎮袁姓為大姓,堂號:臥雪家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