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翅燕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褐翅燕鸥鹇 |
中文学名: 褐翅燕鸥 |
褐翅燕鸥[1](学名:Sterna anaethetus)与乌燕鸥相似,惟个体稍小。额白,连接白色眉纹,延伸至眼后方;头顶和枕及后颈黑色,上体黑褐色,双翅颜色更深浓,尾呈深叉状;穿眼纹黑色,在后方与头顶黑色相连,颈侧及下体白色;飞羽腹面黑褐色;飞行时翅的前缘及外侧尾羽白色;嘴和脚黑色。食物主要是鱼类、甲壳类和海洋软体动物。分布主要在热带区域,包括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海域,红海,波斯湾,东南亚自中南半岛南部,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抵澳大利亚沿海及其北部海域,中美洲的东西两岸海域和非洲西部沿海。
外形特征
褐翅燕鸥成鸟夏羽:额和眉纹白色,眉纹延伸至眼后;眼先、穿眼纹、头顶、枕、后颈均为黑色,粗著的穿眼纹向后延伸,与枕及后颈的黑色相连,形成宽阔的黑色羽区;后颈下部灰色,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均暗褐色,尾长,外侧尾羽逐渐尖长,最外侧尾羽的基部和外翈为白色,端部暗褐色;肩、翅上覆羽和飞羽均暗褐色,内侧覆羽的内翈白色而端部暗褐色,两翅的褐色比背部更暗;下体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均为白色;飞羽的腹面黑褐色。
成鸟冬羽:和夏羽相似,但白色前额和眉纹不鲜明,头后至后枕污白而具黑褐色纵纹。
幼鸟:前额、眉纹白色,头顶至枕各羽黑褐色,羽缘灰白色,形成褐白色纵纹,呈斑杂状;后颈似头顶,而黑褐色纵纹粗阔;背及翅上覆羽具狭窄的灰棕色羽缘;上体褐色较成鸟稍淡,颈侧、胸侧淡灰色,其余体羽似成鸟。
虹膜暗褐色,嘴、脚和爪黑色,幼鸟脚呈肉褐色[2]。
生活习性
在中国为夏候鸟。3-4月迁来,9-10月离开。单独或成小群活动,频繁地在海面上空飞翔和降落于水面上。飞行轻盈有力,嘴部垂直朝向水面,缓缓搧动双翅搜索海面食物。一旦发现即收翅直插水中,然后又直线升入空中,不善潜水。有时低飞触及水面,也常栖于海面漂浮物上休息,晚上常栖停在航船桅杆宿夜。
叫声似“wep-wep”,警戒叫声为沙哑的“kee-errr-krr”。在繁殖季节,褐翅燕鸥的群落非常嘈杂。平常的叫声包括一种“huip-huip,yapping”,也会发出各种嘶哑和短暂的呼叫声。
食物主要是鱼类、甲壳类和海洋软体动物。
栖身环境
褐翅燕鸥是典型的海洋鸟类,生活在大海上,仅在恶劣气候及繁殖季节才靠近海岸或岛屿。主要栖息于海岸、海洋和海中岛屿悬崖峭壁上。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一般认为是5~6月,中国广东南澳外海小岛乌屿岛上每年5月初飞抵繁殖,幼鸟长成出飞时已是9月上旬至中旬。集群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海岛和海岸岩石上,南澳乌屿岛上的鸟则在低矮茂密的灌木丛下面的泥质地面及草丛中营巢繁殖。每窝产卵1~2枚,多数为2枚。卵呈淡灰白色,壳上散布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斑点,小的斑点直径在1 mm以下,大的则可达到2.5 mm,斑点深褐色、棕褐色,还有大形浅色的隐约色斑。卵的大小为43~48 mm×30~34 mm。孵化期28~30天。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至澳大利亚。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留鸟,分布于中国南沙群岛;夏季见于福建、香港、台湾及海南岛近海岸岛屿[3]。
亚种分化
序号 |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1 | 褐翅燕鸥指名亚种 | Sterna anaethetus anaethetus |
2 | 褐翅燕鸥印度洋亚种 | Sterna anaethetus antarctica |
3 | 褐翅燕鸥红海亚种 | Sterna anaethetus fuligula |
4 | 褐翅燕鸥非洲亚种 | Sterna anaethetus melanoptera |
5 | 褐翅燕鸥美洲亚种 | Sterna anaethetus nelsoni |
6 | 褐翅燕鸥西印度洋亚种 | Sterna anaethetus recognita |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12年濒危物种——低危(LC)。
视频
无锡:褐翅燕鸥飞临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