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为学校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1939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西迁陕西城固,更名为西北师范学院,同年设立英语系。1941年西北师范学院迁入甘肃兰州,1950年,英语系改为外国语文系,分设英语、俄文两个教研组。1958年更名为外语系。1990年外语系分设外语系与外语教学部。1999年12月学校进行院系机构改革,将外语系与外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外国语学院。学院于2002年、2003年及2013年分别增设日语系、翻译系及阿拉伯语系。院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33人,讲师85人,硕士生导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含在读)27人。学院拥有各种中外文图书、期刊 6500 种。同时拥有语言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及外语调频电台。学院现设英语、俄语[1]、日语、翻译、阿拉伯语五个本科专业,另有法语和德语两个语种;有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硕士点。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33人,讲师85人,硕士生导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含在读)27人。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预科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1人担任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1人担任甘肃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担任甘肃省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1人担任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1人担任剑桥少儿英语中国西部主考,4人担任剑桥少儿英语口试考官培训官4人,2人担任雅思口试副主考。
专业设置
学院有英语、俄语、翻译、日语,阿拉伯五个专业教学系和一个公共外语教学部,有英、俄、日、法、德、阿拉伯语等6个语种,设有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英语教学论研究所、俄语国家社会文化及教育研究中心 、符号学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西北基础教育[2]与民族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外语教育技术中心、甘肃省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学院现为甘肃省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单位、甘肃省翻译协会会长单位和甘肃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
学院资质
学院于1993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下设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俄语语言学等研究方向,同时还有英语教学论、俄语教学论两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及教育硕士英语学科教学招生方向,英语教学论方向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得翻译专业硕士(MTI)学位授予权。英语语言文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英语专业于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首批3个英语特色专业之一。2008年,英语专业接受教育部普通本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
科研成果
近三年,学院教师承担科研项目112项,出版著作、教材、译著47部,科学研究论文185篇,教学研究论文158篇,获各类奖项45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项,校级精品课程8项,校级重点课程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校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
办学成果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04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3人,教育硕士学生140人。通过严谨的专业学习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在“兰洽会”、“新亚欧大陆桥经贸研讨会”等活动中担任翻译。5位学生赴北京做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担任翻译工作,评价良好;3位赴上海世博会进行志愿服务的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志愿者。近3年来,在全国外语类大赛中,1人获得“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二等奖;4人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优胜奖;3人赴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参加“泛亚洲英语辩论赛”;2人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二等奖,2人获第十二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优胜奖;1人获得第十三届“外研社”杯全国辩论赛总决赛三等奖;1人获得第十四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优胜奖;2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专业组特等奖,1人获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大赛全国优胜奖;1人荣获全国俄语大赛优秀奖;1人获得第五届中华杯日语演讲大赛西北五省赛区比赛二等奖,2人获得“中译杯全国口译大赛”甘、青、宁、新四省(区)一等奖。由5名同学组成的外国语学院“译甸园”创业团队荣获甘肃省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
视频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专业介绍丨俄语专业 ,搜狐,2017-09-09
- ↑ 一个民族最重要的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基础教育! ,搜狐,201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