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秦刺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秦刺绣

西秦刺绣布艺是平面刺绣再做成各类工艺用品的通称,陕西省宝鸡北部塬区历史久远的传统民间刺绣。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刺绣的内容包括传统吉祥图案、龙凤狮虎、花鸟鱼虫、四季蔬果,戏曲人物,成语典故、字画楹联等。它不仅装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民情风俗紧密结合,渗透到人们的生辰、婚嫁、寿延、祭祀、宗教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2008年6月,“西秦刺绣”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陕西省西安大唐西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传承人史雪。

基本内容

中文名:西秦刺绣

遗产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地区:陕西省宝鸡市

相关技艺:高平刺绣澄城刺绣麻柳刺绣

非遗名称:民间绣活

项目编号:Ⅶ-77

传承单位:西安大唐西市文化发展公司

现状

虽有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提倡和引导,但还是一年年衰落。艺人后继乏人、品种数量减少,技艺水准下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人心,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对民间艺术加大了扶植力度。文化工作者深入民间;组织培训艺人;对外宣传交流民间艺术;帮助开发产品、扩展市场;千阳、凤翔、陇县等重点县建立民艺协会,公司和经销网点。通过大量的工作,西秦刺绣布艺得到复苏。但就整体情况来看,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艺人后继乏人。技艺水平下降、产品营销过程不畅、经济效益不高,组织指导研究、保护缺少保障。

类型

西秦刺绣-福猪挂件

西秦刺绣布艺是平面刺绣再做成各类工艺用品的通称,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刺绣的内容包括传统吉祥图案、龙凤狮虎、花鸟鱼虫、四季蔬果,戏曲人物,成语典故、字画楹联等。平面刺绣除少量的配制镜(边)框作为礼品或供观赏外,绝大部分制作成各种服饰、用品、玩具工艺品,西府刺绣和布艺是紧密结合很难分离的。

西秦刺绣布艺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美好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团结和睦,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尊老爱幼、多子多孙等吉祥内容是各种作品的共同主题。

西秦刺绣布艺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民俗风情紧密相连。刺绣品被广泛使用在人们的服饰鞋帽、被枕帘帕、儿童玩物、香包挂件、婚嫁礼品、丧葬祭品等,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

历代相传的刺绣作品:“龙凤呈祥”“吉庆有余”“琴瑟和谐”、“花好月圆”、“百花帐”、“万民伞”等;布艺作品更是五彩缤纷。实用品有:“虎头帽”、“花帽圈”、“五毒马夹”、“耳枕”、“条枕”、“鱼枕”、“蛙枕”、“耳套”、“虎头鞋”、“猪头鞋”、“五毒肚兜”、“绣帐”、“门帘”、“鱼钱包”、“虎头挎包”等;玩具挂件有:大小规格的龙、狮、虎、凤、大小不等的“猪枕”(此件已被选印到猪年邮票)“五福祝寿”、“十二属相香包”等。

基本特征

西秦刺绣布艺是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农民艺术,反映了当地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民俗紧密相结合,传递人们的感情,寄托人们的美好祝愿。具有浓郁的黄土高原乡土气息和宝鸡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粗犷阳刚的艺术特点;作者分布面广,具有群众性;作品具有生活的实用性。

历史渊源

西秦刺绣

宝鸡地区亦称西秦是周秦文化的发祥之地,民间手工技艺历史久远。以妇女为主的民间刺绣布艺制作遍及

广大农村,它不仅装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民情风俗紧密结合,渗透到人们的生辰、婚嫁、寿诞、祭祀、宗教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因之历代相传,生生不息、久盛不衰。刺绣布艺作为农村妇女的基础技能而普遍存在广大农村,以家族、亲戚、邻居关系为纽带,世代传承,一代又一代流传至今。虽不乏有民间高手,但名不见经传,不曾有准确的师承关系记载。经过了历代漫长的传承和艺人的创新,到明、清两代其材质、技艺、表现的内容和应用范围都得到了发展,达到了成熟和鼎盛时期。形成了平绣、悬绣、绣和拼贴缝制结合的多种技巧;作品有平面、立体、浮雕式的多种形式;内容涉及到龙凤狮虎,花鸟虫鱼、山水风景、戏曲故事、人文典故等方面;应用范围有礼品、祭品、玩具和生活中实用的衣帽鞋包、枕被帘帕等;刺绣布艺作品也逐步从家庭自用走向市场成为商品。民国到抗日战争以来,虽有战乱社会动荡的影响,但宝鸡北部塬区因交通相对封闭,民间艺术仍比较完整地存活下来,保持着原有的面貌。处于自然传承,依旧生生不息。但总体来比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变化,西秦刺绣布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规模、水平、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已开始变化走下坡路。建国以后社会发生了巨变,刺绣布艺生存的条件也随之变化,妇女走出家庭更多投入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再加上一个又一个政治运动,刺绣布艺的自然传承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相关器具

1、绣花棚架(大花棚架为长方形,架起来使用小的为园形双圈、拿在手上使用)。

2、绣花针、镊子、锥子、剪刀等。

材料

棉(麻)布料、绸锻、各色绣花线、金银线;填充用的碎布头,棉花、荞麦皮等。

主要价值

西秦刺绣

一、西秦刺绣布艺表现的思想内含集中体现在农民对生命、自然、社会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祝愿。对认识和研究农耕社会的民情风俗、意识形态具有形象的参考价值。

二、西秦刺绣布艺造型简洁夸张、构思奇巧浪漫、色彩强烈鲜明、寓意含蓄健康,是研究学习民族审美意识的形象素材,是民族民间文化园地里的奇葩。

三、西秦刺绣布艺作为用品、礼品、玩物、祭品等实用艺术品,弘扬了民族的道德观念,对人们进行着真善美的感染和教育,是人们传达感情、爱情、友情的艺术形式,在对外友好交流活动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传承谱系

西秦刺绣布艺在民间分布广泛,无严格的门派界限,多以自然村庄形成群体。其技艺的传承也无明确的师承流派关系,是典型的农耕技艺传承的方式。艺人都是自幼受到母亲、祖母的口传手教、长期耳闻目染,或是亲戚邻居中技艺高超者的指教传授,没有明确的师徒关系,自然地代代相传。

仍活跃在北部塬区陇县、千阳、凤翔农村从事刺绣布艺制作的民间艺人大致分为老、中、青三代;

西秦刺绣-李爱姐

1、第一代(老艺人):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都是家传手艺,作者都没上过学,作品风格纯正,做工精细,代表性的艺人有千阳李爱姐、凤翔柳玉省、张仁花、张玉凤、陇县的李忠娥、闫明蝉等。

西秦刺绣-陈美娥

2、第二代(中年):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代艺人从小受家庭影响,爱好刺绣布艺,有小学或初中文化,在文革后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县、乡文化馆、站组织指导下,恢复了刺绣布艺制作,参加短期培训、互相学习,第一代老艺人大都被请来传授技艺,她们很快继承了上代人的技艺,并吸收了其他艺术的营养,结合当地传统还创新了不少新作品。她们的风格既保持了传统又有所创新。制作技艺上灵活多样,生产组织上有了一定的规模,相互观摩,小批量制作,并参展对外交流。代表性的艺人有千阳的吕让果、李惠莲、尚玉拴、杨林转等;凤翔的冯芮爱、王锁莲、冯启课等;陇县的陈美娥、陈智霞、张勤娟、苟惠兰等。

3、第三代(青年):出生于上纪纪七、八十年代的年青艺人,都是初、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的女青年。她们都是爱好刺绣布艺并受到第一、二代艺人的传授或短期培训,并在完成制作任务的实践中成长的。她们是现今艺人的主要力量,但她们普遍存在基本功差,传统手艺和传统审美意识弱的问题。这一代艺人学艺和创新都比较快,商品意识强,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与市场关系特别密切。这一代艺人的营销能力强对刺绣布艺的生存发 展带来希望,但在经济效益的刺激下,也给传统的刺绣布艺艺术带来挑战。这一代艺人不只是在家制作,而且走出家门办展,办培训班、办公司、开工艺店,凤翔的冯诗雨和她创办的“诗雨刺乡工艺店”就是其中的代表。

濒危状况

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发生很大变化。民间刺绣布艺的实用范围大大缩小,和当地人的生活距离越来越远了。

二、老艺人越来越少,年青妇女学艺者很少,西秦刺绣布艺原来各县区城乡都很普遍,现今只有北部塬区的少数乡村还在继续,但从艺者也是越来越少,产品数量品种也越来越少。

三、经济效益的冲击使刺绣布艺作品质量下滑,以往老人主要精力用在精心制作质量第一,坚持制作的把相当的精力用于降低成本提高产量上。农村妇女从艺者着眼在于经济效益这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一些精细的工艺制作技术后继无人濒临失传。

保护计划

市艺术馆和各县文化馆每年从业务经费中投入有限资金用于刺绣布艺品的保护、调研、宣传推介、艺人培训等工作。如凤翔县每年投入3000—5000元。千阳、凤翔等县政府也拨款1—3万元,支持扶助刺绣布艺品的挖掘整理、抢救保护。但总的来看投入资金十分有限,无固定的计划和渠道。千阳是“西秦刺绣”的传承、生产保护基地,先后成立“西秦刺绣”工艺品产业协会14家,从业人员达上万人。

主要保护内容

西秦刺绣工艺、作品、老艺人;扶持壮大中青年艺人队伍。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2000年以后,各县政府及文化部门把保护民间艺术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项目对保护和发展民间工艺制订了优惠政策。

2、千阳县2004年成立了保护刺绣布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文教局、文化馆领导和重点乡镇领导组成。凤翔县制订了壮大刺绣布艺产业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文锦刺绣工艺品开发中心”研究开发刺绣工艺品。

3、市群艺馆和凤翔、千阳等县文化馆都建立了民间美术展室,收藏陈列刺绣布艺品。

4、重点县都成立了民间刺绣布艺品艺术协会组织,并建立了艺人档案。

5、每年组织刺绣布艺品到全国各地展销。

6、举办刺绣布艺品等民间艺术品观摩评比展,评出获奖作品和宝鸡市政府授牌的优秀民间艺术家。

十年保护目标

2007年 普查摸底,建立艺人档案。

2008年 建立刺绣布艺艺人电子数据库和刺绣作品数据库。

2009年 举办培训班发展壮大年青艺人队伍。

2010年 举办全市刺绣布艺观摩交流展,全市刺绣布制品艺人藏品展,刺绣布艺佳品外出交流展等展示提高。

2011年 在传承优秀传统刺绣布艺的基础上,鼓励艺人创作新的作品,使刺绣布艺贴近现代生活和人民大众。

2012年 对重点乡镇的刺绣布艺制作民间团体及重点艺人、重点作品予以扶持,树立品牌,扩大影响。

2013年 扶持刺绣布艺品艺人和团体开办公司、工艺厂、展销网点,并出台扶持政策,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优势。

2014年 举办西部民间刺绣布艺品展销活动,举办全国性的民间刺绣布艺品博览会。

2015年 征集民间刺绣布艺代表作、私人藏品、珍品。编辑出版《西秦刺绣布艺珍品集》。

2016年 举办民间刺绣布艺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西秦刺绣布艺品抢救保护开发学术论文集》。

五年保护工作计划

2007年 摸清刺绣布艺品现存艺人的实际情况,精确人数。对各县重点乡镇的艺人造册登记,建立健全艺人档案。全面普查,摸清艺人状况,建立和完善刺绣布艺品艺人档案。

2008年 由专业人员对西秦刺绣布艺品进行必要的艺术培训,培养扩大队伍,抢救濒危刺绣技艺。对刺绣布艺品艺人采取集中、分散的方法培训4-5次。重点发展扩大较年轻的艺人队伍。

2009年 对西秦刺绣布艺品进行定期的业务指导,开发新品,增添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和形式的作品。在一定时机对刺绣布艺品进行展示和交流。使西秦刺绣布艺品制作后继有人,并传承优秀的传统刺绣布艺,创作新的作品,使刺绣布艺贴近现实生活和人民大众。

2010年 对重点乡镇的刺绣布艺制作民间团体和组织及重点艺人重点作品予以扶持。树立品牌,扩大刺绣布艺品的销路,逐步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

2011年 举办一次西部或全国性的民间刺绣布艺品博览会;编辑出版《西秦刺绣布艺珍品集》、和《西秦刺绣布艺品抢救保护开发学术论文集》。使西秦刺绣布艺品走出西秦大地,进行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并使保护开发和研究取得新的成果。

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全面深入地开展资源普查摸底,建立艺人档案,成立“西秦刺绣布艺传承人数据库”等。

2、对年过古稀的老艺人定期进行体检,加以健康保护,抓紧传承,以老带新。

3、投入资金,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扩大艺人队伍,重点发展年轻艺人。

4、对重点乡镇的刺绣布艺制作民间团体和组织及重点艺人、重点作品,予以资金扶持。同时,给刺绣布艺品开发公司、工艺厂、营销户、展销网点等以政策扶持。

5、举办大型民间刺绣布艺品博览会,促进交流提高,并编辑出版刺绣布艺珍品集和学术研究论文集,树立品牌,扩大影响。

建立机制

1、成立由市文化局局长任名誉组长,市艺术馆馆长任组长的保护领导机构;成立由美术,民俗文化专业人员等组成的专家指导机构。对西秦刺绣布艺品进行抢救保护,挖掘开发,使其焕发生机。

2、建立民间自发参与和政府自觉保护相结合的长期有效机制。

3、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出台《宝鸡市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出台保护条例。

经费预算及依据说明

1、普查摸清资源,建立艺人档案及传承人数据库需5万元。

2、培训新人、扩大队伍;指导、辅导、办培训班共需20万元。

3、收集刺绣布艺珍品,充实陈列展览室展品,需20万元。

4、编辑出版刺绣布艺作品集和研究论文集,出书若干册需50万元。

5、对70岁以上艺人每年体检一次,5年需3万元。

6、举办西秦刺绣布艺交流展和现场制作大赛共需40万元。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宝鸡市群众艺术馆获得“西秦刺绣”保护单位资格。[1]

参考文献

  1. 西秦刺绣陕西科技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