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递古民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递古民居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西递古民居

地址;安徽省黟县东南部

等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入选时间;2000年11月30日

西递古民居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形成青山秀水的美景。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西递村是一处以胡姓宗族血缘关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被世人称为古建博物馆。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

历史介绍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英文名称:Ancient Villages in Southern Anhui - Xidi and Hongcun),西递宏村于1999年12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编号:200-025)。

西递村位于距离黄山市50多公里的安徽省黟(易yi)县,距黟县县城四公里。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西递村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西递的石、砖、木三雕,堪称西递三绝。

2005年西递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5中国魅力名镇前10佳”。

黟县始建于秦,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黟县保存着大量风格迥异的明清古民居、古村落。西递村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有一百二十多座,房屋基本上保持原貌,未被破坏。

西递村已开放的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十二三个,参观人员在村旅游公司,购买参观券后,由导游引导依次参观,已开放民居中的村民照常过着自己的生活,只是在有人参观时辅助做些讲解并推销其旅游商品。西递村原有牌坊十多个,现只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胡文光石雕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的“胡文光牌坊",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吏,迁荆王府长史,授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恩准敕建这座石坊。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通体采用不易风化的"黟县青"大理石。它的保留是因为一位军属老大妈的保护。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有人要这座牌坊同其它牌坊一起砸掉时,她就住在牌坊旁,是她出面劝阻,又因为她的儿子在部队当团长,才没有人敢动手。

景点介绍

西递始建于宋朝元祐(宋哲宗)年间,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原来称为“西川”。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西递村中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与其两侧各一条与之平行的街道一起穿过很多窄巷。在敬爱堂履福堂刺史牌楼等公共建筑之前有小广场。今天,主要旅游景点包括124幢保护完好的明清建筑。大多数民居都对公众开放。主要建筑有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的青石牌坊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的大夫第等。

西递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

西递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为世所罕见。

管理方式

在许多未列入参观范围的明清民居中,如果你向房主打声招呼,房主也会欢迎进去参观的。村中有些住户也开展各种旅游服务项目,如餐饮、木雕、盆景展览等,有一户村民在自己的住宅中开办餐馆,并在自家的两个小院落中,按照苏州园林的特点进行建设,以吸引游人,据说他还要进行不断地进行修建和完善。

从开放的民居看,房屋的主人对这种管理形式都非常满意,屋内收拾得非常干净,屋内家具、用具摆设和字画的布置,都保留着明清特色,古朴典雅,许多家具都是明清时保留下来的,很多民居中还摆设着红木家具。

古民居的管理西递村的旅游资源的管理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大多数明清民居仍为村民个人所有,从房屋管理、维修、屋内的陈设到日常清扫,都由民居的主人负责,这就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西递村的这种旅游资源管理形式是非常独特的,为其它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如果不采用这种办法,当地政府是没有财力维护和管理这些古民居的,也无法解决古民居的产权和居民搬迁问题。

在导游人员的带领下游客依次参观十五个左右的明清民居。每参观完一处,导游就给房屋主人一张做结算用的参观票,据了解每参观一批客人房主可得到几角钱收入,全年可收入三千多元。这些对外参观点的房产基本都是个人的,房屋的维修和清扫都由房主负责。

文化遗产价值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西递村现存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西递村头的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四柱五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门额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警醒,耐人咀嚼。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相关视频

皖南古民居翘楚——西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