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关于接待地方官的五言律诗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关于接待地方官的五言律诗。诗表达了三层意思,首先是杜甫为了什么事情期待严明府到西阁同宿;其次是说期待来宿的情况,这是主体;最后是期待而未到的感慨。

杜甫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的秋天到云安(今云阳)时,严某作县令,杜甫因病滞留云安约半年,多赖严明府接济。严明府在大历元年的春天,调任大昌县令,并在当年的冬天或第二年的春天再次调到云安作县令。杜甫也是在大历元年的春天由云安到达夔州。大历元年(766年)秋,杜甫住夔州白帝山腰面江之西阁,邀约当时任职于大昌县的严县令来同宿。三度邀请也未到,故写下这首诗。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1]

创作年代;唐代宗大历年间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问子能来宿,今疑索故要。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钟彻,花催蜡炬销。早凫江槛底,双影谩飘飖。

白话译文

我曾问你能否来我这对床夜语,你也曾回答到西阁留宿,可是你还没有来到。我痴痴地疑想:你是不是要我执意相邀,匣琴夜夜空放在这里,等待你弹奏。你是不是手持手板,忙于迎谒,暮暮朝朝,此刻,知霜钟像金石的吼声传出了清晓,蜡烛在烛花的滴落中也已经燃尽了。江边栏干下面的水鸟已经醒来,成双成对的影子在江面上飘啊飘。

词句注释

1、西阁:在靠夔州城的西门内。期:约。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大昌严明府:大昌县令严某。

2、问:一般注解均用其本义,也通。但不若释为"请"。

3、索:须。固要:坚决邀请。

4、虚:此处为"空"义。"夜夜",不是一夜,题日"三度"便是"三夜"。

5、"朝朝",不是一朝而是三朝,与"夜夜"相合。手板即笏,古代官吏上朝或见上司时所执,备记事用。

6、彻:通也,明也,道也,达也。霜钟:晓钟。霜钟彻,即霜钟远达。

7、凫:读音为fú。为一种动物。

8、飖:读音为yáo。意思为随风摇动。

作品鉴赏

诗的首联点出了杜甫三度期大昌严明府来西阁同宿的目的。

诗的第三四句谈到"匣琴虚夜夜,手板自朝朝。"杜甫尊重严明府,把他当"上司"看待,故用了"手板"。从上述内容,可以想像杜老此时的心情:专门约请这位地方长官来探讨重要问题,总不能关门睡大觉,等客人敲门才起床接待,太不礼貌吧。那时限于通讯条件,不能随时通话。能来,不能来。因此杜甫老是在家等着,为了有趣,便把装在匣里的琴取出,此处不言如"玉琴鸣夜夜"之类,而曰"匣琴虚夜夜",艺术地含蓄耐人寻味。当时大昌是夔州重要属县,借严明府来夔,相约同宿探讨重要史实或现实,机会难得,所以必须充分考虑探讨的内容和作好记事的准备。这一切,其真诚苦心跃然纸上。

诗的第五六句生动地描写了秋夜风吼钟响,更深人静,秉烛待旦的情景。

天亮了,严明府还是没来。杜老走出屋外,但见江槛下的水面,有两只水鸟在烟波浩淼的江中,无拘无束地相伴偕游。于是以"早凫江槛底,双影漫飘飘"之句,作了全诗的结尾。此时,双影飘飘的情景,撞击着彻夜未眠,满怀期望而终于失望的情状,诗句不言孤独而惆怅,实则是顾影自怜,深深反映内心的孤独而惆怅。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杜甫的诗666.jpg|缩略图|右|250px|原图链接图片来源

File:杜甫的诗5559.jpg|缩略图|右|250px|原图链接图片来源

File:杜甫的诗5553.jpg|缩略图|右|250px|原图链接图片来源

File:杜甫字6.jpg|缩略图|右|250px|原图链接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3]

盛唐伟大的诗圣杜甫是大家都喜爱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很多诗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就表现了作者济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也表现了他的圣人情怀。[4]

视频

诗圣杜甫的故事

100秒看完杜甫的一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