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翠屏道)巴士总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观塘(翠屏道)巴士总站(英语:Kwun Tong (Tsui Ping Road) Bus Terminus)位于香港九龙观塘区秀茂坪[1] 山谷下的翠屏道,翠屏邨翠桃楼翠屏街市旁及翠榆楼翠屏商场对面,与翠屏道平行,现时是三条巴士路线的终点站。
介绍
另外,位于翠屏道(南行)与福塘道交界、近九巴观塘泳池巴士站的总站,则分别是一条居民巴士路线和穿梭巴士路线的起点站。
简介
翠屏道
翠屏道于1950年代开始发展,由俗称“鸡寮”的寮屋区改为兴建徙置大厦,名为“官塘徙置区”。全区共有24幢徙置大厦,分布在秀茂坪西南面的山谷之中,范围由东南面的马游塘(西)至西北面的协和街,邨内设施齐全,居民可自给自足。及至1970年代,当局把全港徙置区和廉租屋邨统称为“邨”,为方便管理,本区更名为“观塘(翠屏道)邨”。另外,为了进一步改善邨内环境,遂研究把徙置大厦重建成新式楼宇,以解居民挤迫之苦,以及明渠所带来的恶臭。
重建项目从1981年至1999年间分阶段落成,项目包括24幢新式住宅大厦(19幢为租住大厦、5幢为居者有其屋大厦),以及街市、购物商场、巴士总站、停车场、学校及游乐设施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与此同时,配合时代变迁,屋邨名称一再更改,约1989年起,更名为“翠屏邨”,至1995年,以翠屏道南面回旋处向东引伸的屋邨通道作分界线,把翠屏邨划分为“翠屏(南)邨”和“翠屏(北)邨”,同时把5幢居者有其屋大厦冠名为“宝珮苑”。
重建期间,前徙置区和受秀茂坪邨重建项目影响的居民,可获得优先权迁入翠屏邨,而徙置大厦随即被拆卸。1995年,香港房屋委员会推出居者有其屋第15期丙,宝珮苑成为其中一个发售屋苑,翠屏邨居民拥有优先选购权。另外,2002年1月推出的租者置其屋计划,位于翠屏(北)邨其中11座租住大厦亦榜上有名,居民可自由选择购买与否。
翠屏道沿线除了公营房屋外,还有一些政府或社区团体的设施和学校,计有观塘社区中心、香港历史档案大楼、观塘潮语浸信会、观塘职业训练中心、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观塘技能训练中心,以及位于沿线和秀茂坪晓明街的5所中学及香港专业教育学院。
康体设施方面,位于翠屏道与鲤鱼门道交界的观塘游乐场,是观塘区各界举办大型社区活动的主要场地,内有草地足球场、硬地足球场、三人足球场、篮球场、雪屐场、游泳池等,可举办的活动包括地区/学校球类比赛、水运会和大型综艺节目,曾是公益金百万行集合地点、莫斯科马戏团和观塘区贺国庆迎东亚运的表演场地,也是每年观塘区年宵市场的所在地。可是,那边厢的观塘市中心进行重建期间,这边厢的观塘游乐场亦同时进行改建,服务了观塘市民50年的它,从2009年11月9日起需要暂时关闭,只剩下将军澳道与佳廉道之间的行人通道仍然开放。为有效利用土地空间,游乐场将会改建为室内场馆,与观塘市中心一起向上。
鸡寮大事纪
1972年6月18日,鸡寮发生轰动全港的山泥倾泻事件,成为香港“六一八雨灾”中一个重要部份。适逢雨季,连日暴雨令沙泥从秀茂坪晓光街塌下,淹没鸡寮北面(约现时翠楣楼附近)的民居,由于事发后天气仍然恶劣,抢救需时,数十名居民埋在沙泥中,最后被活活淹死。数天内,全港发生多宗严重事故,各界纷纷举办赈灾活动,为死伤者筹集善款作救济用途,电视台亦史无前例地制作了现场直播的赈灾节目。随后,当局在现时翠杨楼和翠楣楼附近两处地方,兴建公园以纪念这次严重天灾。由于鸡寮位于山谷,山泥倾泻没完没了的发生。直至1990年代中,当局大力推行危险斜坡维修工程,秀茂坪多处山坡率先受理。
巴士总站
1962年,翠屏道首条巴士路线11B从观塘伸延至翠屏道;1968年开办的路线11C亦以翠屏道为终点站,两线当时停泊在翠屏道(北行)路旁(近现时总站对面)。
及至1980年代中,正式的巴士总站落成,路线11C刚于不久以前延长至中秀茂坪,故迁入总站的路线只得11B一条,此路线一直是翠屏邨居民使用量最高的交通服务。随后开办的新市镇路线70X和89C均以此作为九龙区的终点站。
巴士总站以车坑形式设计,靠近翠桃楼的车坑是双线,可供同一路线的巴士平排停泊,其馀两条车坑均是单线。使用超过20年,至今只有1次车坑永久性调动。
由于现时的巴士车身较以往长,巴士不能直接从翠屏道(北行)右转入总站任何一条车坑,需要绕经总站北面的回旋处调头,才能返回总站。正因如此,当年巴士总站落成后,至翠屏道回旋处完工前一段日子,停泊在靠近翠屏道的两条车坑的路线70X和89C,往翠屏道方向是驶经协和街,然后右转翠屏道返回总站,直至回旋处落成后,才改以翠屏道(北行)及回旋处返回总站;而停泊在翠桃楼侧的路线11B,则一直使用翠屏道(北行)前往,并且直接右转驶入总站,至1997年末开始转用十一米三轴巴士行走,才需要绕经回旋处。上述情况只属编订路线,交通改道或个别车长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路线70X主力使用利兰胜利二型和丹尼士喝采型巴士的时候,在翠屏道总站是使用中间的车坑,一些进取的车长为求方便,会直接从翠屏道(北行)右转入总站,顺利与否全靠技术。当不能转入车坑时,通常会倒车或索性转入双线车坑便算,客量上升至转用十一米巴士后,这情况才不再出现。
另一方面,路线70X亦曾是观塘区唯一能够直达和合石坟场的交通服务,每逢清明节和重阳节,需使用庞大车队接载拜祭人潮,为免出现混乱情况,路线11B和70X在节令当日需临时调迁站位,并把排队栏移至总站出口斜出的通道上,此举可让更多巴士停泊在车坑,乘客亦享有较大的候车空间,一举两得。在随后数年,观塘区居民深知中途站登车有困难,故特意到总站候车。有见及此,一条专为他们而设的路线74R(现称74S)开办,其收费之高,吸引不了候车乘客之馀,反而令总站更加挤迫,只走了翠屏道一天便迁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