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大熊貓(丁永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見到大熊貓》是中國當代作家丁永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見到大熊貓
眼前放着半盆子胡蘿蔔與蘋果,一盆加了[[雞蛋]的牛奶,旁邊還有一些竹子。飼養員用破了頭的竹子輕輕敲打幹擾它,讓它配合我們給它拍照,可是,大熊貓因食物還沒有吃完,一邊用爪子將竹竿攔開,一邊用另一隻爪子抓盆子裡的蘋果。見人實在干擾的不行,它將屁股轉過來,硬是往盆子跟前退。這就是我們在周至縣動物急救站見到的大熊貓的情景,整個過程中大熊貓顯得憨態可掬,傻相喜人。
人類對大自然的關注也不亞於虎、獅子、鶴等動物,早在公元前220年秦朝的《爾雅》中稱大熊貓為貊,大熊貓從西漢時期,就已走進皇宮裡成為貴族們的寵物。唐朝皇帝李隆基,在中國和日本來往時,把大熊貓作為一種禮品送到日本,大熊貓也算得上是第一個動物外交官了。但是,這個有着喜人外表,性情溫順的動物,卻一直鮮為人知,幷未能像老虎、鶴、龜一樣被人們利用各種方式賦予太多人文色彩。大熊貓以它安靜、與世無爭的態度,深入山林,像一位看破紅塵、隱居深山的高士,玩味着黑白、陰陽,要不然,怎麼在它的身上有着顯明的黑白;它懂得生命與生命互相的關係,要不然,為什麼以食物為主的熊科動物要放棄腥血,拿起竹子吃素呢;它肯定對陰陽有着大徹大悟的詮解,要不然,它為什麼沒有了熊科本有的殘忍獸性,變得性情和藹,與世無爭呢!或許,這正是大熊貓有着神秘面紗與令人陶醉的原因了。大熊貓算得上是一位虛懷若谷的隱士,1869年3月11日,自從一名叫大衛的法國神甫在四川當地的獵戶家見到它的皮毛開始,這個生活在古老中國的、黑白相間的物種才被世人所關注。那麼,讓我們通過幾個片段,看一看大熊貓從被人們重視就帶來的非凡經歷:
1929年,美國羅斯夫兄弟不遠萬里來中國狩獵大熊貓;
1936年,有一位叫露斯?哈肯斯的美國人從中國帶走了一隻熊貓幼仔;
1936年~1946年的十年時間,共有十四隻大熊貓被運出中國大門;
1957年~1983年共有24隻大熊貓作為友誼的象徵被送到俄羅斯、美國、墨西哥、柏林等地;
1961年,世界上知名的科學家與環保人士選定以中國的大熊貓作為環境保護組織的標誌,她的設計與完善經歷了40多年,才成為WWF的代表標誌。
大熊貓走進人們的視野,這使我想起了甘肅敦煌文化的面世。敦煌文化被發現是偶然的,王道士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而大熊貓被重視卻是必然的,法國神甫大衛不是敦煌的王園錄,他是憑着知識與責任發現、宣傳大熊貓的。王園錄成了發現敦煌的罪人,大衛是發現大熊貓的功臣。今天,大熊貓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物種之一。像大熊貓這樣珍貴的動物,我個人以為,它發現的遲或許是它的幸運之處。作為地球上的物種,它的發現與被保護,合乎我國古代的哲學「塞翁失馬,安知禍福」的思想。你想,如果大熊貓過早的被人們知道它有今天被人看重的價值,說不定早已在這個地球上消失了。面對今天人們對大熊貓的關注保護,我要說,雖然遲了,只要努力,還是來得及的。[1]
作者簡介
丁永斌,男,甘肅天水人,1972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