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 |
---|---|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 |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1]
四鎮富精銳,摧鋒皆絕倫。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
老馬夜知道,蒼鷹飢著人。臨危經久戰,用急始如神。
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雲隨殺氣,飛鳥避轅門。竟日留歡樂,城池未覺喧。
作品賞析
四鎮富精銳①,摧鋒皆絕倫②。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老馬夜知道③,蒼鷹飢著人④。臨危經久戰⑤,用急始如神⑥。
(首章見安西兵過,而歸美李公,在四句分截。四鎮之兵,皆嗣業所統。曰獻,志在報國也。曰靜,力能掃賊也。老馬,喻主將之慣戰。蒼鷹,喻軍士之敢入。臨危久戰,見其用兵奇勇。)
①《舊唐書》:龜茲、畋沙、疏勒、焉音四鎮都督府,皆安西部護所統。長壽二年,收復四鎮,於前龜茲國置安西都護府。至德後,河西、隴右戍兵皆徵集,收復西京。潘岳詩:"皇赫斯怒,愛整精銳。"
②《秦本紀》:三百摧鋒爭死,以報食馬之德。《吳越春秋》:摧鋒爭先。【吳注】劉峻《出塞》詩:"陷敵縱金鼓,摧鋒揚旆旌。"
③《韓非子》:齊桓公伐孤竹還,迷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
④飢鷹著人,注見二卷。
⑤晉劉弘表:"孝篤著於臨危。"
⑥《魏志》:荀或謂曹操曰:"公用兵如神。"《唐史》:嗣業討小勃律,執一旗,引陌刀,緣險先登,力戰,大破之。及收西京時,官軍幾敗,嗣業執長刀陷陣,賊遂潰。公故以臨危久戰稱之。
其二
奇兵不在眾①,萬馬救中原。談笑無河北②,心肝奉至尊③。孤雲隨殺氣④,飛鳥避轅門⑤。竟日留歡樂,城池未覺喧。
(次章稱李公忠勇,而志其紀律,亦四句分截,奇兵制敵,此其智勇。撥肝奉主,此其忠義。雲隨殺氣,見兵威振肅。鳥避轅門,見號令森嚴。末言師行有紀,民情安堵。《杜臆》:乾元二年,九節度之兵六十萬潰於相州。"奇兵不在眾"一語,公之預識兵機如此。【顧注】河北一帶,久已陷沒,可以談笑而取之,由其能披瀝忠肝而奉至尊故也。)
①《史記》:"奇兵入燒回中。"《通鑑》:晉安帝時,沈田子曰:"兵貴用奇,不必在眾。"
②左思詩:"吾慕魯仲連,談笑卻秦軍。"《唐書》:河北道,領孟、懷、魏、博、相、衛、貝、澶等二十九州。時安慶緒據相、衛。
③嵇康詩:"感激切心肝。"
④陶潛侍:"孤雲獨無依"。蔡琰《胡笳》:"殺氣朝朝沖塞門。"
⑤《管子》:"有飛鳥之舉,故能不險山河矣。"《趙國策》:張孟談遇智果於轅門之外。葛常之《韻語陽秋》:杜詩"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蓋用太沖《詠史》詩"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也。東坡詩云"似闖指揮築上郡,已覺談笑無西戎",意本於杜。王維雲"虜騎千重只似無"句,則拙矣。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人。[3]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