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觅得佳境好修行(徐月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觅得佳境好修行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觅得佳境好修行》中国当代作家徐月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觅得佳境好修行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经说过:“假如你喜欢上一本书,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下心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林间物语》正是这样一本让我喜欢的书。

这本出自连云港散文学会副会长马永娟的散文集,以东海县青松林度假区为载体,尽管那里没有巍峨旖旎的群山,没有广褒柔美的草原,更没有壮怀激越的海浪,有的只是森林温泉流萤、草地、花鸟等等,然而作家以浓情乡土的挚热情怀,以她饱读诗书浸润的馥郁曼妙、灵动盎然的语言,一切的物象,在她的笔下,皆是那样生动妙趣,那样鲜活而富有哲思。每读一次,都会让人感受文字流淌的诗意之美,犹如聆听寺院的钟声,旷远悠扬,尤其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忙碌的心绪,特别期待能有这样的一本书,安抚一天的疲惫。

我实在放不下作家描写小草的那段文字“特别是群体性的草,成片成片的生长在一起,兄弟一般的亲热,有一种壮观的感召力,风起时,那忽前忽后的涌,忽左忽右的摆,就像是一支队伍的合唱,那种集体主义的摇摆,自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草们轻歌曼舞,低吟浅唱,仿佛天籁一般,一种久违的声音,从童年的记忆中飒飒而来。”以散文的语速,娓娓道来诗歌壮美的浓情,这那里是写小草,分明让人看到那些懵懂可爱的童趣的呆萌。还是写小草:“前一段路过的时候,它们还是不起眼的草,是刚过童年进入青春期的幼女,生涩、瘦俏。不成气势…你像那个庄周的人一样,弄不清是自己梦见的蝶,还是自己在蝶的梦里”。这样的意境又何止是诗歌?庄周之梦,你自己去品味就好。

她写母亲带着羊羔在山坡上吃草,那种母性的柔美,犹如冬日的暖阳,簇拥在阳台的一角,让你整个身心挤进阳光的温暖里。“小羊低头啃几口草,抬头看一眼母亲,咩咩叫两声,那叫声嫩嫩的,茸茸的,和着远处传来的错杂的鸟鸣,就如这新鲜的节气一样。”

在她的笔下,一草一木总是那样有灵性,那样富有人类的情感。“溪边一棵老槐树,以午休的形式斜躺着,好似站累了,几年几十年没有挪动一步,如果你过小溪时候,扶它一下,你就能感受老槐树的孤独”。我确信那一刻作家的心里,一定是想起自己乡间熟悉的一位老人,那么让人心怜的孤独。

自古多情的风,更是与众不同,“风歪着脑袋,朝着一个方向吹来,小野花便向那个方向摇摆,风凑近它的耳朵,开了一句什么玩笑,小野花一乐,花枝乱颤出一波又一波的芬芳。”这样经典的描写,读者的感受,又何止是一个妙字能够释怀?

仅仅用诗歌的语言来品读她的文字,是远远不够的,马永娟其实更是一个哲学家,不信你看,“人多的地方,发热的是人,人少的地方,清凉来自草木”。“花未开时,它还是草,花已开时,它已是花。”花与草所谓的不同,就在开合之间。尽管只是表象的不同,其实没有质的迥异,然而给与人们的外观与感受,倒是值得深层思考。说到这里,自然让我想起旧时光里人们的一个陈旧的观念,那就是女孩一天没有走进洞房,依然是姑娘,一旦牵手进入洞房,那就是女人。与花草是一样的道理。

以诗歌的语言来写散文,在当今的文坛,早就不是新鲜的事情,难能可贵的是,作家马永娟,也是一个久居城市的知识女性,品味她的文章,犹如闲暇之余,走进乡村,总有一道美味,让你欲罢不能,那就是乡村土菜,“红烧老鸡公”那种麻辣,那种筋道,那种越嚼越香的味道,让你口齿生香,回味无穷。

通读她的整篇文集,那些字里行间浸润的原野清风,自然唤醒渐渐走远的青春梦想,一丝淡淡的失落与惆怅,划过心际。书本还未合上,已经是惆怅盘结了。

在这里,借用她描写一棵柿树作结:“在这不断废弃、破碎的生存里,不断摧毁灭绝的世界上,我们与自然是寄寓还是霸占?是顺从还是改良?我们视为落后的农耕文化,地球几千年,气候环境都没有改变,而我们视为先进的工业文明,仅仅几百年,地球已经满目疮痍!”这段文字,又把整篇文集的焦点,拔到一个新的高度。尽管这样的呐喊,如此微弱,然而深思却自会感悟,觉醒依旧不晚。以一本单薄的文字,奢望改变人们习惯已久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唤醒人们早已丢失在荒郊野外沙滩上的良知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显然不能。然而作家笔下所描写的度假区的所有物像,却是真实存在的。淳朴的乡情,原始的生态,清新的气息,必将越来越让围城中的人们所期待与向往。

我深知这篇评论借用作家的文字太多了,实在是难以割舍,更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分享作家原汁原味的精彩。

[1]

作者简介

徐月祥,男,60年代出生,江苏连云港市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