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認知失調理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認知失調理論是一個名詞,屬於特定的專用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認知失調理論為費斯汀格於 1957 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所提出,認知失調論的基本要義為,當個體面對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態度時,個體在心理上將出現新認知(新的理解)與舊認知(舊的信念)相互衝突的狀況,為了消除此種因為不一致而帶來緊張的不適感,個體在心理上傾向於採用兩種方式進行自我調適,其一為對於新認知予以否認;另一為尋求更多新認知的訊息,提升新認知的可信度,藉以徹底取代舊認知,從而獲得心理平衡。該理論在性質上為解釋個體內在動機的主要理論,故而被廣泛用以解釋個體態度改變的重要依據,認知失調論是動力心理學的一種新的觀點

認知失調是由費斯汀格提出的,是指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等的認知成分相互矛盾,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認知失調理論認為:一般情況下,個體的態度與行為是相協調的,因此不需要改態度與行為。假如兩者出現了不一致,如做了與態度相違背的事,或沒做想做的事,這時就產生了認知失調。認知失調會產生一種心理緊張,個體會力圖解除這種緊張,以重新恢復平衡。 為了正確理解失調論的含義,我們必須注意下面兩點:首先是有關「認知」的概念。在費斯汀格的原意中,認知在很大程度上被定義為認知結構中的「要素」,一個要素即一個認知。它們是一個人意識到的一切。它們可以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心理狀態、人格特徵的認識,也可以是對外部客觀事物的認識。

總之,它可以是事實、信仰、見解或別的一切事物。若某種事實儘管存在,但個體並沒有意識到,那就不能成為一個人的認知。任何兩種認知或者是一致的,或者是不一致的,或者是不相關的。只有在兩者既相關,又不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導致失調。第二個注意之點在於「由。。。。。。可以推出」的確切含義。在個體的認知結構中,要素之間的一致或不一致完全是由個體的心理意義決定的。換句話說,認知的一致與否並不決定於是否符合客觀邏輯,而決定於個體的心理邏輯。就一個個體來說,如果由一個認知可以推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那麼兩個認知就是不協調的。實際上,這兩個認知在邏輯上並非一定不一致,只是因為個體依照自己的心理邏輯才體驗到了兩種認知的差異,從而產生了失調。

什麼是認知失調

費斯汀格假定,人有一種保持認知一致性的趨向。在現實社會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處處可見,但外部的不一致並不一定導致內部的不一致,因為人可以把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達到心理或認知的一致。但是倘若人不能達到這一點,也就達不到認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會產生痛苦的體驗。

對費斯汀格來說,認知的不一致就意味着認知不協調或失調。關於認知失調的定義,費斯汀格認為,假如兩個認知要素是相關的且是相互獨立的,我們可由一個要素導出另一個要素的反面,那麼,這兩個認知要素就是失調關係。例如一個人有這樣兩種認知:「抽煙能導致肺癌」,「我抽煙」,這個人就會體驗到認知失調。因為由「抽煙能導致肺癌」可以推出「我不應該抽煙」的結論。為了正確理解失調論的含義,我們必須注意下面兩點:首先是有關「認知」的概念。在費斯汀格的原意中,認知在很大程度上被定義為認知結構中的「要素」,一個要素即一個認知。它們是一個人意識到的一切。它們可以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心理狀態、人格特徵的認識,也可以是對外部客觀事物的認識。總之,它可以是事實、信仰、見解或別的一切事物。若某種事實儘管存在,但個體並沒有意識到,那就不能成為一個人的認知。任何兩種認知或者是一致的,或者是不一致的,或者是不相關的。只有在兩者既相關,又不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導致失調。第二個注意之點在於「由。。。。。。可以推出」的確切含義。在個體的認知結構中,要素之間的一致或不一致完全是由個體的心理意義決定的。換句話說,認知的一致與否並不決定於是否符合客觀邏輯,而決定於個體的心理邏輯。就一個個體來說,如果由一個認知可以推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那麼兩個認知就是不協調的。實際上,這兩個認知在邏輯上並非一定不一致,只是因為個體依照自己的心理邏輯才體驗到了兩種認知的差異,從而產生了失調。

認知失調的方式有兩種,最簡單的方式是邏輯上的不一致。如果說所有的烏鴉都是黑的,那麼如果見到某隻烏鴉是白色的,則個體的認識就會產生不一致,失調就會隨之產生。態度與行為之間的不一致,或者同一個體的兩種行為不一致最容易導致失調,一個人在態度上可能反對戰爭,這樣「我反對戰爭」和「我參加戰爭」就是兩種矛盾的認知,個體也就必然產生認知失調。這種範例同樣可應用於兩種不一致的行為。

在談到失調對行為的影響時,費斯汀格做了兩個假定:「當失調存在時,由於個體心理上的痛苦,個體則試圖減少失調,達到認知和諧,以減少心理上的不舒適體驗。當失調存在時,除了努力減少失調外,個體還積極地避開可能導致增加失調的情景和信息」。減少失調可通過三種方式:(1)改變自己對行為的認知。(2) 改變自己的行為。(3)改變自己對行為結果的認識。例如,倘若抽煙導致認知失調,個體減少失調的方式是:停止抽煙,或改變對抽煙消極後果的認識。

認知失調的程度

失調的程度是認知要素重要性的功能。對個體來說,要素的重要性或價值越大,由此要素引起的失調程度也越高。例如,損失一角錢所引起的失調就無法與損失 100元所引起失調相比。如果某人不喜歡吃菠菜,但又多少吃了一些,這會產生失調,但程度卻不會太高,因為不喜歡吃菠菜和吃了些菠菜在個體的認知結構中都不占重要地位。

在決定失調的程度時,必須考慮認知結構中所有與失調有關的認知要素。前面我們談到的失調只包含兩個認知,實際上,每一種失調都牽涉到兩個以上或更多的認知。除了兩個主要的認知外,其他有關的認知也都對失調的程度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例如,主張和平和參戰是兩個矛盾的認知,會導致認知失調,但個體參加戰爭可能與保衛祖國的認知一致,因而可以減少失調程度,或者根本不會產生失調。

失調的最高程度並非沒有極限。「存在於兩個認知要素之間的最大失調等值於對較少抵抗元素變化的總體抵抗力量」,如果失調程度超出這一最大極限,那麼較少抵抗元素的變化就會發生困難,失調也就不能解決。通常,由於其他因素的限制,失調並不能達到它的最大值。個體往往會通過增加新的認知元素以減輕失調的強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