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认识你自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陈嘉映、王一方、李军、刘擎、徐英瑾、王俊、雷思温联袂推荐! ·当今德国唯一“现象级”哲学家,百万级畅销作家普莱希特 ·故事与反思交织,“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剧场式的沉浸阅读 ·文艺复兴、巴洛克、启蒙时代、德国唯心论——关切巨变中的近代世界,再现市民社会兴起,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与思想持续互动 ·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大问题,新形态,哲学地图上的“8000米”高峰依次登场,追问自我是万物的尺度吗?认识自我可能吗?

15世纪至19世纪初,横亘在库萨与黑格尔之间的,不仅有时代,也有世界。 其一是了解权威世界秩序的知识分子世界,每一位哲思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这个伟大秩序;另一个则在启蒙与革命之后,见证了资产阶级高光时刻的破晓,伴随着混凝土的烟囱、无产者的贫困…… 市民社会逐步发展,自我成为万物的尺度,哲学史上的“大问题”呈现出新的形态。

“普莱希特哲学史”系列是德国当红“现象级”哲学家普莱希特为大众读者写作的哲学史。第二卷《认识你自己》讲述西方哲学的黄金年代,名家辈出的近代哲学四百年。读者会穿越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以及德国唯心论的思想世界。看见意大利商业市镇的繁荣、跨入工业时代早期的大不列颠和大革命前的法国,如何成为路德、伽利略、笛卡儿、霍布斯,乃至于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交锋舞台,他们尝试破除教会的干涉,让自我成为万物的尺度,勾勒出国家的模型,酝酿出公民的社会,拥护降幅人间的市场经济。 普莱希特以激动人心的生动方式传达了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并在当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下对其进行了阐释——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思想侦探小说”,让读者沉浸在无穷无尽的思想世界中!

一部哲学史首先要立足于扎实的史实,然后各逞所长。普莱希特哲学史的长处是思想水准高,论述连贯,译文流畅,格外值得推荐给广大读者。

——陈嘉映(当代著名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在难以计数的哲学史著作中,普莱希特的写作不是“又一部”而是“另一种”。它像是一部“连载小说”:在故事与反思交织的线索中,将哲学先贤的思想置于广阔的人类活动领域,那些永恒的大问题贯穿始终,在不同时代呈现出特有的面貌,最终沉积于当代的视野。这是一部精彩生动的哲学故事,延续在我们对世界与自我的关切与追问之中。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别的哲学史是一扇窗,这一本是个剧场。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

普莱希特的分析位于时代与科学研究的高点,他的问题总是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哲学基础牢固,政治上明晰而敏锐。

——德国电视一台

(普莱希特)以电影镜头的形式展开叙述,时常唤醒人们对第三卷的渴望。

——News (AT)

作者简介

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

1964年生,哲学家、作家,德语地区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任吕讷堡洛伊法纳大学哲学荣誉教授、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哲学与美学荣誉教授。 主张哲学必须走出象牙塔,与大众对话,保持现实相关性。凭借英俊的外表与极富魅力的表达深受大众喜爱。并在德国电视二台(ZDF)开办了一场以“普莱希特”冠名的节目。 著有畅销哲学著作《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爱情:一种混乱的感情》《思考动物:动物的权利与人类的界限》《猎人、牧人、批评家:数字社会乌托邦》《人工智能与生活的意义》以及“普莱希特哲学史”系列等。

短评

正好最近在读《我是谁》,就想到了《认识你自己》中,普莱希特会时不时提及当下最新的一些(不仅限于哲学)研究。比如讲斯宾诺莎的时候提到了达马西奥。虽然只是很小的篇幅,但这是普莱希特被我看重的一个点,即他在讨论哲学时,试图包容最新的科学知识。哲学家需要这样的尝试,而不只是盯着哲学文献本身做研究。像普莱希特、加布里埃尔.马库斯这样的新一代哲学家,他们的亮点绝不仅仅只是更为面向大众。他们面向人类知识最新成果所展现出的开放性,是更重要的特质。想要从文献研究和语词分析的学院派式枯燥无趣中走出,让哲学重新(有质量地)鲜活起来,需要的就是这种特质。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