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武》原文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於皇武王①! 啊! 堂皇呀,周武王,
無競維烈②。他的功業無法比得上。
允文文王,文王直有文德呀,
克開厥後③。能把後人事業來開創。
嗣武受之④,繼承他的有武王,
勝殷遏劉⑤,戰勝殷商、滅亡殷商,
耆定爾功⑥,大功告成,意氣揚揚。"[1]
(採用金啟華譯詩)
詩經《武》原文及賞析
[注釋] ①於(wu):是讚嘆的口氣。皇:大,美,光耀。②競:爭,強盛。無競,是說沒有人再比他強盛的了。維:其。烈:業。引申為功績。③克:能。④嗣:繼。武:訓跡,跡,道。言武王繼文王之道而卒其伐功。武,一說為武王。⑤遏劉:遏,禁止。劉,殺戮。⑥耆:致,做到。定:成功,言武王伐紂,致定其功。爾:武王。
[賞析] 《武》為《周頌》第二十篇。《詩序》說:「《武》,《大武》也。」《大武》為周初大型舞曲,即所謂周邦國歌。《武》屬於其中之一章 據《周禮·春官·大司樂》載:《大武》與《大磬》、《大夏》同列,為之奏無射,歌夾鍾,舞《大武》。《大武》這一舞曲的組成,一說為五章,《酌》為第一章,言武 王出師伐商;《武》為第二章,言武王滅商;《般》為第三章,言武王凱旋;《賚》為第四章,言武王經營南國;《桓》為最後一章,言武王定邦,天下太平。一說為六成,《禮記·樂記》雲:「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鄭注:「成,猶奏也。每奏《武》曲一終為一成。」《武》,「大武」一成之歌。首紀北出伐商之事,為《武樂》六成之始,故專得武名。「大武」之樂,蓋似後世之套曲。合數曲而成。《禮記·正義》曰:「成謂曲之終成,每一曲終成而更奏,故云:『成,猶奏也。』」從以上介紹,可以知道關於本詩的大概情況。本詩屬於大型舞曲之一章(成、奏)。當時樂有文武,這首詩雖然很短,但容量很大,概括了周初文武兩代英主的開國大業。特別是歌頌了武王滅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在樸實的語言中,蘊含了濃厚的感情。詩的藝術特色是,不全在敘事,而重於抒情。武王克商,被稱為歷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有進步意義的。因而表現武王克商的《武》,對它在思想藝術上的成就,也應該給予肯定。[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