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考試」(王禮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話說「考試」》是中國當代作家王禮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話說「考試」
說起「考試」,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沉甸甸的話題。「考試」這兩個字不僅為人所熟悉,也很是為此感慨。人這輩子沒有不參加、不接受過考試的。
「考」這個字你不覺得它和誰長得很像?和誰呢?和「老」呀。簡直就像一對雙胞胎兄弟。不僅長得像,而且性格秉性也一樣。究其兩者的含義也是相互「轉注」: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按《說文解字》的解釋,「考」,「老」也;「老」,「考」也。你不要覺得好笑嗎,事實就是這麼一回事。這就是告訴你,人,這輩子,要「考」到「老」;「老」要「考」。即使「老」了,你也還是要接受這樣那樣的「考試」。
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活到老,學到老。」既然要「學到老」,自然也就要「考到老」了。
以前,在考取駕照問題上與這一精神相悖,現在人家知錯就改,順應時代要求,進行了修訂,於是,80多歲已到耄耋之年也可以考取駕照了。可見,「考」在人的一生中占據的位置,簡直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人雖然一生都在接受考試,屬於「久經考驗」了的,但,一說考試,人們心裡還是感到沉甸甸的,壓力不小。那是因為幾乎所有的考試本不是一件「輕鬆加愉快」的事,而是一個壓在人心頭的一個包袱。
記得有一本書叫作《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說的是戰場以外的較量。這考試也是一樣,要取得勝利和成功,功夫絕不僅僅是在考場,而是在考場之外的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奮鬥拼搏。缺少了這些個前提,靠「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概率幾乎等於零。正如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他老人家說的:「只有在那崎嶇的小路上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達光輝的頂峰」;也才會體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成功和喜悅。
人這輩子要經歷、要參加多少次考試和怎樣的考試,恐怕誰也說不清,也沒誰做過統計,也沒法統計。即便是一生下來就立為皇儲,就有人負責把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記錄在冊,也不可能、也無法把他經歷、接受的考試一一記清。因為,人有有形的考試,也有無形的考試;有書面的考試,也有口頭的考試;有在考場上的考試,也有考場之外的考試;有官府對你考試,也有人民百姓對你的考試。電視劇《劉羅鍋》主題曲里唱道:「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對執政者的一種考試形式。
世上究竟有多少種考試,簡直沒法說得完。
在封建時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上得起學的簡直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上學基本上讀的也都是私塾。那時候老師考學生大概就是對對子,背誦五經四書。當然也可能還有其他的形式的考試。要想取得功名,你得參加縣試、府試、省試、殿試,才有可能金榜題名,中秀才、中舉人、中進士。如果進士拔得頭籌,那就成為人人羨慕的「狀元」,次之為「榜眼」,再次為「探花」。那時間,人中了舉人便可以做官,當然也就衣食無憂,甚至可以發財,雖算不上一步登天,但可以從此脫離苦海。難怪,《儒林外史》中的那個范進,中舉前一貧如洗,吃了上頓沒下頓,為了等米下鍋,只好抱着家裡唯一一隻母雞到市上去賣。可中舉的報子一到,立馬就有人送錢、送東西過來。縣上的張老爺等人親來恭賀,並願將城裡的房屋院落相贈。中舉前後天差地別。難怪他喜極而瘋:「我中了,嘻嘻,我中了。」隨之一口痰堵了胸口,不省人事。莫怪范進,讓誰誰也會「瘋」。
這才是中了舉人,那麼,中了狀元呢,有的還可以娶到皇帝的女兒做老婆,陳世美就娶了公主為妻。不過他與傳統道德相悖,拋棄糟糠之妻和一雙兒女,為情理不容,被包拯問了斬刑屬於罪有應得。這另當別論。
古語:「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都得是「考」出名堂來才行。像蒲松齡,一輩子就得了個秀才,也就一輩子窮困潦倒,上哪裡去有黃金屋、顏如玉去?
新社會、新時代,雖不像古代,千軍萬馬獨木橋,科舉考試一條路。現在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這各行各業的「狀元」、「大國工匠」也都是接受了技術知識競賽和技能操作實踐檢驗「考」出來的。他們所經歷和接受的「考試」不僅不會比別人少,而且還會比別人更多,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自然也比別人更多。沒有不經過「考試」就唾手可得的「天上掉餡餅」的「美事」。
誠然,現在的孩子是真不容易,從上幼兒園起 就得學這學那,就得接受這個考試那個考試。至於上學之後就更不用說了,我是做過20幾年老師的。以前曾經流傳着這麼一句話,「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總結得一點都不錯,還真是那樣。如今雖然經過多年的教育改革,我看其實也真沒改變多少。現在究竟是變相的考試多了,還是考試少了;是課業負擔輕了,還是課業負擔重了,家家都有孩子,「地球人都知道」,不便多說。這也是幾十年來「老(老師)生(學生)常談」的話題,還是不說的為好。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一年一度的「中考」也結束了。這是人生中兩次十分重要的考試,雖說不能一考定終身,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但在人生路上也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願孩子們都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績。但話說回來,即使考得不夠好,不理想,也大可不必垂頭喪氣、灰心喪氣、心灰意冷、「心裡拔涼拔涼的」。現在不比古代,只要你為此做過努力,做出了努力,就無愧家長、無愧自己。條條道路通北京、條條道路通上海、條條道路通廣州、條條道路通深圳,也「條條道路通羅馬」、條條道路通往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人生里程才剛剛開始,相信你們一定能走出一片適合自我的新天地。
高考、中考可以沒有考好,也允許沒有考好,但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做人一定要考好,也必須要考好。要經得住來自方方面面的、各種各樣的「考試」。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我們一定要考及格」。如果能考取「良好」和「優秀」那就更好。決不能成為有負「人」的稱號的「次品」和「敗類」。
讓我們時刻準備着,嚴陣以待,保持清醒的頭腦、旺盛的精神狀態,自強不息,奮發有為,迎接人生中的每一次小考、中考、大考,並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1]
作者簡介
王禮民 ,籍貫山東菏澤,新中國同齡人,省直機關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