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话说“考试”(王礼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话说“考试”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话说“考试”》中国当代作家王礼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话说“考试”

说起“考试”,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沉甸甸的话题。“考试”这两个字不仅为人所熟悉,也很是为此感慨。人这辈子没有不参加、不接受过考试的。

“考”这个字你不觉得它和谁长得很像?和谁呢?和“老”呀。简直就像一对双胞胎兄弟。不仅长得像,而且性格秉性也一样。究其两者的含义也是相互“转注”: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考”,“老”也;“老”,“考”也。你不要觉得好笑吗,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就是告诉你,人,这辈子,要“考”到“老”;“老”要“考”。即使“老”了,你也还是要接受这样那样的“考试”。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活到老,学到老。”既然要“学到老”,自然也就要“考到老”了。

以前,在考取驾照问题上与这一精神相悖,现在人家知错就改,顺应时代要求,进行了修订,于是,80多岁已到耄耋之年也可以考取驾照了。可见,“考”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的位置,简直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人虽然一生都在接受考试,属于“久经考验”了的,但,一说考试,人们心里还是感到沉甸甸的,压力不小。那是因为几乎所有的考试本不是一件“轻松加愉快”的事,而是一个压在人心头的一个包袱。

记得有一本书叫作《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说的是战场以外的较量。这考试也是一样,要取得胜利和成功,功夫绝不仅仅是在考场,而是在考场之外的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奋斗拼搏。缺少了这些个前提,靠“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概率几乎等于零。正如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他老人家说的:“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峰”;也才会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成功和喜悦。

人这辈子要经历、要参加多少次考试和怎样的考试,恐怕谁也说不清,也没谁做过统计,也没法统计。即便是一生下来就立为皇储,就有人负责把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记录在册,也不可能、也无法把他经历、接受的考试一一记清。因为,人有有形的考试,也有无形的考试;有书面的考试,也有口头的考试;有在考场上的考试,也有考场之外的考试;有官府对你考试,也有人民百姓对你的考试。电视剧《刘罗锅》主题曲里唱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对执政者的一种考试形式。

世上究竟有多少种考试,简直没法说得完。

在封建时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上得起学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上学基本上读的也都是私塾。那时候老师考学生大概就是对对子,背诵五经四书。当然也可能还有其他的形式的考试。要想取得功名,你得参加县试、府试、省试、殿试,才有可能金榜题名,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如果进士拔得头筹,那就成为人人羡慕的“状元”,次之为“榜眼”,再次为“探花”。那时间,人中了举人便可以做官,当然也就衣食无忧,甚至可以发财,虽算不上一步登天,但可以从此脱离苦海。难怪,《儒林外史》中的那个范进,中举前一贫如洗,吃了上顿没下顿,为了等米下锅,只好抱着家里唯一一只母鸡到市上去卖。可中举的报子一到,立马就有人送钱、送东西过来。县上的张老爷等人亲来恭贺,并愿将城里的房屋院落相赠。中举前后天差地别。难怪他喜极而疯:“我中了,嘻嘻,我中了。”随之一口痰堵了胸口,不省人事。莫怪范进,让谁谁也会“疯”。

这才是中了举人,那么,中了状元呢,有的还可以娶到皇帝的女儿做老婆,陈世美就娶了公主为妻。不过他与传统道德相悖,抛弃糟糠之妻和一双儿女,为情理不容,被包拯问了斩刑属于罪有应得。这另当别论。

古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得是“考”出名堂来才行。像蒲松龄,一辈子就得了个秀才,也就一辈子穷困潦倒,上哪里去有黄金屋、颜如玉去?

新社会、新时代,虽不像古代,千军万马独木桥,科举考试一条路。现在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这各行各业的“状元”、“大国工匠”也都是接受了技术知识竞赛和技能操作实践检验“考”出来的。他们所经历和接受的“考试”不仅不会比别人少,而且还会比别人更多,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自然也比别人更多。没有不经过“考试”就唾手可得的“天上掉馅饼”的“美事”。

诚然,现在的孩子是真不容易,从上幼儿园起 就得学这学那,就得接受这个考试那个考试。至于上学之后就更不用说了,我是做过20几年老师的。以前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总结得一点都不错,还真是那样。如今虽然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我看其实也真没改变多少。现在究竟是变相的考试多了,还是考试少了;是课业负担轻了,还是课业负担重了,家家都有孩子,“地球人都知道”,不便多说。这也是几十年来“老(老师)生(学生)常谈”的话题,还是不说的为好。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一年一度的“中考”也结束了。这是人生中两次十分重要的考试,虽说不能一考定终身,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但在人生路上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愿孩子们都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但话说回来,即使考得不够好,不理想,也大可不必垂头丧气、灰心丧气、心灰意冷、“心里拔凉拔凉的”。现在不比古代,只要你为此做过努力,做出了努力,就无愧家长、无愧自己。条条道路通北京、条条道路通上海、条条道路通广州、条条道路通深圳,也“条条道路通罗马”、条条道路通往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人生里程才刚刚开始,相信你们一定能走出一片适合自我的新天地。

高考、中考可以没有考好,也允许没有考好,但在人生道路上如何做人一定要考好,也必须要考好。要经得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考试”。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我们一定要考及格”。如果能考取“良好”和“优秀”那就更好。决不能成为有负“人”的称号的“次品”和“败类”。

让我们时刻准备着,严阵以待,保持清醒的头脑、旺盛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迎接人生中的每一次小考、中考、大考,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1]

作者简介

王礼民 ,籍贯山东菏泽,新中国同龄人,省直机关退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