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词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语文词典 | |
---|---|
语文词典,学习用词典:4~6万词,语言核心部分。以现代 常用词为主;释义先列常见的词义,次列不常见的词义;
参考用词典:14~18万词 ,适合参考的需要。收词以现代为主,力求全面,包括通用的、专科的,以及百科知识的词;义项先列词的中心意义,次列边缘意义;[1]
研究用词典:40~60万词,属词库性质,供学术研究之用。收词原则:凡属某一年以后出现于本民族文献的词,以及词的语音和形态变体,都予列入;义项按历史上出现先后排列,各有注明年代和出处的文史引语为证;分层次释义,多义性的词按基本词义、语境词义、习惯词义注明。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语文词典 [2]] 类别 3大类
语言 汉语
国家 中国
类别与概况
三类语文词典中,A 类的特点是着重说明常用词的词义和词的用法,以适合学习的需要; B类的特点是尽可能全面地收录现代语言通用的词,以适合各行各业参考的需要;
C类的特点是尽可能完全地收录自古以来曾出现的民族语词,记录它们语音、形态、语义的变化,以适合各种研究工作的需要。在义项排列上, A类从最常用的词义开始,B类从最中心的词义开始,C类从最早出现的词义开始。
A、B都从现代语言收词,但 B大于 A一倍或几倍,因为B包括A所不包括的专科的和百科知识的词。B、C都用文史引语作为例句,但 C着重说明词义的历史演变,B着重说明当代的词义,C注明引语的年代和出处,B一般只注明作者。
三类之中,最具词典学特色的是 A、C两类。A类的对象是语言的学习者,而且多半是非母语的学习者。为这类学习者编辑的词典,构成词典学一个特殊的课题。
例如外国人学汉语,有声调问题,词类识别问题,词序变换引起语义不清楚等问题;中国人学英语,有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动词的及物性和搭配问题,冠词和介词的惯用法等问题。
母语使用者认为不成问题的语言现象,非母语学习者总是要求有明确的规则可以遵循,满足这一要求,是 A类词典的特殊任务。至于学习用的双语词典,还有单语词典所没有的问题。
单语词典用定义,双语词典用译义,而译义所用的词可能和原词的若干义项相符,和另一些义项并不相符。又如词典里的惯用词组,单语词典解释其中关键词的意义即可,双语词典则需全译,但因其是惯用,释文往往不易达意。
A 类词典的编者所面临的形态、句法、跨文化的语义传输等问题是很多的。单语的《》自1948年在英国出版以来,已有过四次大修改。名词可数不可数的精细处理,动词塔配的模式化,语境语域描写的标准化,便是几次修改的结果,也代表了词典学的进展。
B 类词典收词多,除广收常用词以外,还收专科性和百科性的词。它力求以一卷本的形式提供最全面的词的语义信息和百科信息。
C 类词典代表词典学的历史主义结晶。研究者利用它作为词库,可以从历时角度观察同一个词在不同时段里发生的形态、语音、语义上的变化。也可以从共时的角度观察一组词在某一时期形成的语义场和它的语义结构。
研究者还可以从不同时期的借词观察文化的接触,从词所反映的文物制度观察社会形态。从几百年的文献中收集到的几十万个词,按一定次序编列和注明义项,在这样条件下编成的一部(通常为多卷本的)词典本身即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库。
第一本词典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
关于"尔雅"名字的解释,一般有两种观点。清代学者王念孙认为,"尔"是近的意思,"雅"是"雅言""正言",即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即"尔乎雅,近乎正"。清代学者郝司懿行认为,"尔"为"近","雅"为"正","正者,虞夏商周建都之地正言也。近正者,各国近于王都之正言也"。
《尔雅》也就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全书共19篇,分别为《释诂》《释训》《释亲》《释器》《释宫》《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和《释畜》。
古人作《尔雅》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正名命物",一方面在于解释六义,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即用于解经。
关于它的作者为谁,历来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北大何九盈教授又认为,《尔雅》的编纂与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派有关。
后人大都认为《尔雅》初稿成于战国末年,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初有定稿。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參考來源
- ↑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 ↑ [http://www.zhuna.cn/zhishi/1023437.html 语文语法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住哪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