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谯纵
谯纵 | |
---|---|
出生 | ?―413年 |
知名于 | 中国十六国时期后蜀国君 |
基本内容
谯纵,十六国时期后蜀国君,汉族。405~413年在位.巴西充国县(今南充南部)人.出身世家大族.初为东晋安西府参军.义熙元年(405),益州刺史毛璩遣谯纵等领诸县氐兵东下征讨桓玄,士兵不愿离乡,谯纵当时在军中担任参军,个性一向和蔼谨慎,大家都很喜欢他,侯晖、阳昧逼其反叛,于是想要推他为首领,谯纵本人不肯接受,投水欲自杀,被救起后又向大家叩头拒绝,然而变军仍以暴力逼他就范.攻占涪城(今四川涪陵)后,诛西夷校尉毛瑾,自称梁、秦二州刺史.遣弟谯明子在绵竹设伏兵大败毛璩部下王琼.毛璩死,纵自称成都王,以谯洪为益州刺史,谯明子为镇东将军、巴州刺史.四年,击败晋征蜀都督刘道规.向后秦姚兴称臣,姚兴封谯纵为大都督、相国、蜀王,加九锡封为蜀王.九年,既公元413年.刘裕以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兵2万,自江陵讨纵,纳刘钟之计,斩侯晖,大败谯军,攻入成都.谯纵自缢而亡,西蜀亦亡.[1]
补充
谯纵(?―413年),所处时代 东晋 。巴西南充(今四川南部县)人 [1] ,十六国时期西蜀政权建立者。谯纵出身世家大族,初为东晋安西府参军。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刺史毛璩遣谯纵等领诸县氐兵东下征讨桓玄,士兵不愿离乡,谯纵当时在军中担任参军,个性一向和蔼谨慎,大家都很喜欢他,侯晖、阳昧逼其反叛,推举他为首领。同年,谯纵自称成都王,建立西蜀政权。义熙九年(413年),东晋刘裕派兵讨伐谯纵,谯纵兵败自杀,西蜀政权灭亡。 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益州刺史(又自领梁州攻取汉中)毛璩,起兵3万计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的桓振(乃桓玄从子)。令参军谯纵及其将侯晖领诸县氐人,走涪江东下,会师伐江陵桓振。蜀兵不愿东征,侯晖遂与巴西杨昧合谋,发动兵变,以武力逼谯纵为主,并出兵攻杀毛璩弟西夷校尉毛瑾于涪城(今绵阳市东北涪江东岸)。谯纵遂自称梁、秦二州刺史,兵指西南的成都。毛璩闻变,自略城徒步赶回成都,令参军王琼带兵3千前去讨纵,又令弟毛瑗带兵4千继后,谯纵遣弟谯明子及侯晖领兵对敌。两军在广汉相遇大战,侯晖战败退绵竹,谯纵命谯明子设伏二道以待王琼。王琼身陷重围,才发现中伏,至毛瑗兵到,才杀出理围。但部队伤亡惨重,无力再战,只好退回成都。谯纵兵抵成都,益州营户李腾开门迎纵兵。谯纵杀却毛璩、王琼、毛瑗等,自称成都王。以从弟谯洪为益州刺史;以亲弟谯明子为巴州刺史、镇东将军,率兵驻白帝城,防晋军东来。
四川脱离东晋独立,这关系着南朝的安危,南朝主政者决不允许这个现实存在;四川难以单独抗击东晋的讨伐,要保持政权则必须靠近北朝。北朝如能不战而控制四川,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但控制四川的目的是为了顺流而下进攻南朝,这是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证明了的。这就是后蜀九年兵连战接的原因。
406年,益州刺史司马荣期攻破白帝城,击败谯明子;年下,龙骧将军毛修之,与司马荣期、文处茂、时延祖等率晋军攻后蜀,至宕渠因内部发生变乱而退走。
407年(义熙三年),毛修之与汉嘉太守冯迁合兵,击杀前年叛乱的杨承祖,准备继续进兵讨伐谯纵,因益州刺史鲍陋反对未成。
408年,襄城太守刘敬宣,受刘裕之令,率兵5千攻后蜀。秋七月,兵入三峡中,遣巴东太守以2千人出外水(今岷江);他与鲍陋、文处茂、时延祖等率主力由垫江(今合川)走内水(涪江),转战至黄虎(今射洪一带),离成都只有500里。这里,后秦姚兴也遣平西将军姚赏,南梁州刺史王敏将兵2万人入援;谯纵也派辅国将军谯道福,率众拒险死守。两军相持60余日,晋军不能进,且军中食尽,又疾疫流行,"死者大半,乃引军还"。
409年,谯纵接受后秦的封赏为蜀王。次年,谯纵以桓谦(桓玄族党)为荆州刺史,以谯道福为梁州刺史,起兵2万攻东晋的荆州。后秦姚兴也令前将军苟林统骑兵前来相助。并派人与东面卢循相通。 谯道福攻破巴东(今奉节),杀死晋的守将时延祖等。桓谦率兵进入荆州,招集旧部,得2万余人,进驻江陵西北的枝江。苟林的骑兵在寻阳击败入援建康的司马镇之,进军到江陵东南的江津。晋的荆州江陵处有两面夹击之中;晋都健康又受到户循的进攻,不但没有援兵,音信也阻隔不通;守嘉陵江的荆州将士也在另谋去就,这个形势对晋军十分不利。守嘉陵江的刘道规首先安定部众,他向众将士说:"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若欲去者,本不相禁。"他这样一讲,反而没有人走了。恰好,这时雍州刺史鲁宗之率数千人由襄阳南下援江陵。有人还怀疑鲁宗之有异图,刘道规则单骑往见,并委之以守江陵的重任。他则率统全军之众,首先攻击西北的桓谦。迅速战败桓谦,回师打败苟林,取得了这次反击战的完全胜利。谯纵经此失败后,再也无力向东晋进攻了,后蜀也就很快的走向了它的末日。
411年后蜀军败回四川。412年,东晋刘裕又筹划取蜀,以西阳太守朱龄石为益州刺史,率宁朔将军臧熹、河间太守蒯恩、下邳太守刘钟,起兵2万攻后蜀。出发前,刘裕与朱龄石根据前次刘敬宣走内水相持失败的教训,订下诱蜀人防内水,主力走外水的速战之策。为了防止风声早播、蜀人审得虚实,刘裕具一锦函,旁书"至白帝乃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