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希斯敦铭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贝希斯敦铭文(波斯语: بیستون ; 古波斯语: Bagastana)是一个位于伊朗克尔曼沙汗省的多语言的铭文。三种不同的语言古波斯语,埃兰语,阿卡德语的楔形文字书写的同一篇文章被刻在其铭文上。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为波斯王,称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为了颂扬自己,他让人用埃兰文、波斯文和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三种文字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1]
概述
1835年为英国学者罗林生发现。这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所立石刻,用三种文字(古波斯文、新埃兰文和巴比伦文)铭记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人民起义以及他取得王位的经过。在浮雕中处于显眼地方的就是智慧与善良之神"阿胡拉马兹达"。联系到在铭文中这位尊神的名字被大流士提到了76次,我们不难看出在铭文当日这位尊神的显赫地位。
再想一想,大流士加给他敌人的罪名每人都少不了"lie",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说,大流士这是在说他的敌人都是代表着黑暗、谎言、饥饿、贪婪、仇恨、疾病、死亡的阿赫里曼的信徒,而他大流士自己则正向他曾宣称的那样,是代表美德、智慧、纯洁、真诚的阿胡拉·马兹达的信徒(关于这两种神的冲突,见伊朗古代拜火教神话之创世记一节,其中的霍尔莫兹德(Hurmuzd)就是大流士的阿胡拉马兹达)。
多美妙的设想,大流士在不经意间给自己又披起了一层神圣的外衣!浮雕中的阿胡拉马兹达高度从冠顶到所乘神辇的底部是3英尺9英寸(114.3cm),两翼的圣光总宽(127cm)其圣光底部距叛王头顶最近处为6.5英寸(16.5cm)。雕像中的阿胡拉马兹达面生美髯,头戴一有角高帽,面朝国王立于圣光闪耀的太阳圆盘之中。太阳圆盘向四周发出光芒,在大约225°和315°方向还射出两道三叉戟状闪电。大神双手腕部带镯,右手举起现出掌心,左手持一环(不知为何物?)。大神身穿简朴宽袖的白袍,只是在腰间扎了一根带--模样颇像一个穆护僧人。
至于那10个不幸的俘囚,他们都是双手被缚于身后,颈系绳索,愁眉苦脸。他们的雕刻风格,也是基本写实的(被割掉鼻子耳朵的尤其如此,是按照处刑以前的模样记录的),他们的身高只有3英尺10英寸(117cm)。从被大流士踩在脚底的高墨达算起,从左到右依次是:高墨达、阿辛纳、尼丁图·贝尔、弗拉欧尔铁斯、马尔提亚、特里坦塔伊赫米斯、瓦希亚兹达塔、阿尔哈、弗拉达、思昆卡(增补)。应当指出的是,除思昆卡外,所有的叛王的排列顺序是依照被处死的时间先后的。在浮雕边上还有三种文字的铭文12段(内容与铭文多有相同)。
视频
贝希斯敦铭文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解读文明的钥匙--《贝希斯敦铭文》,个人图书馆,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