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赫茨普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赫茨普龍
原文名 Hertzsprung
出生 1873年
腓特烈斯貝
逝世 1967年
國籍 丹麥
教育程度 哥本哈根綜合工學院
職業 天文學家

丹麥天文學家。1873年10月8日生於腓特烈斯貝,1967年10月21日卒於羅斯基勒。

經歷

  • 1898年畢業於哥本哈根綜合工學院,起初熱心於照相化學,
  • 1902年轉向天文學,並在丹麥一小天文台工作。1909年任德國波茨坦天體物理台高級天文學家,
  • 1919年任荷蘭萊頓天文台副台長,
  • 1935年任台長。
  • 1945年退休後返回丹麥。
  • 1905~1907年提出存在巨星和矮星兩類光度截然不同的恆星 ,
  • 1911 年發表昴星團和畢星團的顏色-星等圖,與兩年後美國天文學家H.N.羅素獨立繪製的光譜-光度圖本質上一致。這種圖後來被命名為赫茨普龍-羅素圖,簡稱赫羅圖或HR圖。赫羅圖的建立有力地推動了恆星演化理論的發展。1911年確認北極星是一顆變星,並精確測出其光變幅度為0.171星等。
  • 1912年美國女天文學家H.S.勒維特發現小麥哲倫雲內變星的變光周期與視星等的關係後,他指出這些變星是造父變星,
  • 1913年定出了周光關係的零點,從而導致了造父視差法的建立。
  • 1922年他發現赫羅圖中巨星序與主星序之間存在一個空區,稱赫茨普龍空區。[1]

文獻參考

  1. 赫茨普龍360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