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走馬芹 |
中文學名: 走馬芹 拉丁學名: Radix Archangeliae Decurrentis 別 稱: 野白芷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目: 傘形目 科: 傘形科 屬: 毒芹屬 種: 走馬芹 |
走馬芹,別名:野白芷
為傘形科植物下延古當歸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changelica decurrens Ledeb.
採收和儲藏:夏、秋間採挖,去其莖葉及雜質,鮮用或曬乾。[1]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2m。
根圓柱形,粗壯,棕褐色。
莖中空,有細縱棱,光滑無毛。
葉為二至三回三了同苷羽狀全裂,基生葉有長柄;莖上葉葉柄長8-17cm,葉柄下部膨大成兜狀葉鞘,寬至6cm,光滑無毛;
葉片輪子廓寬三角狀卵形,長11-15(20)cm,寬11-17cm,頂生末回裂片下延,邊緣有鋸齒或不規則深齒,齒端有鈍尖頭,葉片表面深綠以,背麵粉綠色,兩面均無毛;
莖頂部葉簡化成囊狀鞘。
復傘形花序近球形,直徑7-15cm;
傘輻20-50,有短糙毛;
總苞片約10,狹披針形;
萼齒不明顯,花瓣白色,闊卵形;花柱基平扁,邊緣波狀。
果實橢圓形,長5-10mm,寬3-5mm,果棱均突起,厚翅狀,側棱比果體狹,油管較多,連成環狀。
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山谷、林下、溝邊的草叢或叢中。
性狀
性狀鑑別 根較(白芷)細瘦,圓錐形。外表棕褐色,上部多橫皺紋,下部有縱紋,具側根斷後的疤痕。斷面色黃,有類似芹菜的氣味。[2]
化學成份
植株含歐前胡內酯(imperatorin),異歐前胡內酯(isoimperatori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香柑內酯(bergapten),傘形花內酯金合歡醚(umbellipuenin).
性味
味辛;性溫
走馬芹的功效與作用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內服:煎湯,9-15g。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