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路易丝·布儒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生平

路易丝·布儒瓦(Louise Bourgeois)生于1911年法国巴黎,于1938年定居美国,是一位从事雕刻艺术,以青铜,大理石,乳胶等为素材的女权艺术家。布儒瓦的家人从事修复挂毯的手工业,爸爸是一位男权主义,跟家庭女教师偷情长达10年,构成了很负面的童年。她妈妈于布儒瓦21岁时离世,然她感觉孤独、不安和无望。 [1]

因为她痛苦的童年,所以她的作品里传记的成分十分重要。其中,记忆、创伤和忧虑是她作品灵感的源泉。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童年、脆弱、痛苦、恐惧、母性或作为母亲的焦虑、复杂人际关系、女性形象、性别、歇斯底里、愁绪、隐痛等等有关的概念。[2]

受了爸爸对她的负面影响也反映在布儒瓦的作品和风格上。她曾以“男人都是疯子,女人总是悲哀”作为结论,充满了焦虑、死亡、孤独和背叛作为主题。 [3]

她曾在巴黎著名的私立美术学校学习,比如朗松学院、朱理安学院、大茅屋学院等。布儒瓦于1937年认识了研究现代美术著称的美术史家罗伯特·戈德华特,并于第二年随同他回到纽约。其后,布儒瓦进了美术学生联盟这所非学院派的教育机构,并在维特拉西尔工作室学了两年绘画,也很快就成为了三个孩子的母亲。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女性面对生活、孩子与家庭,令她意识到母性的保护力量所以作品常以抽象的躯体、胎盘、乳房、母子关系等主题来表达母性的伟大。 [4]

1980年代末的装置艺术作品《细胞》系列是一个单人封闭空间内摆放了破旧的铁床、桌椅、杂物,令人感到很不舒服。[5]“细胞”的英语词,同时指丧失自由的感觉、避难所的空间或是细胞。所有的这些意思都强调著密闭空间和与外界接触的界限。在很多的“细胞”中,不同位置都放著不同的镜子,警告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自己的身份也被禁锢在这些作品内。[6]

虽然布儒瓦在25岁就开始艺术创作,可是她的创造力在70岁以后才充分发挥,并获得认可和重视。她尝试用橡胶、石膏等新材料把行为装置融入自己的艺术,更亲自创作Rap。她的巨型钢制《蜘蛛》在1997年完成,直径4.5,5米高。布儒瓦认为蜘蛛巨大的身体与细长的腿是对子女的安全保障。[7]她觉得母亲就像蜘蛛一样从容不迫、聪明、耐心、镇定、理性、优雅、敏感、不可或缺、灵巧又有用。[8]

布儒瓦在2010年的5月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8岁。[9]

相关视频

Louise Bourgeois – 'I Transform Hate Into Love'
Louise Bourgeois
Exhibition — Louise Bourgeois: The Cells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