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车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砗磲(学名:Tridacnidae spp.):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共有1科2属9种,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外韧带,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铰合部有一个主齿和 1~2 个后侧齿。外套痕完整,前闭壳肌消失,后闭壳肌近中央。[1]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中国共有 6 种,分布于台湾和南海各岛礁。

砗磲(chē qú),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它的身影横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我国的台湾和南海附近的岛礁也有分布。

砗磲外表看起是个“糙汉子”,但人家内部可是光滑白皙,当砗磲贝壳张开时,内部的鲜艳的肉质膜变回露出,显现得十分美丽。正是这份美丽让砗磲十分的珍贵,被列入《华盛顿公约》的保护物种,近年我国对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目前我国所有种类的砗磲均属于保护动物,并在2017年将其明令禁止捕捞和售卖。

其实砗磲在古代是极为重要的有机宝石,清朝六品官员官帽上的顶珠便是砗磲,可见砗磲之珍贵。

形态特征

砗磲贝壳大或特大,壳质厚重,壳面很粗糙,两壳相等,壳面有强大的隆起的放射肋,肋上常有鳞片或棘,有的种类肋上长有粗大的鳞片。外韧带,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铰合部有一个主齿和 1-2 个后侧齿。外套痕完整,前闭壳肌消失,后闭壳肌近中央。

砗磲为双壳类中个体最大的贝类,其中大砗磲(Tridacna gigas)壳长可达1米。贝壳略呈三角形,壳顶弯曲,壳缘呈波形屈曲。表面灰色,上有数条像被车轮辗压过的深沟道。外套膜大,十分粗糙,具有 5 条粗大的覆瓦状放射肋,生长轮脉明显,在贝壳表面形成弯曲重叠的皱褶。贝壳内面为白色,但富有光泽,有与放射肋相应的肋间沟,铰合部狭长,两壳都有主齿和后齿各一个。主齿短,后侧齿弱。

砗磲的外貌并不漂亮,但在海里张开贝壳时,体内色彩艳丽,它们的外套膜极为绚丽多彩,不仅有孔雀蓝、粉红、翠绿、棕红等鲜艳的颜色,而且还常有各色的花纹。

分布范围

砗磲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特别在印尼、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低潮区附近的珊瑚礁间或较浅的礁内较多。都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 中国的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它南海岛屿也有这类动物分布。

主要价值

装饰

砗磲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在佛教界中,砗磲深受许多师父及信徒们的喜爱。

医药

在中医药中,砗磲贝的尾端曾被认为与珍珠具有同样的疗效,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壳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的功能,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功效。

性味: 《海药本草》:大寒,无毒。 《纲目》:甘咸,大寒,无毒。

功用主治: 《海药本草》:主安神,解诸毒药及虫螫。以玳瑁一片,车渠等同,以人乳磨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