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花苣苔(学名:Thamnocharis esquirolii (Lévl.) W. T. Wang)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辐花苣苔(学名:Thamnocharis esquirolii (Lévl.) W. T. Wang) |
辐花苣苔(学名:Thamnocharis esquirolii (Lévl.) W. T. Wang)是苦苣苔科、辐花苣苔属植物,多年生小草本。根状茎短。叶14-18,均基生,具柄;叶片纸质,长1.2-5厘米,宽0.7-2.8厘米。聚伞花序约3条,每花序有5-9花。蒴果线状披针形,长约11毫米,宽2.8毫米,疏被糙伏毛。花期8月。 果期9-10月成熟,种子细小。
仅分布于中国贵州兴仁及贞丰一带。生于海拔1500-1600米的山地灌丛中或林下。
辐花苣苔为单型属,对研究苦苣苔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也是良好的庭园林荫观赏植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辐花苣苔
学名; Thamnocharis esquirolii (Levl. ) W. T. Wang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目; 管状花目
科; 苦苣苔科
族; 苦苣苔族
属; 辐花苣苔属
种; 辐花苣苔
命名者及年代; (Levl. ) W. T. Wang,1981
植物学史
1905年,法国传教士埃斯基罗尔(Esquiro)在中国贵州省西南部采到一种开堇色花的苦苣苔科植物。后经勒威利(Leveille)鉴定为马铃苣苔属一新种,并于1911年定名发表,拉丁名为Oreocharis esquirolii Levl.。半个世纪之后,中国植物分类学者张志松等,于1960年在贵州的贞丰和兴仁分别采到该植物(二个号)。1981年,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教授在这两份标本的基础上,根据前人定名的模式标本照片和描述,将该植物定为一个新属种一一辐花苣苔(Thamnocharis esquirolii (Levl.) W. T. Wang.),辐花苣苔属是苦苣苔科的又一原始属,它的问世,不仅使该科中原始的属从4个增至5个,而且也使贵州该科的原始属从1个增至2个一辐花苣苔属与黔苣苔属。这两个属均为单种属,分布地狭窄,分布范围很小,是贵州省苦苣苔科的特有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小草本。根状茎短。叶14-18,均基生,具柄;叶片纸质,多椭圆形,稀狭倒卵形,长1.2-5厘米,宽0.7-2.8厘米,顶端微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小钝齿,两面密被贴伏的白色短柔毛,侧脉每侧3-4条,叶柄长0.6-4厘米。
聚伞花序约3条,每花序有5-9花;花序梗长3-5厘米,与花梗均密被短柔毛;苞片对生,极小,钻形,长1.5-2毫米,被短柔毛;花梗长0.6-4毫米。花萼钟状,长2.2-3毫米,4-5裂近基部,裂片稍不等大,三角形,宽0.7-1.1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无毛。花冠紫色或蓝色,辐状,4-5深裂,直径约12毫米;筒长约2毫米,无毛;裂片披针状长圆形,长6-7毫米,宽2-3毫米,顶端微钝,外面上部被短柔毛,内面无毛。雄蕊4-5,不等长,花丝长2.5-7毫米,宽0.2-0.3毫米,疏被短柔毛,花药宽椭圆形,长1.3-1.8毫米,无毛。花盘小,高0.2毫米。雌蕊长约5毫米,子房卵球形,长2毫米,被短柔毛,花柱长3毫米,无毛,柱头近截形。蒴果线状披针形,长约11毫米,宽2.8毫米,疏被糙伏毛。花期8月。 果期9-10月成熟,种子细小。
产地生境
仅分布于中国贵州黔西南的贞丰、安龙、兴仁3县交界的龙头大山自然保护区及冷水河河谷。生于海拔1500-1600米的山地灌丛中或林下。 该种分布区为中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1100-1300毫米,相对湿度75%左右,母岩为页岩或石灰岩,要求半庇阴、湿润且凉爽不积水。土壤为中性或钙质土,乔木层优势树种为青檀槭、灌木层多为连蕊茶、方竹、草本层为蕨类。模式标本1962年采自贞丰龙头大山山脉之龙场,该山山顶是贵州少有的高原草甸,长年积水不干,无人居。
繁殖方法
繁殖以引种为主,10月采种。由于种子生命力弱,宜现采现播,搭荫棚,注意保持湿度75%左右,不积水,通风凉爽;由于种子小,覆土宜细、薄,加盖覆盖物,以便顺利越冬。
主要价值
辐花苣苔为单型属,对研究苦苣苔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也是良好的庭园林荫观赏植物。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Ⅰ级。
种群现状:居群明显下降,仅分布兴仁及贞丰两个县龙头山脉,个体数2500,密集一起,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栖息地明显退化,面积未来下降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