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造山带,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剧烈构造变动和其物质与结构的重新组建,使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一般与褶皱带、构造活动带等同义或近乎同义。包括地壳挤压收缩,岩层褶皱、断裂,并伴随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山脉,以及拉伸构造、剪切走滑在形成裂谷、裂陷盆地的同时,相对造成周边抬升,构成的山系。这种横向收缩、垂向增厚,隆升成山而造成构造山脉的作用叫作造山作用或造山运动 ,与地壳运动中的造陆运动相提并论。
ESR最新研究:造山带可分为碰撞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和增生型(非碰撞型或安第斯)两种类型,并为研究地壳生长和大陆组合提供了长期的地质档案(Windley, 1992; Collins, 2002; Cawood et al., 2009, Cawood et al.,2016)。增生类型的典型例子包括显生宙南极地造山带、中亚造山带和科迪勒兰造山带(Cawood et al., 2011; Collins and Richards, 2008)。造山带类型的确定,主要基于沉积模式、火成岩活动、蛇绿岩、变质作用和变形,对于理解大陆形成和保存的驱动因素至关重要。[1]
分类
俯冲造山带
发生于板块的俯冲边界。在俯冲过程中,大洋板块上覆沉积物潜入地下,部分沉积物被刮落下来添加于海沟陆侧坡,构成增生楔形体。增生的混杂岩体逐渐成长并受挤而隆起,导致大陆增长,并有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形成与海沟平行延伸的火山弧,称岛弧型造山。 一般认为南美的安第斯是有代表性的俯冲型造山带。那里太平洋板块俯冲于南美大陆之下,有大量的花岗岩类侵入,年龄主要是90~l00Ma,火山活动则从100~120Ma开始并延续至今。主形变幕发生在5~10Ma,总体构造形态呈扇状,褶皱规模大,伴有大型逆断层,变质程度较低,为绿片岩相。
碰撞造山带
发生于板块的碰撞边界。在会聚碰撞过程中,原大陆边缘和洋底沉积物遭受紧密褶皱和逆冲推覆,一系列地壳楔沿近水平的层间滑脱面拆离开来,相互冲掩叠覆,导致地壳压缩增厚,地面大幅度抬升,形成宏伟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是始新世以来板块碰撞造山的典型实例。
碰撞型造山带由陆陆碰撞或陆—弧碰撞而形成。大陆对接拼合时的巨大挤压应力产生逆掩断层和大型推覆体。阿尔卑斯山区推覆体的位移可超过100km,这类造山带在剖面上是不对称的;另一类造山带以近于对称的扇状构造为特征。
近年来碰撞造山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碰撞造山带分类奠定了基础。1992年,Sengor提出了一个三分法的分类。但是,这个分类不能涵盖所有的碰撞造山带,同时其内部还有重叠。本文主要依据参与碰撞的单元,即板块、微板块、前缘弧、残留弧和增生弧,提出一个新的分类方案,即将碰撞造山带分为陆-陆,陆-前缘弧,陆-残留弧,陆-增生弧,弧-弧,陆-弧-陆6种类型。从世界各地的碰撞造山带来看,陆-陆碰撞型是很少见的,也就是说,威尔逊旋回不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地质历史上都是罕有发生的,而大多数碰撞造山带都是非威尔逊旋回型的。[2]
克拉通内造山带
主要是指那些无板块俯冲(B型俯冲)或碰撞过程而形成的造山带,又称陆内造山带。克拉通内造山带形成于克拉通上的薄弱地带,其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岩石圈在上涌的作用下伸展;
壳下岩石圈不断分异出玄武岩浆和残留的地慢岩石圈拆离下沉;
拆沉作用导致地壳相互重叠而造山,同时,壳下岩石圈继续部分熔融导致后造山期花岗岩侵位及表层的逆冲推覆。
中国的贺兰造山带、燕山造山带是典型的克拉通内造山带(褶皱带)。古造山带的晚期复活,如新生代的天山造山带,也是一种克拉通内造山带。
特点
1.造山带是地壳的缩短带。造山带的地壳缩短可以由挤压作用直接产生,也可以由斜向走滑作用衍生;
2.造山带广泛发育塑性流动、韧性剪切、褶皱、冲断或剪压构造带。早期造山作用和褶皱作用有相通的意思,现在看来褶皱和冲断推覆构造的发育程度仍然是造山带和克拉通地区的主要宏观构造区别之一;
3.造山带有广泛的变质作用发生,岩石组构发生改变;
4.造山带有强烈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广泛的热参与;
5.造山带沉积以非史密斯地层为主。较大规模的造山带通常有蛇绿混杂岩带存在;
6.地壳中参与造山作用的主体是硅铝层陆壳物质,洋壳物质以残留体形式存在,在整个造山带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复活造山带
复活造山带有多种构造地貌类型,如大型穹窿状隆起和块状隆起,包括缝合构造、穹窿一块体造山构造、山间区域、复杂地垒组合、构造台阶、大的山间盆地等穹窿状复活造山带是等距或长条形隆起带。其穹状闭合线宽度可达250 km,不同于线状年轻造山带。在构造形态上,通常是中等高度山脉,具有很大的弯曲半径,内部是复杂的块体差异:倾斜地垒,其斜坡上有半穹窿状构造,地垒,内部次级带中的台阶状块体隆起。穹窿构造具有最小的区域重力异常,与低密度花岗岩侵入有关。地球物理异常计算表明,大型穹窿状山脉是低密度岩石块体的地貌表现,这些小块体的底部边界是岩石圈的根,决定了块体的均衡隆起及其持续时问,它发生在造山与夷平交替进行的环境中。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型穹窿出现在大陆边界区域或大河之间的分界岭地区(如杭爱山与肯特山之间,斯塔诺夫山与松塔尔—哈亚塔山之间)、例如,蒙古中部和贝加尔两侧地区,自中侏罗纪以来经历过持续的均衡隆起。
复活造山带有两种特殊类型,第一种是岩石圈块体之间的缝合线,具有不同构造和演化史。例如,乌拉尔山脉,其西边是相对隆起的东欧地台,东边是年轻西西伯利亚平原,它在缝合线型造山带中占有独特位置.、乌拉尔山脉是不同高度的构造台阶和轴部高的地垒的组合,在两边楔状岩石圈块体的水平挤压下,这些台阶和地垒向上隆起,它们一般是高密度岩石(纯橄榄岩,辉岩等)。乌拉尔山脉的楔形隆起,也可能是不同厚度的岩石圈块体会聚挤压的结果。第二种复活造山带是欧亚东边缘的块体隆起不连续带,表现为向大陆倾斜的巨大地垒、面向洋一陆过渡带的构造陡坎、大陆边缘裂谷系统或地槽,例如锡藿特—阿林和朱格朱尔山脉;这些块体隆起构成稳定大陆边缘、强烈下沉边缘海、大陆边缘裂谷或张开为深水边缘海的槽地的肩部反向上升特征(如台湾海峡)。
地层特征
沉积建造特征
造山带内的岩石类型复杂多样,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岩石的种类多样,3大岩类均有发育;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广泛分布;沉积岩中除台区常见的灰岩、碎屑岩外,还大量发育层状硅质岩;沉积岩和火山岩具有不同程度变质,形成多种类型的变质岩。
二是成因类型多样,例如玄武岩有洋壳、洋岛、陆缘弧、洋内弧等成因,灰岩有海山碳酸盐岩(珊瑚礁)、大陆斜坡浊积灰岩及台区滑塌、构造混杂的灰岩块体等等。另外,造山带的地层中化石单调、稀少,生物群主要以远洋—半远洋微体单细胞浮游生物与极浅海底栖生物混杂为特色。研究表明,造山带的地层中微体化石较为常见,保存较好,局部较为丰富,因此微体古生物学已成为造山带地层时代研究的有效手段。
地层改造特征
造山带是由古海洋演化而来的,在造山带整个演化过程中,各类地质体发生了大幅度水平位移,不同阶段、不同大地构造相的地层体在极短时间内相互拼贴、无序叠置,不同沉积古地理单元地层体、不同构造层次的地层体在极短程内相互拼贴、无序叠置,从而造成地层的连续性、延展性及时代有序性普遍遭到破坏,不同时代地层断片混合堆积,相同时代地层断片多次重复出现,地层被剥蚀或俯冲消失,地质体、地质单元之间呈断层接触。有些地区这类断片受较强构造作用改造,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块,被称为构造混杂岩。由于造山带是从古海洋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地层以半深海—深海海底扇、斜坡扇沉积相建造大量发育为特色,且伴生一系列他生突发旋回沉积建造(如塌积、碎屑流、滑块、滑塌、海啸、震积、火山、负沉积侵蚀或冲刷等)。造山带拉张形成的古大洋相当复杂,尤其是中国古特提斯域古大洋,多为多岛洋(海)。多岛洋是一个宽阔(可达数十纬度)的但不干净的洋,在其各个演化阶段,始终充满着由裂解地块、裂谷、海道、微板块与次级小洋(海)盆、火山岛弧、海山与边缘海等不同程度裂离与聚合的、海陆相间的多岛洋盆,因此由多岛洋转化而来的造山带内地层岩相的纵、横向变化很大,并且有一些相单元寿命短暂。在造山带俯(仰)冲碰撞和陆内造山阶段,发生过强烈的构造搬运和构造混杂,构造形迹多样化,不厚的地层体往往是众多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变形变质程度、不同大小的各种构造岩片拼贴体,地层原始层序被严重肢解、破坏。造山带现存地层体多以各种混杂岩方式出现,尤以产于俯冲带的俯冲增生杂岩楔的原始形成方式与史密斯地层学的“层序叠覆律”老下新上的顺序正好相反。混杂岩增生方式是老的“片体”在上,新的“片体”阶段性拼贴在老的“增生片体”的斜下方。这种增生片体的原始位置亦与“原始水平律”相悖,即增生片体一般保持较高角度倾斜。由此可见,在序态上,造山带地层宏观上是无序的,但具体到每个地层断片内又基本上是有序的;在位态上,造山带地层不能反映原型盆地的结构,应当是无序的。
成因特征
传统的史密斯地层学研究的地层只包括了沉积成因的(含沉积变质的)地层,虽然拓展包括了一部分火山喷出岩(如熔岩类、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灰等层状火山岩),但它们形成的力学机制基本上是重力机制,即向地心方向受重力作用逐渐累积,因而由此产生了叠覆律等(传统)地层学3定律。然而在造山带区,许多地层体的形成并非仅重力作用所致,热力作用、机械力作用及它们间的相互复合作用形成的地层体随处可见。
结构特征
由上所述,造山带地层在物态、位态和序态上均发生了变化。然而,造山带地层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的,冯庆来等总结出造山带地层结构有3种基本类型:网状结构、混杂结构和旋斑结构。其中网状结构是造山带地层结构的主要形式,不仅中、深变质岩呈网状结构,浅变质岩层、沉积岩层也呈网状结构。根据边界性质和网眼组成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变质—构造网状结构、构造网状结构和沉积网状结构。变质—构造网状结构的边界为强应变带或变质岩岩性分界线,网眼内为中、深变质岩,地层层序完全破坏。构造网状结构的边界为断层、强应变带,网眼内部弱应变域为浅变质岩层或弱变质岩层,地层原生组构仍可识别,地层顶底、层序和时代仍可研究。沉积网状结构的边界为岩性、岩相分界线,网眼内部由不同岩性、岩相的岩层组成,地层层面保存较好,这种结构是由造山带岩石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造成的。 混杂结构根据其成因可分为构造混杂结构、沉积混杂结构和火山混杂结构。构造混杂结构由构造混杂岩、构造—沉积混杂岩和形变混杂岩组成,是造山带地层平面结构的常见形式,但分布范围比较局限,主要见于板块缝合部位和长期构造活动地区。沉积混杂结构在造山带某些地区相对集中,这与古地理格局有关,它包括同时沉积混杂结构和异时沉积混杂结构。火山混杂结构是火山喷发作用将附近岩层破碎、包裹形成的,分布较局限。旋斑结构主要见于走滑断裂带中,它由基质和旋斑两部分组成,基质部分由软弱岩层变质形成,旋斑由坚硬岩层因走滑构造作用导致断裂、变形形成,例如金沙江构造带拖顶地区,泥盆纪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呈旋斑状夹于同时期的千枚岩、片岩中,呈现旋斑结构特征。
视频
超高压变质作用与造山带演化
參考资料
- ↑ ESR最新研究:江南造山带/一个超大陆增生带2020-11-04 来源:个人图书馆
- ↑ 论碰撞造山带的分类2020-11-04 来源:知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