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運作模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運作模式
原圖鏈接

運作模式(Business Model)即經營模式是企業根據企業的經營宗旨,為實現企業所確認的價值定位所採取某一類方式方法的總稱。

  • 運作模式就是反復運行和操作,指一項進行中的工作狀態,我們可以分運作和模式來理解。
    • 「模式」一詞的指涉範圍甚廣,它標誌了物件之間隱藏的規律關係,而這些物件並不必是圖像、圖案,也可以是數位、抽象的關係、甚至思維的方式。
    • 模式強調的是形式上的規律,而非實質上的規律。前人積累的經驗的抽象和昇華。
    • 簡單地說,就是從不斷重複出現的事件中發現和抽象出的規律,似解決問題的經驗的總結。
    • 只要是一再重複出現的事物,就可能存在某種模式。
    • 各個學科和行業均有自己固定摸式,但任何模式都是在不斷發展和創新的。
  • 經營模式是企業對市場作出反應的一種範式,這種範式在特定的環境下是有效的。
  • 根據經營模式的定義,企業首先有企業的價值定位。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企業實現價值是通過直接交換,還是通過間接交易,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還是間接面對消費者。處在產業鏈中的不同的位置,實現價值的方式也不同。

口罩國家隊運作模式

  • 疫情期間,經濟部出面協調業者,確保防疫物資無虞;資安國家隊由資安鐵三角出面統整資安產業資源,企業可仿效國家隊資源運用,提升防駭力
  • 臺灣在40天內,打造92條口罩生產線提供民眾防疫所需
  • 疫情指揮中心自1月20日正式成立後,便開始要求防疫物資整備,過年期間釋出600萬個戰備口罩存量,並配送到全臺1萬多個超商據點,每人只能購買3片口罩。
  • 為了確保臺灣口罩夠用,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很快在1月23日下令,除了專案申請外,全臺口罩禁止出口,「先自救,才能救人,」,但此舉也引爆許多政治人物和名嘴點名批評。
  • 農曆年間,時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則要求時任經濟部長沈榮津,應儘速向海外採購口罩,當時才發現,原來中國早在一個月前,已經把國外可以買到的口罩數量全買光了,也都已經先向口罩業者下訂單了。
  • 由於對外採購的口罩數量不足,即便政府當時已經下令口罩禁止出口,但還是有許多人買不到口罩。
    • 在1月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便開始徵用一般一用口罩,以及外科手術口罩,當時也同步宣布,政府將投入1.8億元,自建60條口罩生產線,業者只需要將第一批120萬片口罩無常提供給政府,剩下的380萬片由政府以每片2.5元徵收口罩,等到生產量能達到每日500萬片後,60臺口罩生產線則無償給業者使用。
  • 這項自建口罩生產線的政策,從無到有,只花一週就定案,動作相當迅速。
  • 2月1日正式成立口罩國家隊,臺灣工具機業者也大方拋棄過往的門戶之見,積極展開合作,於是,在2月10日當天進駐廠房時,總共有29家工具機廠、3家法人,投入這60條生產線,他們傾全力製造組裝口罩機,只花了25天,就把過往必須花半年才能組裝完成的60臺口罩機,送到口罩廠商業者身邊。
  • 經濟部又立刻追加30條口罩生產線,在政府和相關工具機業者及法人的通力合作下,40天內完成總計92條口罩產線的組裝、上線,也讓臺灣一舉成為世界第二大的口罩生產國,口罩每日生產量也從原本的188萬片,提升到現在每日2千萬片。
  • 口罩國家隊在2月1日正式成立之後,疫情期間,除了提供臺灣民眾最寶貴的戰略物資──口罩,工具機業者拋棄門戶之間的通力合作,搭配從2月6日推出藥局購買的口罩實名制1.0版,以及後續提供網路預購方式的口罩實名制2.0版,一直到現在可以在超商預購、取貨的口罩實名制3.0版,每一個環節配合無間,並且讓業者與全體國民產生極大的榮譽感,使得口罩國家隊成為臺灣優異防疫成績的驕傲。
  • 打造資安國家隊帶動資安產業發展,也提升企業資安量能
  • 疫情期間,由經濟部出面整合工具機業者和口罩業者提高口罩的生產量,再協調包括超商、藥局、郵局等業者協同作業,進行口罩的配送和販售,打造出特有的口罩國家隊,這樣的成果舉世稱羨。[1]

舊時代保密防諜的運作模式

  • 1950年代,對台灣來講是個風聲鶴唳的年代,在跟著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到台灣的百萬軍民之中,可能混雜了潛伏的中共地下工作人員,所以曾經發生過手榴彈攻擊事件、劫機事件、鐵路破壞事件等。
  • 蔣介石的心腹如曾經擔任台灣行政長官的陳儀、國防部作戰次長吳石都因為"匪諜"罪名而被處決,這令蔣介石決心要肅清"中共潛伏分子",並且在軍中成立了專司"政治作戰"的部門,執行思想監督、考核以及調查的任務。
  • 中國民航逼近「海峽中線」 台灣空軍感受壓力台灣講古:鹿窟事件和中共在台最後"武裝基地"「共諜」價碼曝光?新黨堅稱王炳忠「只是證人」此外當局經過檢討之後,決定重整台灣的情治單位,在台灣全面推行"保密防諜、人人有責"。
    • 任何人不論是民間還是公務機關或者是軍人,都"不應該透露自己工作的內容",一開始執行的程度的確可以說是"雷厲風行"。
  • 工廠、學校、機關的外牆都有藍色白字的口號,提醒眾人小心"禍從口出",口號中既然有"人人有責",也就是說如果發生問題,就採取連坐的處罰措施,所以也鼓勵單位中的同僚、同事或者同學彼此互相"注意"、如果"'言行有異"就一定要檢舉、不然就會有連帶責任。
  • 從小學開始的思想教育、一路跟隨到就業的思想考核記錄是那段時間的常態。
    • 即便是到了1970年代,所謂的"匪諜案"好像不是那麼常見了,學校的保防教育、"當心匪諜就在你身邊"並沒有停歇。
  • "涉嫌叛亂"卻也成了當局對付異議分子的武器,例如1979年12月10日的"美麗島事件"就被認定是"叛亂組織行動",當時走上街頭抗議的反對派人士,都因為"叛亂罪"而受到軍法審判。
  • 這些後來經過軍事法庭判刑的反對派人士和他們當時的辯護律師,後來成了民進黨建黨的主要力量,其中包括陳水扁、呂秀蓮、陳菊、許信良。
  • 政府當時的保防教育定調的是"台獨是中共的同路人"、"台獨是共匪的一體兩面",而流亡海外的台獨人士則是"中共統戰的傳聲筒"。
    • 在宣傳為何大規模逮捕"美麗島事件相關人等"的時候,甚至以中國的台灣民主自治聯盟和《人民日報》社論的聲援作為辯解的理由。
    • 蔣介石政府來台初期被中共滲透的情形相當嚴重。
  • 1980年代政府的主要政策是促進經濟,工廠外牆上的標語逐漸斑駁,只剩下軍隊仍然奉行"保密防諜、人人有責。
    • 在那個每個男子都需要當兵的年代,保防教育的考試對一些教育程度比較低的士兵來講,背誦條文和口號令他們苦不堪言,許多人測驗不過關就得留營"加強教育"不能休假。
  • 台灣民眾到海外旅行也日益增多、接觸"匪貨"、"匪偽組織宣傳品"的可能性也增加了,當局擔心的就是當民眾回來的時候,會不會帶回來"對國家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物品或者出版物。
  • 當年有人從美國帶回台灣幾件瓷器,底部的字樣"CHINA"(不是MADE IN CHINA)就被認定是中國出產的"匪貨",但是這些瓷器其實是英國某家知名瓷器廠所出的製品,官員堅持"FINE CHINA"就是"中國很好"的意思、而不是"高級瓷器"。
  • 美國的僑胞用親中的報紙包裹要帶回台灣的禮物,卻被警告是"夾帶匪偽文宣",險些被移送法辦。
    • 這些事情現在看來或許是"啼笑皆非",不過對當事人而言,在當下的確是要捏把冷汗。
  • 1990年代初,台灣宣佈廢除《動員戡亂條例》,中共不再是"叛亂組織"、"匪諜"也改成了"共諜",但是兩岸之間的諜報工作反而更加地明顯,台灣的軍方陸續爆出了幾件現役軍官或者退役軍官涉嫌"中共發展組織、取得情報"的案件,而人民解放軍也有高層軍官涉嫌提供台灣情報而被處決。
  • 到了2000年之後,雖然是民進黨的陳水扁政府,兩岸之間的民間往來更加頻繁、更加密切,彼此刺探對方情報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而國民黨的馬英九政府時期甚至提高到了官方的程度。
  • 即便是馬英九,在卸任前最後一次參加台灣調查局的調查員結業典禮時也發表講話,指出"中共的滲透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而他任內的國安局局長楊國強說"共諜案"中被判刑的人都應該因為"叛國罪"而被"判死刑"。
  • 政府早年在宣傳時的重點就是強調"中共殘暴",還有保密就是每個人的責任。
  • 隨著台灣的媒體和政治制度的開放,現在的"共諜"新聞不會像以前的"匪諜"案件那樣地因為擔心"打擊民心士氣"而被刻意隱匿不報。
    • 政府雖然有《國家安全法》,但是不能像以前那樣在沒有明確罪證之前就羅織罪名,更不能因思想而起訴拘押任何人。
  • 台灣現在組織政黨也不是什麼難事,走上街頭抗議、向政府示威好像是"家常便飯"。蔡英文政府上台之後推動"轉型正義",要平反當年因言惹禍、政治入罪的受害人。
  • 最近發生的新黨青年軍事件、"陸生周泓旭共諜案"、加上台灣NGO人士李明哲被中國以"分裂國家"罪名判刑等等事件,"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那種日子好像並沒有人們所想那樣的"早已遠去"。[2]

参考來源

  1. 黃彥棻. IT HOME. IT HOME. 2020-07-24 [2020-08-29] (中文). 
  2. 威克. 台灣講古:那段"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日子. BBC NEWS. 2018-01-15 [2020-08-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