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 出自《道德经》,作者是老子。 作品名称 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创作年代春秋战国时期作品出处道德经 作 者 [老子]
作品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作品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诗词注释
1、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 2、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 3、谿:沟溪。 4、婴儿:象征纯真、稚气。 5、栻:楷模、范式。 6、忒(tè):过失、差错。 7、无极:意为最终的真理。 8、荣:荣誉,宠幸。 9、辱:侮辱、羞辱。 10、谷:深谷、峡谷,喻胸怀广阔。 11、朴:朴素。指纯朴的原始状态。 12、器:器物。指万事万物。 13、官长:百官的首长,领导者、管理者。 14、大制不割:制,制作器物,引申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
作品引语
这里完全没有“非此即彼地取舍”或“由此及彼地归结”之意。宁可说,“知一守”是必须相辅相成地共存共生。只是“知”张显而“守”隐忍,然“隐忍”并非卑微避讳,而是对“张显”有度的节制而不致僭越无度招来物极必反。这不是故意玩弄的策略权谋,而是“知一守”中和复归的本位所致。须知,“复归”的“终”即是“始”的“无极”。但不在“循环”的时间意义上,而在消除不了差异的“悖论一偶在”的空间意义上,毕竟“雄”不是“雌”,“荣”不是“辱”,“白”不是“黑”,两者应是显隐相依的二重化。故而反过来说也一样,之所以“知一守”,乃本源使然:“婴儿”本来就是“雄雌”不离而滋润(溪)之道,“朴”本来就是“荣辱”补足而敦厚(足)之道,“无极”本来就是阳阴不缺(忒)以生生不息之道。如此等等。 “知白守黑”犹如“负阴抱阳”式,不能偏执取舍的。“复归”也不能做“单相线性”的理解。即“知一守”是二重的“复归”。 看起来最好理解的是“取舍式”,其之所以好理解,是人们只看表面的“要什么不要什么”,而看不到它真实“显一隐”运动。也就是说,把“显”当作“取”,把“隐”当作“舍”的“取舍式”对待了。——它既是“自我意识”的不当,也“自我表达”(自我陈述)的不当,以为“绝圣弃智”、“生而不有”,二者取其一,要什么不要什么,尽在“一目了然”中。然而,此章未必就像历代注家轻易解释的那样理所当然。人们往往把“绝圣弃智”解释死了,老子就只能被断定为严守开端(“归真返璞”)的“原教旨主义者”,如相信进化的启蒙人士那样判他一个“抱残守缺”。 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完全可以有另外的解释。“绝圣弃智”谓之“见素”,“绝”、“弃”,乃是隐去的意思由此“显现”——“见”。“素”本来就是“圣”、“智”的本色——“素以为绚兮”。同理,“生而不有”,生成、给出,但不据为己有,不是“欲将取之必先与之”的计谋,也不是“可恩赐者可主宰”的权谋。充其量这是“君主之德”,而不是“圣人之德”,更不是“天地之玄德”。事物有阴阳,正反,就行了,如果一味的论证,也没有必要性,看看能创造多少精神,和物质价值就行了。
作品评析
《道德经》中有相当多的章,看起来是就事说事,其实本身或背后都隐含着类似二十八章中的“无极”视域,甚至你可以把“无极”看作《道德经》的“图像”或“意境”。 没有这个总的视域,你就只能在一字一词中应对了。“王本”(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之所以将“朴”放到“无极”之后,完全是为了直接应和最后一段: “复归于朴”一一“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有的国外研究者也如此习以为常:“这种以‘朴散则为器’承接‘复归于朴’的编联似乎更为流畅通顺。”(H208) 但也说不定这个“削足适履”的“流畅通顺”恰恰掩盖了深入“堂奥”的“要津”。 “绝圣弃智”是和“见素”联结平行配对的;“绝仁弃义”是和“抱朴”联结平行配对的(A148)。如果前者是自然智力,以“素”为本,那么后者就是社会仁义,以“朴”为本。它表现在帛书的秩序上,“朴”乃中间的“生活之本”,指从伦常到政治的社会生活层面,当然会有“百行殊类”的“器具之用”。一般的人,则只把“器”当“器”用,不懂“器”是“朴散为器”(即“朴割为器”、“朴理为器”)的道理,所以,自己反被器用而成“唯器是利”的“小人”(即“常人”)。只有圣人,因从“知白守黑”中悟得“为天下式”的“式”,它能使“恒德不失,复归无极”的自然之道。因而,虽“朴散为器”但仍守“天下式”,即用器必以“官长”驭之,最终达到“大制无割”,即顺其自然成全治理使“天下”之神器不致过或不足地割散败失,终而不回。 可见,“朴”作为“生活之本”,是“生命之本”与“自然之本”的中间环节——“叩其两端而执其中”谓之“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中庸之道”。抓住了它,就能让“生命之本”呈现于(复归于)“道法自然”的“无极”——这才叫做“大制无割”的“无形一中和”之境界(恕我将儒道和解。孔子问道于老子终有所获)。
[1] --- [2]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李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处
《知其雄,守其雌》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参考资料
categorg:+230
- ↑ [张志扬.《偶在论谱系 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 .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04:365-377]
- ↑ | 豆瓣,引用日期201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