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邛窯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邛窯遺址

中文名;什邡堂邛窯遺址

年 代;隋至宋代

屬 性;民間瓷窯遺址

地 區;四川省邛崍市南河鄉什邡堂村

面 積;11.13萬平方米

故 名;邛窯

邛窯遺址,為隋至宋代民間瓷窯遺址。在四川省邛崍市南河鄉什邡堂村。邛崍,唐至明清均屬邛州,故名邛窯。創燒於隋,盛於唐而終於宋。該窯古無文獻記載,20 世紀30年代始被發現,引起考古界、古陶瓷界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博物館、四川省古陶瓷史編寫組曾多次對此窯址進行調查。1984~1987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邛崍縣文物管理所進行發掘。該窯是邛窯系中面積最大、堆積層最厚的窯址,為四川青瓷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瓷窯址之一。

什邡堂邛窯遺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簡介

什邡堂遺址,位於四川成都邛崍縣。 邛崍窯址是唐代著名的瓷窯窯址,因為邛崍在唐代屬於邛州,故而也稱為「邛窯」。邛窯創燒於南朝,宋時終止,是四川燒瓷品種最為豐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瓷窯之一。

邛窯歷史悠久,在陶瓷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自南朝至兩宋,共經歷了八個多世紀,是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窯址中,燒造時間最長、產品最豐富、造型紋飾最美的名窯。在南朝即廣泛使用化妝土美化陶瓷;在隋代就獨樹一幟地創造了釉下彩繪;唐至五代以其釉下彩繪著稱於世,達到了它的歷史高峰;五代至兩宋,還創燒了有名的"省油燈",大大擴展了瓷業生產範圍。

二十世紀初,邛窯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遺址進行了多次的調查,在什邡堂、尖子山、瓦窯山、西河鄉及固驛鎮五地都發現了古窯的遺址,其中以什邡堂的窯址最為著名。

出土遺物

在什邡堂渡口處發現了具有南朝至隋代瓷器特徵的四系壺、河系罐、高足盤及小平底斂口深碗等。

這裡的唐代窯址最為典型,品種極為豐富,有各式碗、盤、瓶、罐、缽等,還有帶提梁的水罐,是其它唐代瓷窯中所未見的具有典型地域特徵的器物。器物的裝飾有的帶褐綠斑點,有的為褐綠彩繪花草紋,也有花鳥紋。此外,還發現了大量燒制的小件動物和人物雕塑等。

1988年國務院將「什邡堂」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發現

窯址東西長 530米,南北寬210米,總面積11.13萬平方米。現存由窯具、瓷器(片)、爐渣堆積起來的窯包13個,高者10餘米,低者6~7米。[1]

唐代邛窯兩系小罐窯址內發現 9座窯爐,其中龍窯6座,馬蹄形窯3座。龍窯長條形,斜坡式,傾斜度 7°~21°之間。

窯體由火膛、窯床、煙道等部分組成。窯壁以條磚、匣缽混合砌築,耐火粘土填縫;內壁用粘土塗抹,燒結層甚厚。清理的 1號窯爐,長27.4米,寬2.71~3.24米,殘高0.95~2.13米;馬蹄形窯(俗稱饅頭窯)由窯門、火膛、窯床等部分組成(見圖)。

窯體前小後大,兩壁微弧,後牆平直,窯門呈長方形。磚砌爐壁,底鋪條磚。內壁用耐火粘土塗抹,燒結層很厚。清理的5號窯爐長2.96米,寬0.32~2.16米,殘高0.31米。窯具用耐火粘土燒制而成,有匣缽、墊座、墊餅、墊環、墊條、支釘。

文化特徵

窯址附近有作坊遺址,出土有配料缸、石臼及各式印模等制瓷工具。產品胎質以褐胎、紅褐胎居多,磚紅胎次之,黃白、灰白胎較少。釉色有20多種,以青為主,青中泛白、青中泛灰、青中泛黃、青中泛綠占有相當數量,黃、米黃、芥子黃、茶黃、綠、粉綠、藍、紫藍、褐、黃褐等釉色皆有發現,黑釉器為數極少。

什邡堂邛窯的產品種類繁雜,形式多樣,有各種生活用具、文房用品、娛樂用品、人物、動物瓷塑和佛教造像以及少數建築材料。其中有不少器物具有四川地方特色,在其他窯址中很少見,如提梁罐、油燈和各種人物、動物形象的小型瓷塑。這些小型塑像姿態生動逼真,有很高的想像力。器物製作方法,除輪制、模製和手捏外,雕琢成型也是廣泛應用的技法。裝飾技法主要有釉下彩繪、印花、刻劃花、堆貼花 4種。釉下彩繪是什邡堂邛窯遺址的精華,「邛三彩」就是以邛瓷的釉下三彩而得名。彩色多用黃、褐、綠、藍、黑諸色。紋飾簡練,民間風味重。有花卉、雲氣、斑點、蟲鳥等。[2]

在 5號窯包附近發現唐代民居建築基址一處,面積約 700平方米。基址分上下 2層,下層五間為唐代早期,上層四間為唐代中後期。房基為磚石結構,條石、條磚砌築台基基牆,方磚鋪地。方石柱礎,踏步、垂帶有磚砌、石作兩種。正廳四周有迴廊。用長方形條磚鋪地,基址西北兩側有排水溝,注入南河。基址內發現窖穴 5個,窖內置瓷罐,其中一個瓷罐內盛滿銅錢,重約 40 千克,最晚的是乾元重寶。

遺址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成立了邛崍縣文物管理所和邛窯文物保護小組,對窯址的保護做了大量工作。樹立文物保護標誌和文物保護區的界樁,砌築了唐代民居建築遺址的保護圍牆。

重要意義

什邡堂唐代邛窯民居遺址:位於城南郊2公里的南河岸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中國陶瓷史》載:「南朝時,四川成都邛崍等地先後建立瓷窯,以邛崍有代表性。 窯址以什邡堂比較集中。唐代是邛窯的極盛時期」。什邡堂邛窯有窯包13座,周圍覆蓋着窯具和瓷片。邛窯產品是四川省古青瓷系的代表,吸引了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研考著文。

1984年,經國家文化部、文化局批准,進行了保護性搶救發掘,清理出土器物1.7萬多件,上級別文物400多種。各種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以省油燈最為別致,以胡人水注、鵝杯、鴛鴦杯、雞壺等造型最為形象生動。出土器物釉色豐富多彩,以「邛三彩」(單彩、雙彩、三彩)著稱,釉色鮮亮,永不脫落。

唐代民居遺址,系發掘5號窯包第三文化層時發現的。其中唐代早期房屋基址5間、中後期房屋基址4間,面積約900平方米。周圍有水溝、水井、窯藏。系完整的唐代民居建築。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民居建築史上的空白,豐富了什邡堂邛窯遺址的內容,具有較高科研價值。

研究價值

唐代民居遺址,系發掘5號窯包第三文化層時發現的。其中唐代早期房屋基址5間、中後期房屋基址4間,面積約900平方米。周圍有水溝、水井、窯藏。系完整的唐代民居建築。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民居建築史上的空白,豐富了什邡堂邛窯遺址的內容,具有較高科研價值。

位於邛崍市城南郊2公里的南河岸邊,現存窯包13座,沿河呈帶狀分布,東西長530M,南北寬210M。現清理出土器物1.7萬多件,釉色豐富多彩,以「邛三彩」(單彩、雙彩、三彩)著稱。其中,十方堂窯以其在邛窯遺址中現存窯包最多、遺址面積最大、燒造延續時間最長、產品種類最多、產品流傳最廣而著稱於國內外,是邛窯遺址的代表,也是四川省古青瓷系的代表。 唐代民居遺址中有唐代早期房屋基址5間、中後期房屋基址4間,面積約900平方米。周圍有水溝、水井、窯藏,系完整的唐代民居建築。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民居建築史上的空白。

主要地位=

邛窯是古代名窯。在四川邛崍四方堂,古代屬邛州,故名。為唐代四川川西地區早期瓷窯之一。亦稱「邛崍窯」。建國後經多次調查,窯址以固驛窯燒瓷最早,上起隋代,下至宋代,以唐代最為著名。

什坊堂窯遺址面積較大,遺物具有典型唐代風格,有青釉、青釉褐綠斑、青釉渴綠彩繪等裝飾品種,與湖南唐長沙窯有不少共同點;造型多樣,有瓶、壺、罐、洗、盤、碗等器,還有小件雕塑、各種動物禽鳥、雜技桶、胖娃等形象,姿態生動。

器物有各種盤、碗、罐等日用器皿,其中以豐富的小瓷俑最為生動形象,以創造了陶瓷省油燈而聞名全國。[3]

相關視頻

邛窯遺址打造

邛窯遺址公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