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那些麥垛(紅山飛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那些麥垛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那些麥垛》中國當代作家紅山飛雪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那些麥垛

秋天,把收割的小麥一車一車運回村里,一摞一摞碼起來,碼成山一樣高高的麥垛,垛在寬敞的場院裡,散發出陣陣麥香。那是秋天裡,最具誘惑的意象。

然而,現在農村已經很少見到這樣的情景了。

村里那些老人,很早就坐在秋天的陽光底下,一邊曬着太陽,一邊活動着嘎嘎作響的老骨頭,看着一輛接着一輛進進出出的車輛,把滿載的莊稼卸下來,又急速出去。「三春不得一秋忙。」老人們捋着花白的鬍子,一邊頻頻點頭。

眼見山水一天天消瘦,田野一天天荒涼,四下尋找,卻找不到往昔那一跺一垛高高垛起來的麥垛。老人們的眼裡滿是秋天的蕭索,心底卻沒有的昔日秋天的溫暖。看不見寬敞的場院,看不見場院裡那一垛垛高高的麥垛,老人們的心裡像是鑽進了秋天的涼風,有些淒涼。在他們看來,那一垛垛麥垛,是點燃人們心中希望的火種,可以溫暖他們整整一個寒冷的冬季。

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還是可以看見一些麥垛的。但那是已經削掉了麥穗的秸稈,很隨意地堆放在院子的某一個角落。沒有了飽滿結實的麥粒、沉甸甸的麥穗,秸稈變得飄浮、輕滑,很難高高垛起來,撐起人們一年的希望。老人們搖着頭,唉聲嘆氣,揣着許多不滿。將場院裡高高的麥垛拆散到各家各戶,似乎把他們的精氣神都拆散了,嘴裡嘟念着:「世道變了。」

沒有了大山一樣高高垛起來的麥垛,孩子們失去了最快樂的場所。再聽不見一場院快樂的童音,看不見那些圍着麥垛追逐的身影,聞不到那一垛一垛麥子飄出來的麥香……坐在高高麥垛上數星星,抑揚頓挫吟詠着「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這一切,似乎已經成了遙遠的童話。

麻雀們似乎更加辛苦了。過去,只要莊稼一收進場院,麻雀們的好日子就來了。它們成群結隊在場院裡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比那些收穫了糧食的農民都快樂。一年的勞累收進場院,農民心裡有了底,格外慷慨大方。看着那些飛上飛下覓食的麻雀,心裡揣着溫暖,眼裡含着笑意,並不驅趕,只是希望這些小精靈們講究一些,不要把糞便隨意丟進糧食里。如今,麻雀們不得不學會了游擊戰,化整為零,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分散到各家各戶,偵查、覓食。瞅得准了,看誰家人不在,就呼呼啦啦飛下去,在麥子秸稈上,還有人們顧及不到的角落裡,蹦蹦跳跳尋找食物。忽然有人回來,受了驚嚇的麻雀,「轟」地四下散開,逃到大樹上,再尋找下一家。

麥垛從場院分散到各家各戶,大麥垛變成了一個個小麥垛,農民們似乎也變得吝嗇,不再任由麻雀們覓食。在這個秋天即將結束的時候,麻雀們飛行的身影,也有些慌亂了。

飽滿,散發着麥香的麥粒被收進倉里,農民們就踏踏實實準備過冬了。麥子的秸稈成了百無一用的廢品。村子裡家家戶戶的房頂是一水的紅瓦,或者灰瓦,一片扣一片,整齊而美觀,早就沒有了麥秸稈的容身之地。想要看一看茅草房,重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情景,恐怕得到那些具有懷古意味的景區才行。婦女們早已經不用秸稈燒火了,嫌髒,嫌麻煩。

在另一些成熟等待收割的莊稼地,隔三差五會看見一個個用麥秸稈紮成的「稻草人」,穿上花花綠綠的衣裳,戴上破舊的草帽,成了秋天裡另一種意象。

[1]

作者簡介

紅山飛雪,孫國華,內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小品文選刊》《四川文學》《意林》《語文報》《電影報》等報刊。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