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手写的书信(乔进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那封手写的书信》是中国当代作家乔进波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那封手写的书信
星期天整理书房,看见书柜里摆满花花绿绿的笔记本,又翻开一个黑色的皮兜子,一些发黄的信件很整齐地排列着,这些是我中学时代的信件和多年来的日记本。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八十年代末,那个文学狂热的年代。我也十分喜欢文学,但囊中羞涩,总是从同学那里借来一些文学杂志认真地读,每当有优美词语或者精彩片段,就一段一段的将它们摘抄在笔记本上。笔记本很快就用完了,然后我再去买。起初是用父母给的零花钱,去买64楷的“红旗”小本子。后来市场上有了32楷的塑料皮笔记本,初三时我积攒了一些零花钱,买了第一个塑料皮本子,封面上印有当时的电影明星龚雪和陈冲的相片,是那个年代常见的塑料皮笔记本。简单的封面,淡淡的墨香,我十分爱惜。写字的时候,每一页的前面和背面都写满,并十分小心地保存着,直到整个本子全部写满才再换一本。记得高三年级时,校园举办诗歌大赛,我的一首诗歌《祖母》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一个塑料笔记本,我十分喜欢。后来,参加了工作,单位给发了一个硬皮工作笔记本,我舍不得用就买了一个普通的软皮本,这个硬皮笔记本用来记日记。这三个本子让我记忆犹新。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这几个特殊的本子仍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柜里,陪伴它的还有许多软皮和硬皮的笔记本。这些笔记本有同学离别时相互赠送的,有老公送的,但大多是自己买的。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直到现在,我书柜里保存着各种各样的笔记本,有一百多本。
我常常怀念留在晚自习烛光里的十六岁,怀念留在单车上的十七岁,怀念夹着无奈和一去不复返的十八岁,它们浩浩荡荡地穿越我单薄而羞涩的青春。
夜深人静的时,我喜欢在柔和的台灯下,拧开钢笔,心情和夜色一样宁静。摊开本子让心情静静地从笔尖流淌到洁白的纸上,这时什么也可以说什么也可以不说,这种心境很像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描述的那样,有在月光下散步的惬意,没有人会打扰的。捧起写好的文字,用心细细地读几次,然后将它小心的叠起来,装进信封。信寄出去了,便开始等待回信的日子,盼着一只信鸽衔着那枚幸福的柳枝,送给心中的伊人。在等待回信的日子里,每次看到有绿色的信使出入,总会感觉自己的心情像小兔一般激动,当得知没有回信时,心情是何等的失落。直到有一天,终于盼来了回信,便悄悄地把它揣在兜里,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点一点挑开信封口,然后全身心投入信中的每一个字,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熟悉的笔迹,熟悉的称呼,仿佛感到伊人就在这字里行间对你微笑,对你低吟浅唱,你甚至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气息。你陶醉了,陶醉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里,陶醉在这些浸染了你的情感的手写的书信里。
记得席慕容曾经说过:生命是由许多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由不同的人陪伴。笔记本一直陪伴着我前行。每一次翻阅它,感觉总是那样的亲切,它见证了我的青葱岁月。
如今,手写书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它没有电脑打字那样工整,快捷,甚至有涂改的痕迹,但它绝对是你一个人专利。
网络时代的今天,身处在这个时代的少男少女,大部分人利用高科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手机与手机对话,电脑与电脑窃窃私语。从相恋到分手可以在手机键盘上轻轻一按,爱与心痛便会在即可间完成。分手了,只需轻轻一按删除键,什么都没有了。但我还是怀念手写书信的那个年代。 [1]
作者简介
乔进波,女,网名紫衣人,山西忻州市代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