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買柴(厲彥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那年買柴》是中國當代作家厲彥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那年買柴
在市區小南門迎水壩路東有個柴場胡同,早年這裡是一片河灘,不知在什麼時候,有人在灘上蓋了簡易住房。大約在上世紀60年代,公家在這裡建了個柴場,在柴場與住房之間出現一條僅容一輛馬車通行的土路,人們稱它「柴場胡同」。
柴場,顧名思義,就是儲存和出售柴火的地方。柴米油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當時作為取暖或做飯用的燒柴更是不可缺少的東西。上個世紀的50~70年代左右,人們生活用的大多數商品,都是憑票憑證限量供應,燒柴就是其中的一種,當時有人稱為「票證經濟」。燒柴供應的方式是每年年初每戶憑戶口本由有關部門發給柴票,每月限量25公斤,柴票當月不買過月作廢。我家人口多,生爐子和燒大灶都需柴火,每月儘量節省點用,有時還不夠燒,實在沒辦法只好向本單位人口少的同志求助索要柴票,以解決臨時困難。
有意思的是柴票越不夠用越出事。記得是1970年春的一個星期日,在學校念書的大兒子休假,老伴借來手推車交給他柴票和錢,讓他去柴場買柴火,大兒子高興地去了。可是不一會便回來了,進屋來吞吞吐吐地說,把錢和柴票都丟了,我一聽火不由地就上來了,舉起手朝他臉上就是一巴掌:「都十五六歲了,什麼也幹不了,滾!」老伴一看剛要上前攔我,這時只見大兒子邊哭邊用手捂着臉跑出門去了,等老伴追到門下,他已經跑得沒影了。老伴回到屋埋怨我說:「丟就丟了,也找不回來了,說說讓他下次注意就行了,還打他幹啥。」
到中午大兒也沒回來,這回老伴可急了,學校和同學家都找遍了也沒找到,急得她團團轉,不住埋怨我不應發那麼大的火打他,我也有點後悔。直等到晚上6點多鐘,大兒子終於回來了,只見他滿臉大汗,肩扛一捆足四五十斤重的柴火進了家門。原來,他從家跑出後去了羅漢山,在山上用手撅下大樹上的干樹杈,又捆成捆扛回了家,用來彌補丟失柴票和錢的過錯。老伴一見又心疼又高興,給大兒子煮了兩個雞蛋,以示「安慰」。
真是沒有想到,這個事過後不久,我也犯了大兒子的同樣錯誤。有一天老伴說沒柴燒了,我請了半天假去買柴火,到柴場售柴窗口一掏兜交錢和柴票時,我傻眼了,都沒了,只好推着小車往回走,心想在什麼地方丟的呢,走着走着忽然想起來了,方才來時在迎水壩小石橋上遇見一位熟人,那時我煙癮大,抽的是用紙卷的旱煙葉,我與那位熟人站在橋邊說話時,可能是掏兜取煙和紙時,一時沒注意將錢和柴票帶出丟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跟老伴一說,她聽後又氣又好笑,「哼」了一聲道:「你說,這回該打誰?」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時間已過去30多年,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票證經濟」早已退出歷史的舞台。柴場遺址雖已舊貌換新顏,樓房林立,馬路寬敞,人民日常生活用的柴已由現代化設備取代,再也不用為燒柴發愁了。但是撫今追昔,從而使我們更加珍惜和熱愛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者簡介
厲彥林,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