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褐斑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郁金香褐斑病
郁金香葡萄孢[BotrytistulipaeLind.]属半知菌亚门,常见于郁金香栽培地区,雨季更加严重。它地分生孢子梗上生无色或灰色的分生孢子,菌核黑色,直径1~2毫米,表面平坦,圆或椭圆形。
基本信息
中文名:郁金香褐斑病
主要症状:叶芽发育不良,呈畸型卷曲状
防治方法:实行轮栽晾干栽种
直 径:1~2毫米
症状
叶片发病时,初生淡黄色斑,后沿叶脉成丝状延伸,病斑周围有暗色水渍状边缘,稍凹陷,灰白色至灰褐色,常扩大和相互汇合,直至扩大到整个叶片,病斑发生在叶片边缘上,则引起叶片向一侧卷皱。潮湿天气病部覆盖灰色霉层,其上有大量分生孢子。花部受害出现灰白色或褐色斑,以后病斑扩大变深色,花被干枯褶皱,最后花枯萎。花芽受害后,引起芽枯和败蕾。花莛上病斑与叶片上发生的相似,但病斑较长,凹陷较深,扩展合围后倒折腐烂。球茎发生病害,鳞片上可发现许多浅黑色或深褐色小菌核,剥去外鳞片,可见近圆形深绿色或褐色斑。引起全株矮化呈黄色,花枯萎。[1]
传染途径
菌丝和菌核残留在腐烂的鳞茎和土壤中越冬。病鳞茎种植后,受害枯死幼芽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是地上部病害的侵染来源。
发生规律
菌核在感病植株的茎叶组织内越冬,在温室内也可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形式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健壮植株上,进行初侵染。4月雨水多,且当气温达到20℃左右时最易发病。在粘重的土壤与排水不良的圃地,发病较重。浇水过多湿度大易诱发该病。 [2]
分布与危害
郁金香褐斑病又名疫病
发病条件
病菌在5度和湿度达90%-时即能产生分生孢子。春季低温、雨天多湿时发病重。
郁金香褐斑病防治方法
1、栽种前去除病鳞茎,并实行轮栽。
2、一旦发现有呈该病症状的芽或花苞,立即除去,以控制病害发展。
3、栽种前将鳞茎放2%福尔马林液中浸泡30分钟,晾干栽种,以减少残留病菌。
4、生长期可喷洒50%扑海因1000倍液或50%速克灵2000倍液或50%多霉巡1000倍液。[3]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