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IATA代码:CGO;ICAO代码:ZHCC,简称新郑机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郑州市的一座大型民用机场、中国民航局确定的中国八大航空枢纽港之一。机场按照国际化标准设计,飞行区等级为4F级,于1997年建成通航,是中国国内干线运输机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河南省最主要的民用机场,作为河南省的空中门户和国内重要的航空港之一,承担着河南省的大部分航空运输任务,运输规模占全省民航运输的96%以上。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新郑机场旅客吞吐量2912.93万人次,位列中国大陆第十二,货邮吞吐量52.2万吨,位列中国大陆第七[1],为中部六省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最大的机场。
新郑机场坐落在郑州市东南新郑市薛店镇和孟庄镇交界,距离郑州市区25公里,由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目前为卢森堡货运航空、中国南方航空、西部航空、东海航空、祥鹏航空、深圳航空等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根据远景规划,新郑机场将建设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国内航空综合枢纽。
初期发展
1997年投入使用的航站楼,摄于2006年。该航站楼2007年翻新为现在的1号航站楼。
郑州的主要机场原为位于郑州市区东部的郑州东郊机场,该机场始建于1942年,1956年中国民航建立民用航空站,将该机场改为军民合用机场。随着郑州城市发展的需要,1992年国务院批准在新郑市薛店镇兴建新的民用机场。新机场曾以所在镇命名为“郑州薛店机场”,后改为“郑州新郑机场”。机场于1994年6月24日奠基动工兴建,并于1997年8月28日建成并投入使用[2]。首期工程占地面积近7000亩,航站楼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3.2亿元,土建工程造价1.2亿元。机场站坪面积10.9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12架飞机,设有长3400米宽60米双向混凝土跑道一条,装备有I类仪表着陆系统,飞行区等级为4E级,可满足波音747-400型全重起降。新郑机场启用后,原东郊机场的民用航班全部转入新郑机场,原ICAO代码ZHCC,IATA代码CGO也都转移至新郑机场,东郊机场停止了民航服务,并在2000年后随着郑东新区的规划而拆除,在其原址兴建了郑东新区CBD。
2000年9月30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郑州航空口岸对外籍飞机开放,新郑机场成为国内第21座国际机场,2002年7月9日正式开通国际航线。
未来发展
2014年4月17日,郑州机场总体规划(2014年版)发布,规划期限为2015年—2045年,其中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45年。发展目标为近期2025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300万吨;远期204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520万吨。
新郑机场已规划三期工程。根据规划,三期工程将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在2022年完工,二期力争2025年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新建北货运区、西货运区空陆联运中心、中转旅客服务中心及连廊,扩建1号航站楼站前交通中心,实施1号航站楼升级改造等枢纽配套项目,新建第三跑道4F级3600米×60米、第四跑道4F级3800米×60米及滑行道系统,新建客机位107个、货机位64个,新建S1卫星厅约15万平方米等。二期工程主要包括:新建3号航站楼约60万平方米、交通换乘中心约40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南飞行区一跑道及相关设施,建设信息大楼、航食配餐中心以及辅助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等。
视频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8万吨 稳居全国机场第7位 ,搜狐, 2017-11-7
- ↑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大河网, 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