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师——我人生的阶梯(黄良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郑老师——我人生的阶梯》是中国当代作家黄良木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郑老师——我人生的阶梯
岁月不居白发至,秋风秋雨愁煞人。不知不觉发现案头上一册《写作艺术的阶梯》的书,那是我的启蒙老师郑志文的作品,回想数十年来,郑老师的教诲历历在目……
大凡人们都会认为启蒙老师当从识字开始,而我天分不足,自认为直到高中二年级,才幸遇启蒙老师郑志文。
那还是在文革期间,学校学习气氛并不浓,可谓是半读半停。一天上课的铃声响后,课堂上一位身材瘦小的山村教师形象出现了:不足一米六的高度,怀夹一卷资料,花白的头发有序地向宽额的右边梳去。他走进教室一句话也没说,却拿起了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了七个大字“衣带渐宽终不悔”,然后告诉我们:今天第一堂课先测一下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要求大家写一篇命题作文。说实在的,那些年同学们都没读到什么书,几乎无从下笔。看到同学们叽叽喳喳的摇头劲,郑老师逐词逐字拆散进行分析开导,还讲述了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故事,大家都听得入迷了,直到下课铃声响,我才匆匆忙忙赶写“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作文。
没想到课外活动时,郑老师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你先把错别字先改过来,这样不认真,今后什么事也办不好。”当我摊开自己的作文本,只见上面满是红X,作文旁边的留白处还有待改正的“L”的符号,于是我站在郑老师的身旁,一笔一划描开了,直到修改正确,郑老师才会用红笔在“L”上画个“7”,以表示错别字已经改正了。
等我的字渐渐中规中矩后,郑老师又指导我多读课外书,多吸收群口头上的生活妙语,还布置我每个星期写二篇日记。然而,我每次发下来的作文本上得到郑老师的评语还是“写的不具体”,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晚自习,郑老师又把我叫去,打开我文本,只见在我的作文本上开头用了“在……下”、结尾段的“通过……体会”之类的句子统统打上了红杠杠,他说:这就是不具体的套话,这样的作文有人看吗?之后,他又循循善诱地开导我,要我平常生活中随身准备一个小本本,收集好的语言,多读书,读好书。他那“书读多了,人就聪明了”的话一直铭记在我的心中。
中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但我始终没有忘记郑老师的教导,常常带着自己用边角料装订的笔记本,名曰“随笔”,一边记录读书中的佳句名段,一遍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几年下来,随笔也记了上百册,自己的写作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因为,当时郑老师就在离我农村老家不远的乡村教书,所以,我还经常趁着农闲将自己的习作拿给郑老师指导,不久,我的作文果然在小报上刊发了,这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从此之后,写作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但郑老师知道后,还一再告诫我,先要把家里的生活搞上去,解决温饱是首要的,当然也不要放下手中的笔,以后有机会可以考从事文章之类的工作。于是我在生产队劳动之余,挑灯夜读,终于有一个机会考进了县委大院当了一名秘书,几十年过去了,我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也达数百篇。
在和郑老师的交往中,我也渐渐了解了他坎坷的一生。1955年,行将大学毕业的他因为“胡风案”受到了牵连,下放的偏远乡镇教书,挨批挨斗成了家常饭,但他凭借着阿Q精神,利用有限的材料,研究起了“鲁迅和郁达夫”,20多年过去了,他的冤案终于得以平反,恒心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承认,1993年《鲁迅与郁达夫比较探索》经正式出版后,收进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文库珍藏,他也荣幸地被聘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
即使教师岗位退下来,郑老师仍然保持了旺盛的创作能力,他将几十年的教学成果诉诸于笔端,并集册出版,从《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到《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再到《到写作艺术的助手》等等,可谓著作等身,几乎每出一本书,郑老师都会寄给我一本,让我拜读,使我从中得以教诲。回味青灯黄影,兀兀穷年的白发老师,我深感汗颜,虽然自己在写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我离老师的要求是多么的遥远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从见到郑老师那一天算起来,已经40多年时间过去了,当我最近一次见到郑志文老师的时候,他已是耄耋老人,头发已经全白了,身材比以往更瘦弱,只有眼睛仍然是那么的炯炯有神。他送我一册《各臻其美》新著后,仍然一再鼓励我多学习,多写作,我霍然想起人生的每一个进步,都少不了阶梯的作用,郑老师,您就是我一生的阶梯!
作者简介
黄良木,中国生态作协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