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花映柳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酒泉子·花映柳條》 |
作品名稱: 《酒泉子·花映柳條》 創作年代: 唐代詩人、詞人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溫庭筠 |
《酒泉子·花映柳條》唐代詩人、詞人溫庭筠詩。
溫庭筠「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致使「累年不第」仕途上的失意。於是他常年流連沉溺在秦樓楚館、煙花巷柳之地,觀察她們的一舉一動,與她們溝通,感受到了她們相思纏繞的苦楚和望穿秋水的無奈。此詞即為表現女子閨怨而作,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考證。[1]
詩詞正文
“ | <花映柳條,
閒向綠萍池上。 憑闌干,窺細浪,雨蕭蕭。 近來音信兩疏索, 洞房空寂寞。 掩銀屏,垂翠箔,度春宵。 > |
” |
— <《酒泉子·花映柳條》>,<詩詞名句網> |
譯文
在這花紅柳綠的春天,我閒遊在綠萍池邊,倚身在欄杆上,凝視着池上細波連連。那瀟瀟細雨如我的思愁綿綿。
近來他的書信稀疏難見,我更難忍洞房的寂寞無邊。且打開銀屏放下竹簾,苦熬這長長的春夜,只怕又是孤愁難眠。
賞析
這首詞寫春日閨情,抒寫一位女子與相愛之人分別後寂寞、無奈的心情。
上闋寫女主人公池上憑欄閒望,用「花映柳條」領起,「雨蕭蕭」作結,兩句都是寫景,前句明艷,後句暗淡,寓意着好景不常,美人遲暮。中間「閒向綠萍池上。憑闌干,窺細浪」三句寫女主人公的一系列動作,重點落在一「閒」字上,以示她憑欄窺浪,全不覺得賞心悅目,體現其百無聊賴的內心感受。
下闋寫女主人公深閨懷遠的寂寞。換頭二句寫她的境遇和感受。「近來音信兩疏索」七個字,將相思離情點出,以下的描寫無不因這情思引起。音信疏索是心情寂寞的原因。接下來「洞房」「寂寞」以一「空」字修飾,與上片的「閒」字相應,足以體現其無比遺憾的心緒。最後「掩銀屏,垂翠箔,度春宵」三句緊承「疏索」「寂寞」,寫女主人公掩屏垂簾,苦度春宵。
全詞以外顯內,用女子的行動來表現了她空虛寂寞,無限惆悵的內心世界。
作者簡介
溫庭筠[2](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
然恃才不羈,多犯忌諱,屢舉進士不第;又好譏刺權貴,取憎於時,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終生潦倒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客於江陵。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3]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溫庭筠,為唐太宗時宰相溫彥博裔孫。《新唐書》雲:"彥博裔孫廷筠。"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生於太原。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溫庭筠父親去世,溫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隨母親生活。
唐穆宗長慶四年(824),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由雲南征拜刑部尚書,對溫家施以援手,帶溫庭筠至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三兆村南)與其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唐敬宗寶曆二年(826),段文昌出鎮淮南,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江淮吳中一帶。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文昌調任荊南節度使,溫庭筠與段成式隨之到荊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溫庭筠朋友李遠登進士。溫庭筠集中有《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二首》《寄李員外遠》。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溫庭筠有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之後,溫庭筠告別段成式離開西川北上長安(今陝西西安)。
視頻
參考資料
- ↑ 《酒泉子·花映柳條》 古詩文網
- ↑ 《溫庭筠簡介 古詩文網
- ↑ 溫庭筠此詩平淡深情,寫出了世上最奇特的友情,熱愛生活的人才懂 快資訊,發布時間;2019-10-20 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