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野果子·尖栗子(春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果子·尖栗子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野果子·尖栗子》中国当代作家春仔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野果子·尖栗子

以鼓为名的铜鼓县,在赣西北山雄、崖险、林奇、谷幽、天蓝、水秀的九岭山中,空气清新,四季常绿,不仅有纯朴的客家人,更有独特的山川风景、时序常新的四时野果。

有些年纪的人都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日子都很艰难,都缺吃少穿,于是,大山中俯拾皆是的野果往往能帮他们不少忙,既缓解饥荒,又丰富餐盘。尤其是孩子们,家里没什么东西可吃,长满野花野果的大山就是他们寻找零食天堂

早春,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的孩子,课余闲时,都会结伴跑到山野里去。他们带着几分好玩,几分嘴馋,几分饥饿难耐,来到山坳里、溪涧边摘映山红的花吃,往往挑那最红的花朵,以为它会更甜些。不久,油茶树的茶泡和茶片出来了,他们又瞒着父母,偷偷溜进山中摘茶泡茶片,男生凭着眼明手快,嗖的一下就上了树,女生只能在树下干瞪眼,叫男生给她们留点。最诱人的是野泡,它比现在的草莓味道不知好多少倍,有时,满山遍野找遍了,终于找到一片野泡,一颗颗像红宝石一样,令人兴奋不已。

到了夏天,可以吃的东西更多了。天气一日热过一日,到梅雨季节,山上的杨梅熟了,小伙伴们就结伙到山里去找杨梅。远远看见了杨梅树,都知道别急着爬上去,先抓一把沙土朝树上砸,为的是驱赶毒蛇。此时,山间田边还到处都是酸筒杆,三角片,更别说吃得嘴唇发乌的桑葚了。

秋天更是神奇。秋风扫过,山梁上五色斑斓,只要你愿意上山,随处都可以找到饭筒子(有点地方叫凉米饭)、酸李子、地莓子、苦竹子……无限量供应。最神秘的一种野果叫“八月喇”,很不容易找到,吃到它的人就像中了奖似的,会令伙伴们无比艳羡。

大人们也经常去山里捡(摘)野果子,不过,他们捡(摘)的是野桃子、野李子、猕猴桃、香榧子、苦槠子(做苦槠豆腐)、尖栗子……在不同的季节,将不同时令的野果捡回家中,不是为了卖钱换粮换东西(当时的山里面,这些东西不值钱,卖也没人买),而是做成美味珍馐,或制成特色干果。居住在深山里的人家,一年四季,家家户户都藏着各色各样的干果子,供来来往往的客人享用。

有一位小方(女士),曾经跟我讲进山捡野果子的往事,惹得我唾液生津,垂涎欲滴。

她家居住在距县城六十公里外的大龙山山窝窝里,那里只有三四户人家。再过去一点点,还有几个小山窝,有的只住一两户人家。

大龙山逶迤于铜鼓县西偏北,与幕阜山南支余脉山枣岭相连,山峦叠翠。据说,大龙山有九十九座峰,四十八个窝,其中的桂花尖、谷罗尖,更是山奇峰险。

不知是不是小方记错了,她说,她那里端午节就摘桃李吃,还晒桃子干、李子干。我疑心她记错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五月的桃李怎么就熟了呢?到网上一查,还真有早熟桃。不过,铜鼓的深山气候寒凉,我还是不太相信,大龙山的桃子能熟那么早?

然而,五月的杨梅确实熟了。“五月节,杨梅红出血”。有朋友说,最好吃的还是白杨梅,一个个甜津津的,但是很稀少。

小方10岁就随婆婆或妈妈去人迹罕至的山里捡野果子。五月,把杨梅捡回家,婆婆将大木盆倒满水,把杨梅洗干净了,放到太阳里稍微晒一晒,再拿回家晾一夜,第二天,在杨梅里撒些盐,放些紫苏,等盐和紫苏入了味,就放到饭甑里,盖一块白纱布,烧火蒸熟。取出来再去晒,晒干后再加些糖,又蒸一次,再晒,就制成了杨梅干,酸酸的、甜甜的,留些自己吃,拿些送人,大部分存在盎子(陶器)里,留着待客。也做杨梅饼。把新摘的杨梅同样洗了,晒一晒,晾一夜,放盐、用饭甑蒸一次,取出来用米筛子筛。蒸熟的杨梅肉随筛孔漏下去,漏到准备好的盘箕里,再把紫苏切烂捣碎,加入白糖,与杨梅肉拌匀,再放甑上蒸,蒸完再晒,晒至半干,放到盘箕里加入薯粉或者生粉拌匀,手捏成饼状,又在太阳里晒成半干,就成杨梅饼了。

寒露之后,山上的尖栗子(带刺圆球形山果,味道与板栗相似)熟透了,壳体已经自动开裂,里面的尖栗果脱落出来,洒满了山坡,正是捡尖栗子的好时候。捡尖栗子有时婆婆去,有时妈妈去,都会带上儿时的小方。

已是农历十月,地里的玉米收上来了,大量的番薯也挖回了家。那时候,大米远远不够吃,有了这些玉米、番薯,总能对付一年吃的。

头天晚上,妈妈烧好一大锅水,把新收的玉米球、红番薯煮熟了,准备给婆婆和小方去捡尖栗子当午饭。第二天早晨六点左右,晨光初现,天朗气清,婆婆带小方吃完早饭,穿着进山的旧衣衫,胸前斜挎着一个大大的,用旧布料缝制而成的空布袋。一路上,每走过一个小山窝,只要一声呼唤,就有三三两两的妇女,小孩加入进来,形成一个十人左右的队伍。长满青草的山径上,她们迎着扑面而来的寒风,踏着荒野草丛的银霜,向着深山里迈进。

山里根本没有路,但路程很漫长,她们走了两三个小时,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小方不记得那里是桂花尖还是谷罗尖,只记得那里的山又高又陡,深沟壑垒里,树木遮天蔽日,尖栗树满山遍野。陡陡的山坡,一不小心摔一跤就可能滚下山去,要不是树木挡住,瞬间就会跌进深渊里。有时候,小方脚打滑跌倒了,满身毛刺的尖栗壳刺进了她的巴掌里,鲜血流出来,但她知道那不可避免,没有哭。

长满毛刺的尖栗子是现成的,它们早就从树上跌落下来,张着大大的开口,果实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只要轻轻一掰,尖栗果就装进了布袋。太阳悬到头顶上,她们吃掉带来的午饭。她们时刻关注着太阳的位置,掌握时间全靠它。太阳到了某个山头,挂在某棵树上,她们知道,已是下午四点钟,该返回了。

她们背着上百斤的尖栗子,正好在天黑时分到了家,妈妈已煮好饭菜等着。捡任何野果子,家里必须留一个人。家里养着十几只山羊,三四头猪,还有一大群鸡、鸭、鹅,必须要有人照顾,还要让上山的人回来就有饭吃。

大龙山里的野果子,似乎取之不尽。每年,光尖栗子就要反复去捡好多次,还边捡边加工。晚上,婆婆和妈妈一起,点燃一盏煤油灯,在满天繁星的露天里,将尖栗子铺在篾晒垫上,让它阴干。冬天,山里的天气极好,阴冷的风,凌厉的霜,正好将尖栗子冻脆、阴蔫,第二天再在太阳下晒一晒,栗壳就晒干了,里面的果核也软了,果核与栗壳自动分离,再将尖栗子倒进石磨里磨一磨,只要推几下磨(只能推几下,否则,栗子会被碾碎),栗壳就碎裂开,与果核脱离了,果核分成两瓣。把果核瓣拣出来,放到大锅的开水里过一下烫,捞起来放到盘箕里再晒,直至晒干,变成坚硬坚硬的尖栗干,就把它装好放到仓库里去,随时待用。

尖栗干炖汤是一道常吃不腻的好菜。冬天里,雨雪纷飞,山里人除了萝卜白菜,基本没其它菜吃,尽吃干菜,这时候,拿一些坚硬的尖栗干,放到瓦罐、钵子里,割两块鲜肉或腊肉,加上山泉水炖着吃,好不鲜美。到了过年,再拿它出来炖山羊肉、鲜猪肉、排骨,或炖鸡汤鸭汤,待客非常地好。

如果要把尖栗子留着生吃,则是另一种做法。尖栗子捡回来,夜晚放在露天里阴干一下,不用到开水里过烫,也不用晒太长时间,晒成半干湿,让里面的栗核蔫了、软了就好,然后盛好,存放到地窖里去,想吃,就拿一点出来剥着吃。如果来了客,就装到果盘里,和其它果子一起给客人吃。如果进城看亲戚朋友,装一小袋子,加上其它的干果子,也是极好的礼物。孩子读书,装一小袋子放到小孩的书包里,路上饿了,可以随时吃。到了腊八正月里,就用它炖各种汤菜来招待贵客。

每年的十月里,山里人家还有很多其它的山果蔬菜,比如香榧子、板栗,包括前面所说的番薯、玉米、还有南瓜等,都晒干了,制成干菜干果。香榧子炒熟了就好吃,板栗则制成板栗干,或者留着生吃,与尖栗子一样如法炮制。玉米用细河沙炒、滴一点桐子油,猛火一炒,金黄金黄的爆玉米花就成了,又香又脆。南瓜可以晒成南瓜条、南瓜饼,南瓜酱饼,番薯则晒成薯片、薯条、薯干,或晒干磨成粉,随时备用。婚丧喜庆,逢年过节,就拿它们包成果子包,但凡来做客的人,均要人手一包相赠。

直至深冬,有时还能在山野里发现一些野柿子。树叶早已凋零,一颗颗野柿子像红灯笼一样,煞是醒目。这是一年里的最后盛宴。

……

然而,人走禽来,人退兽进。现如今,山窝窝里的人家大都在外面建了砖瓦房,搬出来住了,那些老屋也渐渐颓废倒塌。当人们走进深山,那些果树、尖栗树依然还在,甚至依然硕果满枝,落果满地,但是,能捡到野果子、尖栗子已经很困难了。自从山窝里的人搬离以后,野猪,野兔子几乎统治那个荒凉的世界,它们日夜在那里出没,只要野果子、尖栗子落地,野猪野兔就毫不客气地把它们吃光了。[1]

作者简介

春仔,男,江西省新余市人,现居江西铜鼓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