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古龍頭振威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古龍頭振威第位於台灣金門縣。古龍頭振威第為清朝廣東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建於清乾隆59年(1794年),現列為縣定古蹟。宅第為三落增建突歸(類似護龍),為清初民居之代表。屋後的「泰山石敢當」,高大雄峙,堪稱金門石敢當之最。[1] 而古寧頭振威第委由財團法人規劃成地方文物展示館,於民國88年元月份開館,闢設的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地方居民的生活文物、傳統高甲戲戲服及李光顯臘像及其事蹟的介紹等,是國內首開私有古蹟闢建為地方文物館的先例。宅第內亦規劃了水源館、鄉史館、漁蚵館、提督館等十餘個展覽館,展出李光顯事蹟、振威第重建過程、明清生活器皿,古早農漁牧器物等。走過烽火歲月的振威第,這座三進式建築的地方文物展示館,到金門旅遊時,值得旅人前往參觀。[2]
景點介紹
振威第本名「提督衙」,是清領時期水師提督李光顯的故居,因其平海寇有功,卒後追諡為振威將軍,故又稱「振威第」,距今約有200年歷史。宅第屋後牆角立有三座「石敢當」碑是其最大特色。石敢當是古時設於路衝處鎮煞避邪之物,有雕以獸形,或書以「泰山石敢當」與「石敢當」。振威第的三座石敢當,其二僅於花崗岩上書刻石敢當三字並嵌入牆面,另一則以石座立於屋角,碑頭有獅頭浮雕,其下為泰山石敢當銘刻,造型尤其罕見。振威第已闢設為文物展示館,展示古寧頭的常民生活文物,高甲戲服及李光顯蠟像和事蹟之介紹等等。目前已列入縣定古蹟,值得率人前往一探究竟[3]
代表清代乾嘉時期之金門民居之原貌的珍貴古建築。
古龍頭振威第位於金門島西北角北山東界,今地址為金門縣金寧鄉古寧村北山二十五號。有關振威第的始建年代文獻上並未有明確的記載,只能根據李光顯的生平加以推測:約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期間,即任千總或水師督標時所建。古龍頭即今日古寧頭之舊名,居民絕大部份皆為李姓。在清代時,武將輩出,其中尤以振威第原來的主人李光顯為箇中之翹楚,功績最為彪炳。李光顯在任時嚴飭紀律,廉潔自持,治績卓越,海盜匿跡,貿易暢通,商旅感德,並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擢升廣東水師提督。二十四年(1819年)八月十七日卒於任所,誥贈振威將軍,「振威第」之稱即由此而來。而現今的古寧頭振威第,是一座面寬三開間的三進縱深式民居建築。乃光顯之兄臺灣安平守備光輝,與其弟金門右營守備光寬所建。由於李光顯長期在外為宦,在故里的時間極為有限,故振威第應多由其兄弟親族使用。建築的外觀樸實,由金門常見的花崗石、白灰和紅磚等材料構成。其屋頂所用為曲線平緩的單脊式翹脊,正門入口的門框採用石質,以表現主人的身份地位。門的左右側牆上,砌有斜向的卍字磚雕圖案。左右山牆山尖下的紅磚,以丁面的斜灰斑,組成花式圖案增添美感。總體雖稱不上宏麗華偉,但仍可感覺出其中廳堂高敞之氣勢。李光顯為金門在清代的重要武官(水師提督),卒後追諡為振威將軍,其故居又稱「振威第」,墓葬與縣定古蹟振威第屬同一關係人,深具歷史文化價值,而於民國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經學者專家會勘審查,其範圍除原有之古龍頭振威第外,位於環島西路2段、西浦頭聚落西南方,山竈(灶)村南面公路側高地之李光顯墓,並於民國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納入更名與增列指定範圍,指定公告名稱修正為「李光顯故居及墓園」。值得旅人前往一探究竟[4]
視頻
【戰地風光金門烈嶼-台灣國家公園系列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