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铁匠老李的“绊马索”(王振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铁匠老李的“绊马索”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铁匠老李的“绊马索”》中国当代作家王振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铁匠老李的“绊马索”

黄土洼地处十字路口,是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因交通便利,村里有人就在此处开店出摊,慢慢形成了一个小集市。

李传堂的铁匠铺就开在路口的东南角。

铁匠铺是两间茅草房,靠后墙盘一火炉,火炉外边架一砧子,里边是个硕大的风箱,风箱一拉,风进火炉,炉膛内的火苗立时跳跃起来。李传堂和儿子皆身着工装——厚厚的、用桐油刷过的黄布围裙和套袖,脚上也要裹上厚布,防止飞溅的火星灼伤身体。

李传堂稳稳地站在砧子前,神情凝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火炉里的铁块。看火候到了,便将铁块夹上砧子,操起小锤敲到铁块上,迅疾敏捷而又从容不迫。看到“引导锤”动了,儿子抡圆大锤砸向铁块。顿时,火花四溅,锤声铿锵。李传堂灵活的翻转铁块,儿子用力落锤,铁块不断地变换形状,似揉面一样,随心所欲,让人惊叹那曾经坚硬、冰冷的铁块在他们手里竟这般柔软。

片刻工夫,小锤敲向砧子一侧,儿子遂蹲成马步,锤至肩头,轻打细敲,但节奏明显加快……锤起锤落中,一件铁器就打成了。然后淬火。李传堂夹起铁器,伸进盛满凉水的缸里,“滋——”,一团白雾升腾起来,铺满了整个铺子。淬过火,再回火,以降低钢铁的脆性。淬火、回火的火候拿捏,全凭李传堂的经验了。

一件铁器诞生需要几遍锻打,一遍下来,就是几十锤,儿子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喝碗水吧!”言语里,李传堂满是疼爱。

儿子便从水桶里舀起一碗柳叶茶,“咕咚,咕咚”猛喝一通,酣畅淋漓。在这当儿,李传堂会习惯性地走到门口张望一番,好似等人。

“打铁须得自身硬。只有一身硬气,打出的铁器才有灵性!”李传堂回屋说。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铁匠多兼职给牲口钉掌。李传堂也是。

李传堂给牲口钉掌的手艺,方圆数十里都有名气。给马钉掌时,李传堂把马牵入一个特制的木架内,拴牢缰绳,轻拍马头。马温顺地配合着。他趁机扳起一条马腿,使其自然踡曲于木凳上,将蹄子底面朝上,拔掉旧掌,用抵在腋下的长柄铲刀将蹄面铲平,再用镰刀旋去边缘老化的角质部分,眨眼功夫将一个不规则的蹄子收拾得妥妥贴贴。然后把新掌贴在蹄子上,向外倾斜敲入掌钉,当掌钉露出头时,用一铁器将钉尖弯回角质层里。连钉七枚,一副新掌便严丝合缝地贴合在马蹄上。那挂了掌的马走出木架,抖抖毛,抖出一身威仪,四蹄生风,踏出一路清脆。

有人疑问牲畜咋不踢他?他哈哈笑道:“不会的。铲蹄时,铲的是角质部分,牲畜感觉不到疼,只有铲到了牲畜的神经,或者钉子钉入肉里,它们才会尥蹶子!”

李传堂从未被牲畜踢到过,每次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一点儿子很是佩服

在叮叮当当的锤打声中,李传堂每次都对儿子重复那句话:“打铁须得自身硬,只有一身硬气,打出的铁器才有灵性!”

民国三十二年,小鬼子看中了黄土洼的地利,便在这里建了据点,配合县城的鬼子行动。鬼子队长叫伊藤,成天骑一匹高头大马,带领小鬼子烧杀抢掠,祸害百姓。

这日午后,伊藤骑马来到铁匠铺,威风凛凛。翻译官对李传堂说:“太君的马掌坏了,你给换一下。”

李传堂胁肩谄笑,对伊藤点头哈腰:“好好。”

儿子瞪着父亲,没好气地说:“你不是成天说人要硬气,这会儿你的硬气哪儿去了?”

李传堂小声回儿子:“你看这阵势,不钉会中?好汉不吃眼前亏。”

“要钉你钉,我不钉!”

李传堂不再搭理儿子,独自将马牵入木架内,系牢缰绳,将马蹄置于木凳上,铲,旋,锉,钉,一气呵成……在场的人还没看明白,四只马蹄都换上了结结实实的新掌。

马抖抖身子,一声长嘶,显得更加威风。

伊藤拍拍李传堂的肩:“吆西,你的,良民大大的!”

儿子又瞪了父亲一眼,一脚踢翻了盛柳叶茶的水桶。

傍晚,八路军袭击了鬼子的据点。混战中,伊藤策马冲出据点,向县城方向狂奔。刘排长举枪瞄准伊藤,正要扣动板机,突然“咕咚”一声,接着一声惨叫。刘排长猛追上去,见伊藤抱腿蜷缩在地,哇哇大叫……

据点被八路军连窝端掉。刘排长紧握李传堂的手:“老李,你的'绊马索’这次立了大功啊!”

众人都愣了。

原来,李传堂是八路军的地下交通员。他和刘排长一直寻找机会攻打据点。当他为伊藤挂完马掌,认为这是收拾小鬼子的好时机立即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刘排长。

有人问:“排长,'绊马索’是啥东西?”

刘排长哈哈大笑:“问老李。”

李传堂说:“一个马掌钉七颗钉子才结实,我只钉了三颗,用的还是和马蹄大小不合的马掌。马走着没事,可一跑起来,马掌就会脱落,一脱落不就把马绊倒了?”[1]

作者简介

王振东,河南省作协会员,社旗县作协副主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