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银发经济是一个文化术语。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词解释
尽管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但人口的老龄化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商业机会,与“银色浪潮”相伴而生的,是“银色市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必然引起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决定了其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消费能力、消费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由此形成了现实消费需求和潜在消费市场。
银发经济-形成背景 18世纪,“儿童经济”成为人们解构市场的新引擎;19世纪,“妇女经济”成为时代经典;21世纪,“银发经济”逐渐跃入人们的视野。2010年,我国老龄人口总量将突破1.74亿,2026年超过3亿,2041年将达到4亿,老龄化是一个责任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此直接对应的是,在老龄人商品消费需求总量在6000亿元的背景下,当前每年的市场供应量却不足千亿元。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商品市场的巨大空白,逐渐成为考验我们社会承载和应对能力的新问题。
银发经济-相关产业
保健品
在保健品市场,老年用户一直以来都是消费的主流之一,近年来,为争取市场,不少保健品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家开展一些诸如健康咨询、专家讲座、义诊、保健品赠送等活动。此外,如老年食品类的天然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类食品、滋补营养品,老年卫生、保健、医药类,中老年专用医疗器械、康复护理设备、治疗仪以及贵重中药材、药膳滋补品、中老年性保健药品、中老年常发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药品、特殊医药用品等消费市场潜力较大。
餐饮市场
近几年寿宴预订十分火爆,寿桃、寿面成了餐桌上的香饽饽。据介绍,近两年的重阳节,家宴预订都是爆满,店里准备的节日礼盒包括9根长寿面、9个寿桃和9个寿饼,退休老人用餐8折优惠,68岁以上老人送一份礼品等宣传活动很受欢迎;寿宴比往年订单多,加上特别为老年人口味增加的豆沙、五仁以及无糖豆沙包等商品卖得好,预示着老年人的生意开始热火了。
旅游市场
近年来,多家旅行社推出的“夕阳红旅游团”、“快乐老人专线”、“爸妈开心下江南”等线路,老年人报名出游人数逐年增长。据一家旅行社负责人透露,除了在节假日为老人特别开通旅游专线外,平时旅行社接待的客人里,50岁以上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老人消费喜欢结伴行动,多“扎堆”消费,其实“银发经济”蕴藏着很大的商机,只要给“银发经济”扇把风,迟早会火起来。
银发经济-面临问题
中老年主题商场总体稀缺
银发经济促进产业发展公开资料显示,近十年来,国内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老龄人口数量更是增加了近一倍。对于这个特殊群体,衣、食、住、行、保健、娱乐、休闲各个领域,全都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然而,从目前市场情况看,针对老年人的商品却十分匮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以中老年服装为例,目前市场中的商品呈两极分化之势:国外品牌覆盖了购买力强的高端客群;其他多为廉价“地摊货”,质量差、档次低。兼具品牌和高质量的大众中老年服装成为稀缺资源。
中老年商场配套设施有待改进
近来,虽然针对老年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商家逐步涉足该产业。但这些主打中老年消费的商场尽管人气火爆,但与其他时尚类商场相比,其硬件环境已经明显落后。北京青年报报道,在北京复兴商业城,为了引进更多品牌,可供顾客走动的通道极为狭窄;由于面积有限,一些品牌的柜台没有设置试衣间。为了便于老年消费者购物之余能稍做休息,复兴商业城在楼梯处摆放了几把椅子,但类似于时尚类商场内设置的舒适服务环节,则很难见到。
实际上,相对于年轻消费者,中老年顾客更需要在购物过程中享受到体贴的服务。在零售行业相对发达的其他国家,商场往往会绞尽脑汁地生产服务于老年消费者的各种产品。从药品、宠物食品、家居安全防盗系统、自动配药服药定时器等商品,衣、食、住、行无所不包。
参考文献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搜狐,2022-03-30
- ↑ 华夏古汉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