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阳源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阳原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首都北京、煤都大同和皮都张家口之间,总面积1849平方公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建制,西汉设桑干、东安阳、阳原三县。阳原名意为阳水流经之地,治属幽州。1958年9月阳原县并入蔚县。1961年5月恢复阳原县建制。

阳原县地处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过渡带,阴山余脉与恒山余脉复合处。境内南北环山,桑干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盆地。全县基本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夏季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

阳原县全力培强三大支柱产业。煤炭物流业,重点是实施铁路煤炭物流企业扩能技改,加快苏原迁建万吨装车线、化稍营两万吨煤炭集运站等项目建设步伐,着力破解煤源不足的瓶颈问题,将阳原县建成河北最大的内陆煤炭物流基地。五年后,煤炭发运能力达到2000万吨,实现税收3亿元。皮毛加工销售业,重点是在巩固碎皮加工的基础上,按照“规模适度、争创精品”的原则,加快推进总投资26.7亿元、占地1200亩的阳原国际裘皮城项目,将我县打造成为京西北裘皮加工集散中心、全球最大的毛皮碎料加工基地和中国皮毛文化发祥地。泥河湾文化旅游业,重点是围绕泥河湾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推进泥河湾大遗址保护、泥河湾遗址考古公园、温泉开发等重大项目,叫响泥河湾文化旅游品牌,全力打造世界旧石器文化科研考古旅游圣地。[1]

建制沿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建制,西汉设桑干、东安阳、阳原三县。

中国阳原皮毛大市场

阳原名意为阳水流经之地,治属幽州。唐属河东道蔚州安边县。辽属西京道大同府,在今西城置弘州,辖永宁和顺圣2县。金、元继置,明初撤消。明为京师左卫地,宣德初复置10个马坊,以为官牧之地;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筑顺圣川东城和西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名西宁县。民国二年(1913年)复汉故名阳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先后与蔚县、怀安、天镇合并。1945年8月阳原第一次解放,属察哈尔省第六专区。1948年3月25日,阳原县第二次解放。1952年11月划归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市)至今。1958年9月阳原并入蔚县。1961年5月恢复现今阳原县建制。

行政区划

阳原县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全县辖5镇9乡301个行政村,

阳原县行政区划图

382个自然村。5镇分别是:西城镇、东井集镇、东城镇化稍营镇揣骨疃镇;9乡分别是:要家庄乡、东堡乡、井儿沟乡、三马坊乡、大田洼乡、高墙乡、辛堡乡、马圈堡乡、浮图讲乡。西城镇是县城所在地。[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原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首都北京、煤都大同和皮都张家口之间,距北京市280公里、大同市78公里、张家口市140公里,毗邻山西、靠近内蒙。全境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约27公里,总面积1849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地处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过渡带,阴山余脉与恒山余脉复合处。境内南北环山,桑干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盆地。海拔最高点2045.9米,最低点778米,平均海拔1100米。境内山区占27%,山麓平原占57%,河川占16%。全县耕地面积总资源73.6万亩,常用耕地面积60.4万亩,其中水浇地32.8万亩。

气候环境

全县基本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夏季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7.7℃,七月气温22.7℃,一月气温-10.2℃,年均温差33.4℃,稳定通过10℃以上积温3125℃。日照充足,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842.4小时,年总辐射140.6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长期适中,平均全年无霜冻日期136天,年均降水量364.6毫米。

水文环境

阳原县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流程103.75km,流域面积1777平方千米。壶流河流程14.7 km,流域面积62平方千米。[3]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初步探明,全县有矿藏55种,矿点178个。主要有煤、石灰石、大理石、玄武岩、沸石、膨润土、玛瑙、磷、铁、铝、锰、铜、钼、石墨等。其中原煤总储量4.27亿吨,主要是烟煤、常烟煤和褐煤,发热量达6200—7200千卡,且煤层浅、易开采;石灰石预测储量达10亿吨以上,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约5亿吨;磷储量,C1级6051.1万吨,含P2O52.38%,折矿480万吨;C2级11701.5万吨,含P2O52.64%,折矿1070.3万吨,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低品位磷矿;赤铁、磁铁储量320万吨;膨润土总储量3200多万吨,是国内罕见的一种优质膨润土;石墨储量3000万立方米,可全部露天开采;铁锌钼储量2118万吨;优质矿泉水5处,水温43.5℃,内含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作为饮用、医疗和洗浴矿泉水综合开发利用。

水资源

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其中,桑干河源自山西宁武县管冷山下,直线流程80 km,曲线流程103.75 km,流域面积1777 km2;壶流河源自广灵县望狐村,直线流程10.5 km,曲线流程14.7 km,流域面积62 km2。此外,县内洪水流域较多,各种侵蚀沟多达901条,年均过境水量4.81亿立方米,常年可用洪水量3626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为7636万立方米。

电力资源

全县现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8座,兼为大秦铁路和地方用电服务。

区域人口

人口详情

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274983人,比上年减少976人;其中:乡村人口184391人,城镇人口90592人;年出生人口2428人,出生率8.83‰;死亡人口2055人,死亡率7.47‰,人口自然增长率1.36‰。2015年,全县常住人口254654人,城镇人口95674人,城镇化率为37.57%。

历年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阳原县常住总人口257496人,其中:西城镇57355人,东城镇17153人,化稍营镇24705人,揣骨疃镇24685人,东井集镇32027人,要家庄乡19312人,东坊城堡乡9607人,井儿沟乡10810人,三马坊乡9613人,高墙乡15953人,大田洼乡4912人,辛堡乡12362人,马圈堡乡8414人,浮图讲乡10588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阳原县常住总人口258086人,其中:西城镇75277人,东城镇17154人,化稍营镇24579人,揣骨疃镇21946人,东井集镇26561人,要家庄乡17672人,东坊城堡乡7827人,井儿沟乡9919人,三马坊乡8944人,高墙乡13620人,大田洼乡4479人,辛堡乡12159人,马圈堡乡7877人,浮图讲乡10072人。

区域经济

综合概述

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916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3679万元 , 比上年 增 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1362万元,比上年增长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4128万元,比上年增长6.3%。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产 、二产 、三产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7 %、29 %、4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较去年有所提高。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6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现行汇率计算,人均达到 2568美元;全部财政收入36528万元,比上年下降5.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767万元,同比增长8.2%,财政支出157838万元,同比增长2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8.71%,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

2015年,全部财政收入达36528万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767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全部财政支出157838万元,比上年增长21%,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2015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 101.9,涨幅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5.8;衣着类价格指数102.1;居住类价格指数104.1。与去年同期相比,其中:食品价格涨幅下降2.6个百分点;衣着价格涨幅上升0.3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涨幅下降3.1个百分点。

2015年,共有66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15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5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2015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55204万元,比上年增长5.4%,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84.74%;民营企业上缴税金27008万元 ,比占财政收入的73.9%。

2014年资产负债核算结果显示,2014年,全县全社会资产总额为251.6亿元。按部门分,非金融部门84.4亿元,金融部门76.7亿元,政府部门7.4亿元,住户部门80.1亿元。从资产性质分,非金融资产87.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72.4亿元;金融资产164亿元,其中存款77.2亿元。 全社会负债总额为142.3亿元,负债率为56.5 %。

第一产业

2015年,全县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535万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农业产值43447万元,比上年增长2.84%;林业产值8455万元,比上年增长36.01%;牧业产值143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渔业产值578万元,同比下降17.16%;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13875万元,同比增长7.1%。预计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8833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9334万元,林业增加值4481万元,牧业增加值87340万元,渔业增加值32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35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2%、2.64%、37.73%、1.81%、-17.16%、6.96%。

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特别是粮食补贴逐年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2015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49286公顷,比上年增加396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1963公顷,比上年增加177公顷;油料播种面积为4447公顷,比上年减少107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989公顷,比上年减少158公顷;瓜类播种面积417公顷,比上年增加6公顷。

2015年,当年造林面积183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497公顷,其它333公顷;当年四旁植树61万株。

畜牧业由于扶贫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全县积极扶持以生猪、蛋鸡、奶牛为重点的养殖业,畜牧业得到稳步发展。全年大牲畜存栏2.47万头;猪存栏10.01万头;羊存栏19.44万头;家禽存栏222.96万只;家兔存栏34.51万只,饲养量达到160.89万只。肉类总产量为28304吨,比上年增长3%。奶牛年末存栏达3400头,比上年下降8.7%,全县牛奶产量达9778吨,比上年下降9.2%。

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158378千瓦,比上年增长19.1% 。农村用电量6196万千瓦时 ,比上年增长3%。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33416吨,比上年增长2.3%。2015年,全县农村拥有机电井1240眼,比上年增加52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682公顷,比上年增长0.5%。

第二产业

2015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85362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9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2833万元,比上年下降9.68%,实现增加值50629万元,比上年增长7.6%。利润总额-193万元。2015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6000万元,比上年下降0.9%。全县4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44614万元,同比下降6.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6.2万平方米;实现利润720.9万元。

第三产业

201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606万元,比上年增长9.5%。四大煤炭运销企业实现煤炭批发额10.06亿元,比上年下降10.4%;发运煤炭373万吨,交纳税金158万元,比上年下降91.5%, 仅占全县全部财政收入的0.43%。

2015年,对外贸易受国内外市场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皮毛、陶瓷等出口较为活跃,全年出口创汇总值74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2.7%。利用外资仍然为零,项目工作、对外开放工作急待加强。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全县有县级文化馆一处,藏书16000余册,专业剧团一个,年演出185余场,收入56万余元。报社一家,年出版报纸15期。泥河湾博物馆正式开馆运行。

教育事业

2015学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91所,其中:小学33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一贯制学校1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学校1所、幼儿园35所。

小学33所,班数600个,在校生19402人,毕业生3337人,升学率98%,教职工1254人,专任教师1051人,教师达标率100%;普通中学21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8所,一贯制中学12所;初中教学班192个,在校生8977人,毕业生2567人,升学率23%,教职工1218人,专任教师986人,教师达标率,98.9%;高中教学班数26个,在校生1377人,毕业生368人,高中教职工249人,专任教师124人,教师达标率100%;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289人,毕业生759人,教职工150人,专任教师10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5个,在校生23人,教职工13人,专任教师10人;幼儿园35所,教学班278个,在园人数6884人,教职工372人,专任教师220人。

医疗卫生

2015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8 个,卫生技术人员650 人,其中执业医师364人,个体诊所31个,村卫生室289个,乡村医生662人,卫生机构床位数达806张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为零。

社会保障

2015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5996人,其中企业22446人(退休9230人),机关3487人(退休1130)人,农村130063人(领取保险人数42369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9120人,其中职工12924人,居民16196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达183440人。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30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7201人;2015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5个,拥有床位360张,收养190人。

历史文化

文化现象

阳原县素有“皮毛之乡”之称。改革开放以来,阳原皮毛业依托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一流的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强县支柱产业。目前全县皮毛加工户达到1500多家,年交易额达10亿多元,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从事皮毛加工人员达到5万多人。年加工各类皮毛材料800多吨,其中水貂材料300多吨,狐狸材料200多吨,其它品种材料300多吨。阳原昌升皮毛大市场于2006年5月动工,次年7月竣工,共投资1.6亿元,建设工程10万平方米,商铺986套。全县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家,千万元以上的有10多家,取得自营出口权的有13家。

民族文化

“毛毛匠”是对碎皮加工传统手工艺者的简称,业界一直有“世界看希腊、中国看阳原”的说法。国内碎料加工总额中,阳原县占了八成,该县的东城镇又是全球“毛毛匠”最为密集的地方,加工技艺享誉世界。这样一个久负盛名的手工艺,在阳原县始于汉、盛于清,如今仍然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什么力量和条件让“毛毛匠”手工艺传承至今,他们又会给皮毛产业做出哪些贡献?今日起,本报推出《走基层·“毛毛匠”的拼接风景》系列报道,以期探寻答案,再现“毛毛匠”对传统手工艺的挖掘,记录他们对历史的敬畏,展望山城皮毛市场未来。

地质遗迹

位于境内的泥河湾地层,是中国和世界进行第四纪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泥河湾层是包括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跨时代地层,记录了200—300万年来泥河湾古湖变迁的完整过程。地层中饱含着古湖时期的动植物化石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形成了一个“天然博物馆”,是研究我国古人类、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及新构造运动学的宝地,在国际地质界和考古界享有盛誉,尤其是在世界早期人类起源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泥河湾的系统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文化现象—泥河湾文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地质和考古工作者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和研究,已发现早期文化遗存的遗址80多处,其中100万年以上的就有25处,全国共30处。距今136万年前的小长梁早期遗址区、10万年左右的侯家窑中期遗址区和1万年左右的虎头梁晚期遗址区,统称为泥河湾遗址群,被公认为“世界人类及其文化起源中心”,在国内和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我国人类起源史上,泥河湾作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地载入史册。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起始格上记载:“距今100—300万年,人类已出现在中华大地……我国云南、四川、陕西、河北已发现这一时期直立人化石和文化遗存,最北一处是河北阳原小长梁。”2001年10月,马圈沟遗址又有新的重要发现,此处人类进餐的遗迹经有关考古专家确认距今约二百万年前。马圈沟遗址是迄今为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泥河湾被誉为“人类的东方故乡”,泥河湾遗址群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2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10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项目,在全国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中排列36位,在全省排第一位。

名优特产

鹦哥绿豆:鹦哥绿豆产于阳原一带,因其色泽与鹦鹉羽毛相似,故得名。阳原鹦哥绿豆粒大颗匀,深绿泛光,具有豆味浓香、好煮易烂、含淀粉率高的特点,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之功效。

圪渣饼:圪渣饼,这个名字的由来。缘于阳原当地人称“锅巴”为“圪渣”。算起来阳原县揣骨疃镇制作的名贵糕点“圪渣饼”,已有近五百年历史。圪渣饼一直是阳原县的美食品牌。来到阳原,如果不参观一下圪渣饼精细的制作过程,不品尝一下圪渣饼的酥脆口感,那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带着这样的心情,记者一行人来到圪渣饼现在传人程振全及其子程玉斌的店内,可惜,主人外出不在。我们辗转又找到了程玉斌的徒弟马材忠在西城的加工点,马师傅说,制作圪渣饼选料精良,工艺考究,火候适中,配料、和面、看炉是圪渣饼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眼前的圪渣饼只有2毫米左右厚,呈半透明圆形状,色泽金黄,有着油脂性光彩,再加上扑面而来的一阵阵香味,不禁令我们食欲大开。掰一小块入口,酥、脆、香、甜,可口异常。

供佛杏:阳原县供佛杏产于高墙乡南口村安乐寺院内,因专供佛事活动而得名。

供佛杏

供佛杏是阳原县的特产之一,因杏个大、色艳、味美而闻名,被称为京西第一杏。1991年在河北省杏品种鉴评会上获中晚熟品种第一名。1999年供佛杏作为张家口市的名优产品在世博会参展,深受国内外客商好评。供佛杏不但个大、色艳、味香、仁甘甜,而且丰产稳产,属杏果、杏体兼用品种,供佛杏在阳原的栽培历史已有80多年,这一优质果口已得到各地消费者的认中。

化稍营狗肉:阳原美食之中出名的还有狗肉。阳原狗肉的吃法多种多样,烧、炖、卤、炒等皆可成佳肴,传统的化稍营狗肉以炖为主。炖狗肉最关键的是老汤。在化稍营,各家狗肉馆均有一个大盆用来盛汤,汤的配制各有特色,一锅汤经千百遍熬煮之后,有时连配制的人也无法说清其中的味道究竟怎么得来,用这样的汤炖出的肉,味道可深入到骨子里去,传统的炖狗肉以黄狗为上, 白狗次之, 黑狗为下,现在大多以肉用狗为原料,夏天凉拌, 冬季热炖。还有卤狗肉,于柔韧中带甘美, 为下酒佳肴。

传统名吃--黄糕:北方人吃黄米面糕,南方人吃糯米糕,西部少数民族吃糌粑。而吃糕一般都在过年,取其“粘”与“年”,“糕”与“高”南谐音,又称吃“年糕”,图个年年顺利、步步登高的吉利。阳原人极爱吃糕,奉为主食,是天天过年、顿顿登高。每天在食堂里或农家吃饭,每人桌前必有一盘黄澄澄的糕,大家一起谈笑风生,吃得津津有味。黄糕是用黍子去皮(俗称黄米)后磨成面粉做成的。阳原的土地大概极适合种植谷黍类的作物,产量、质量均属上乘。黍子做成的糕虽然质硬不好消化,但却耐饥抗饿。有农谚曰“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当地的农民基本上把它作为口粮,因此几乎天天吃糕也就不奇怪了,而且糕还是招待客人的首选食品,你如果第一次到阳原县农家作客,吃饭时主人一定会给你端上一盘香喷喷的糕来。

油皮:阳原的油皮,张张片片都是鹅黄鹅黄的,丝绢般柔曼轻盈。

油皮

那油皮光滑的表面,如透香的凝脂,透着处子般的诱惑。最正宗的阳原油皮,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制作工艺,无论你怎样揉搓,它都不会有一丝裂缝,更不会掉渣掉角,清水芙蓉般青翠欲滴,让人不得不怜爱,甚至有要生吞活剥的欲望。是阴山余脉与恒山余脉复合处那条流淌在丁玲笔下的桑干河的水质,给了这些油皮特殊的潜质?还是二百万年泥河湾这个东方人类发源地的苍天厚土繁衍给了这些油皮非凡的灵性。

传统名吃--玉米糊糊:张家口很多地方都有喝糊糊的习惯,但阳原的糊糊别有特色。坝上的糊糊是玉米面和莜面混合后熬成的,有点儿粘;蔚县暖泉糊糊面以豆面为主,清爽精巧,但不够厚重。正宗的阳原糊糊以玉米面为主,和以少量豆面熬成,入口微苦,还有一股淡淡的土味儿,但这正是让人怀念之处。

风景名胜

阳原东城、西城

阳原东城、西城,即历史上的顺圣川东西城,两城城廓相仿,

东城玉皇阁

规格相似,仅相距60里,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均位于阳原县中西部,桑干河北岸。

西城

汉时,为代郡阳原县地;北魏时,置长宁县;北齐时置齐德、长宁二郡;唐代开元中置横野军。

辽统和年间(983年—1012年),于西京道大同府置弘州(治今西城南关),辖顺圣(治今旧东城)、永宁(治今西城南关)二县。故阳原也称弘州(清乾隆后,为避乾隆名“弘历”讳,改称宏州)。

金代属西京路,仍置弘州,辖顺圣、襄阴(原永宁,大定七年即公元1167年改,治今西城南关)二县。

元朝属中书省大同路弘州襄阴县。

明代为京师(治顺天府,今北京)宣府镇(治今宣化)左卫地,洪武年间城废。永乐十五年(1417年),为保安右卫,永乐十七年(1419年),卫移治西沙城。天顺四年(1460年)武强伯杨能奏请重筑西城,同时新建东城。成化二十年(1484年)置分守参将于西城。以东西二城属南路,隶万全都指挥使司(治今宣化)。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顺圣川西城改置西宁县,以东城并入,治今西城,属宣化府。

民国时属直隶口北道(治今宣化),民国二年(1913年),为避免与甘肃的西宁府重名而改为阳原县,治今西城。

阳原西城天顺四年筑,嘉靖二十四年(1546年)参将杨钺重修,万历二年(1574年)包砖。城周长四里五十二步,高二丈五尺,更铺十四间,旧有城门三座,东门叫定远,西门叫镇远,南门叫朝阳,皆有城楼及月城。北城又称镇朔楼,成化二十一年始穿门筑北关,关城周长二里八十步。西城形状像一头卧牛,因此被称为弘州卧牛城。东门楼奉文昌、南门楼奉祝融、西门楼奉武成、北门楼奉昊天。南门城楼上曾有无耳钟一座,每天清晨钟响,声彻四郊,故传“南楼晓钟”为西城十二景之一。县志载:“(阳原西城)北枕高原,东阻沙沟,西环浒水,南限泥河湾,既踞形胜之区,复罗重关之险,名为卧牛,殆非虚传……”可见地位的重要。

明时,北元势力经常侵扰明朝疆域。阳原西、东城也不时遭到从野狐岭经万全,或经张家口侵入的蒙古兵的杀掠。明政府曾设南路参将驻守西城。清顺治初延明制,又于西城中军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顺治十年(1653年)参将改为蔚州路,西城只设城守守备、把总。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西城改置西宁县,裁把总,只设守备。

东城

“南临大川,北枕崇岗,原壤辽阔,元时牧场也”(《读史方舆纪要》)。辽代于西京道大同府置弘州(治今西城南关),设永宁、顺圣二县,顺圣县治所在就是旧东城,这一带也因此得名顺圣川。

今天的东城是明朝天顺四年(1460年)所建。东城以东10华里处,尚有辽时顺圣县治,即旧东城。

澍鹫寺塔

澍鹫寺因坐落在鹫峰岭而得名,因此目前人们仍以鹫峰寺相称,位于阳原县县城西南20公里处,东白家泉乡窑儿沟村西南方向1000米的山坡上,至今有保存完好的佛塔,即澍鹫寺塔,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天镇县志》记载,鹫蜂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年一805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1851年一1861年)重修。寺西侧的高塔,俗称唐塔,与寺同期建成。鹫峰寺依山就势修筑,坐西面东。寺内建筑高低错落,排布有致。寺院原有两座殿宇,西为正殿,东为过殿;南北建有禅房。咸丰年间重修时,北房也改建为殿宇。整个寺院建在高坡上,只要打算到寺院里面去,都得先要屏息驻步,举目瞻仰一番。缓步登上台阶,穿过山门,进入过殿。过殿也是寺院的东殿,殿内两旁四大天王侧目注视;过殿的中间,前有面东的接引佛相迎,后有面西的观世音菩萨坐待。继续前行就进入并不算大的合院式布置的寺院。西正殿的正面供奉释迦牟尼佛,高达五米;两侧为十大明阳佛。所有佛像均为石雕,石像体态匀称,雕镌细腻,伟俊壮观。北殿是弥勒佛殿,东西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像,也为石雕。南面配房是僧人食宿,平时诵经做功课的禅房。寺外还有一些碾磨坊等附属用房。遗憾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佛殿均遭毁坏,现剩残石像九尊,石碑三通,其中两通已残,字迹不清;另一通《澍鹫寺碑记》尚可辨认,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立。惟有佛塔保存尚好,傲然卓立,直插云天。

鹫峰寺塔,为高僧道远的墓塔。砖砌,实心,八角13级,总高约25米。鹫峰寺塔不仅精巧、美观,而且风格独特,形式异趣。其基本形状采用了汉地密檐塔的建筑手法,如平面八角形,叠涩出檐等;而在细部和局部则揉进拱形窗顶、窗罩,特别是在第七层打破层层密檐的规律,插入一层覆钵状的原印度佛塔和藏地佛塔建筑符号,使得塔体总体造型垂直分作三段,外部轮廓由直线变成曲线;第八层以上至第13层仍为密檐式。很可能,当初的塔刹也是藏式覆钵上0相叠的造形。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不仅反映出汉地佛塔与藏地佛塔造塔艺术的融合,也显示了张家口地区汉、蒙、藏文化的交融,记录了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思想和技艺。

据说在鹫峰寺塔两侧还曾经建有鸡塔、狗塔各一座。据说曾有一位道远和尚“吃石头、烧大腿”,虔诚苦修终于成佛,并带着鸡、狗一起升天。其师傅后悔自己心不够诚,就化缘为道远建塔,而且连鸡、狗也建了塔。根据这个传说,鹫峰寺塔也叫道远塔。近年来,寺院不断得到修缮。2002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广惠和尚进入东南山坡上的六角关室内,进行三年的闭关苦修,使得该寺院更加受到善男信女们的尊崇,香火日盛。

官厅湖

官厅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这里山青水秀,浮光耀金,静影沉壁,碧波荡漾,上下天光,游目聘怀,物阜民丰,被誉为“塞外明珠”。 大文豪郭沫若留下了“官厅水库鱼三尺,夹库湖山两岸青”的赞美诗句;

官厅湖位于永定河上游,东南距北京市中心77公里,西北距张家口市80公里,湖面面积225平方公里,是颐和园的567倍,湖中有月亮岛、卧牛山等小岛。湖岸有甘家滩、小七营滩、容辰葡萄庄园等;

到官厅湖可以大坝观光、游泳、划船、垂钓、捕捞、龙舟、快艇、水上跳伞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