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陰道鱗狀上皮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陰道鱗狀上皮癌
陰道鱗狀上皮癌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vagina

就診科室 :腫瘤科,婦科

多發群體 :有盆腔放射治療史,40歲以下婦女

發病部位 :陰道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陰道出血或陰道分泌物增加,性交困難

陰道鱗狀上皮癌的病因不明,陰道癌在中國發病率並不是很高,較為少見,但是其他原發癌瘤可能蔓延或轉移至陰道。陰道癌早期症狀可能僅僅包括陰道出血或陰道分泌物增加,性交困難則是陰道腫瘤晚期的一個典型症狀。 [1]

病因

陰道鱗狀上皮癌
原圖鏈接

慢性刺激

原發性陰道鱗狀上皮癌常發生於後穹隆,認為可能與子宮脫垂患者長期使用子宮托有關,子宮托的長期刺激可能會導致陰道癌。

盆腔放射治療

約有20%的患者曾經有盆腔放射治療史。40歲以下盆腔放射治療的婦女,陰道癌的發生率較高。

病毒感染

由於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在宮頸癌的病因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16和18型被認為可能是這些癌瘤的啟動因子。

免疫抑制

先天性或後天性獲得性免疫抑制患者,癌瘤的發生率較高。

雌激素缺乏

陰道鱗狀上皮癌好發於年邁的婦女,可能與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低下,導致陰道黏膜上皮萎縮,為致癌因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有關。 [2]

臨床表現

陰道鱗狀上皮癌
原圖鏈接

主要臨床表現為陰道不規則出血性交後出血絕經後出血;白帶增多,甚至陰道有水樣、血性分泌物伴有惡臭;隨着病情發展可出現腰、腹痛,大小便障礙包括尿頻、尿血、尿痛及便血、便秘等;嚴重者可形成膀胱陰道瘺或直腸陰道瘺;晚期患者則可能出現腎功能障礙、貧血等,如肺轉移可出現咳嗽、咯血,淺表淋巴結轉移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等。 [3]

檢查

約20%患者可通過Pap塗片和盆腔檢查發現。除了胸部X線檢查和靜脈腎盂造影以外,膀胱和直腸乙狀結腸鏡亦可作為常規檢查。CT和MRI可鑑別腹膜內和腹膜外病灶。MRI還可以鑑別放療後纖維化病灶和復發性腫瘤。 [4]

治療

陰道鱗狀上皮癌治療
原圖鏈接

對於陰道癌的治療方法包括:

放射治療

部分早期以及大部分晚期陰道癌病人的治療首選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包括腔內及體外照射二部分。腔內治療主要針對陰道原發病灶,及臨近浸潤區,體外照射主要針對腫瘤、腫瘤周圍浸潤區及淋巴引流區。腔內照射:陰道上段腫瘤可以按宮頸癌給予腔內放療。其他原發灶可用陰道柱狀容器(塞子),外生型腫瘤可給予組織間插植照射。陰道中下段的腫瘤或全陰道病變可採用陰道塞子或組織間插植照射。

手術治療

早期患者可選擇手術。陰道原位癌可行局部切除,部分陰道或全陰道切除,同時行陰道成形術。陰道上段腫瘤浸潤不深的早期患者,可行廣泛子宮切除及部分陰道切除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陰道切緣應在癌緣下2~3厘米。陰道下段早期病變,可行陰道及外陰切除和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陰道中段腫瘤,手術比較困難,應根據病灶範圍及淋巴結轉移部位除行全子宮全陰道切除術外,選擇做腹股溝淋巴結或盆腔淋巴結切除。

化療

單純化療療效不佳,常用藥物有順鉑(PDD)、平陽黴素(BLM)、絲裂黴素(MMC)、5-氟尿嘧啶(5-FU)、異環磷酰胺(IFO)、紫杉醇(PTX)等。聯合化療方案有:PVB、PIB、TP、PDD+MMC、PDD+5FU+CTX等。除靜脈途徑全身給藥外,介入化療也應用於臨床。 [5]

預後

5年存活率與分期有關。不良的預後因素包括陰道受累部位和長度、原發性腫瘤病理類型和分級、治療手段等。


參考來源

  • 莊興俊,高志田,曹嬡,常德安.   外陰營養不良、外陰鱗狀上皮細胞癌凝集素標記免疫組化分析. 《 WanFang 》 , 年  
  • 張繼剛,楊維玲.   P16,Cyclin D1在外陰鱗狀上皮增生和外陰鱗癌中的表達及意義. 《 CNKI;WanFang 》 , 2007  
  • 劉剴,史紅梅,劉蓓,徐瑾等.   宮頸鱗狀上皮細胞癌根治術中以腹膜替代行陰道延長術的臨床效果分析. 《 CNKI 》 , 2009  
  • 榮艷霞.   宮頸鱗癌、陰道鱗狀上皮原位癌合併陰道腺病1例. 《 現代婦產科進展 》 , 年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