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阿 |
阿,漢字,(1)作前綴或譯音時,讀ā,如"阿哥""阿爸";(2)意為迎合、偏袒時,讀ē,如"阿諛""阿其所好""剛正不阿"。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阿
外文名稱; an initial particle;prefixto names of people、surprise、ah
繁體; 阿
拼音; ā,ē
注音; ㄚ,ㄜ
首部; 阝
部外筆畫; 5
總筆畫; 7
造字法; 形聲;從阝、可聲
結構; 左右結構
筆順編號; 5212512
筆畫順序; 橫撇彎鈎 豎 橫 豎 橫折 橫 豎鈎
五筆; bskg
Unicode; U+963F
鄭碼; yaj
倉頡; nlmnr
四角號碼; 71220 讀音
【漢字】阿
【拼音】ā ē
部首筆畫
部首:阝,部外筆畫:5,總筆畫:7;繁體部首:阜,部外筆畫:5,總筆畫:13 結構:左右
筆畫順序
折、豎、橫、豎、折、橫、折(乛丨一丨乛一乛)
五筆:BSKG 倉頡:NLMNR
筆順編號:5212512 四角號碼:7122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63F
漢字區位碼:1602 三畫查字碼:525(乛丨乛。
摺疊編輯本段漢英翻譯 an initial particle;prefixto names of people
組詞
1.[ā] 加在稱呼上的詞頭:~大。~爺。~爹。~羅漢。~毛。~婆~姨。 2.[ē] 迎合,偏袒:~附。~其所好。~諛逢迎。;凹曲處:山~。
詳細字義
名詞
(1) 字從阜從可。「阜」意為「土堆」,「可」意為「肩挑、擔荷」。「阜」與「可」聯合起來表示「人工堆積起來的土山」。本義:曲阜(沙發形的土山,三圍形的土堆 金文)。
(2) 同本義 [big sofa-shaped mound]
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說文》
我陵我阿。——《詩·大雅·皇矣》
有卷者阿。——《詩·大雅·卷阿》
在彼中阿。——《詩·小雅·菁菁者莪》
訪風景於崇阿。(崇:高)——王勃《滕王閣序》
山的轉彎處(即三面環山地形的內凹處)。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3) 阿丘(三邊偏高的土丘)
(4) 泛指山 [mountain]
流自眺夫衡阿兮。——張衡《思玄賦》。注:「山下也。」
(5) 阿阜(即曲阜,沙發形的土阜);崇阿(高大的三面包圍形的山)
篆體(6) 山坡 [hillside]
(7) 細繒,古代一種輕細的絲織品 [fine silks]
衣阿錫,曳齊紈。——《淮南子·修務》
被阿錫,揄紵縞。——《史記·司馬相如傳》
曳阿錫。——《漢書·禮樂志》。註:「細繒也。」
(8) 又如:阿錫(細的絲布。阿指細繒,錫是細布)
(9) 曲隅,角落 [corner]
四阿重屋。——《周禮·考工記》
若有人兮山之阿。——《楚辭·山鬼》。註:「曲隅也。」「山之阿」即三面環山地形的內凹處。
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賦》。註:「庭之曲也。」 篆體汾之阿。——《漢書·禮樂志》。註:「水之曲隅。」
(10) 河灣 [bay]
丙午,天子飲於河水之阿。——《穆天子傳》。即三面環山的水濱,也即河灣。
(11) 中間的門。如:阿門(中門,相對於左右兩邊的門而言)
(12) 地名。即今山東省東阿鎮(現屬平陰縣管轄) [Dong'e county]。如:阿縞(古代齊國東阿縣所產的細繒)
(13) [阿昌族]我國少數民族。
(14) 曲阜為三面圍護的土山,故阿有「圍護」之義。[阿姨]1.稱跟父母同輩的女性。2.對保育員或保姆等的稱呼。3.〈方言〉姨母。[阿爸] 父親(父親對子女的養育猶如曲阜對房屋的拱衛,是一種呵護),[阿爹]、[阿爺]同理。[阿哥]哥哥(古代社會父死子繼,父親死去,長子行使父權,對弟妹進行養育,這也是一種呵護),[阿姐]同理。[阿弟] 弟弟(阿是泛用,無特別意義)。
(15)[阿衡] 商初官職名,又稱「保衡」,即後代王朝的「太子太保」。湯相伊尹在湯死後曾擔任過「阿衡」一職,專門監護小王太甲(湯孫)。「阿衡」之「阿」即「三面圍護」之意,義同「保」。「衡」即「王統」。「阿衡」(「保衡」)意思是「維護王統」。
(16)ē。屋檐。《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阿閣三重階。」(閣:樓閣。階:台階。)屋檐是一種環屋而構的建築部件,有圍護的含義。
詞的前綴
(1) 附着在姓、名、排行或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常具有親昵的意味,多用於方言:阿爸|阿媽|阿公|阿王|阿大|阿婆|阿姨|阿哥|阿妹。
(2) 部分地方方言(如安徽省壽縣),為「我」的意思,如:阿們一塊走 (我們一塊走);阿媽(我媽);阿們的學校(我們的學校)。
音譯用字
(1)英語[Asipilin]的音譯:阿司匹林。
(2)梵語[Avici] 的音譯:阿鼻(名)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為佛教八大地獄中最下、最苦之處。
(3)【阿波羅】ā bō luó(名)<外>(希臘文 Απολλων;拉丁文 Apollo )古希臘神話中最著名的神祇之一,希臘神話中十二主神之一,是主神宙斯與暗夜女神勒托所生之子,阿爾忒彌斯的孿生哥哥,全名為福玻斯·阿波羅(Phoebus Apollo),意思是「光明」或「光輝燦爛」。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主管光明、青春、醫藥、畜牧、音樂等。也說是希臘文化的守護神。有關他的神話十分豐富。古希臘的雕刻藝術常借他的形象表現男性的美。
(4)【阿的平】ā dí píng英語[Ade ping]的音譯。(名)<外>黃色苦味粉末,2-甲氧-6-氯-9-(α-甲基-δ-二乙基胺-丁基)-氨吖啶的二鹽酸鹽。曾廣泛用於預防和治療瘧疾,現已被氯喹取代。
(5)【阿爾法射線】ā ěr fǎ shè xiàn (名)〈外〉阿爾法,希臘字母的第一個字母『α』。放射性原子核所放出的帶正電荷的粒子(氦原子核)流。
(6)【阿凡提】ā fán tí(名)又譯阿方提,是維語「先生」的意思,阿拉伯文:جحا (舊哈) 或 نصر الدين (納瑟·丁) 是一位活躍在西起摩洛哥,東到新疆突厥諸民族中的傳說人物,大智若愚,才辯超群。在突厥斯坦傳說中,他被稱作叫做阿凡提;西亞、中東地帶為納西爾丁或納西列丁。由於他才智過人,因此在不同地區的傳說中往往以智者或者導師的頭銜來稱呼他,如霍加、毛拉、阿凡提等。
(7)【阿富汗】ā fù hàn (名)〈外〉西亞內陸國。東與中國相鄰。面積65.23萬平方千米。人口1769萬(1993年)。首都喀布爾。絕大部分為高原、山地。乾旱少雨。經濟以農牧業為主。
(8)【阿拉伯】ā lā bó (名)〈外〉亞洲西南端的一個半島。南臨阿拉伯海,西接紅海。是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的故鄉。
(8)【阿基米德】ā jī mǐ dé(名)〈外〉古希臘學者(前287-前212)。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今意大利錫拉庫薩)。確定了許多物體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發現了槓桿原理和浮力定律,設計製造了多種機械,如螺旋揚水器、軍用投射器等。著有《論平面圖形的平衡》。
(9)【阿門】ā men 希伯來語[amen]的音譯。(動)基督教祈禱完畢時的用語。表示希望所有一切祈禱均能如願。也作亞門。阿門[amen]源自古埃及。
(10)【阿盟】ā méng (名)阿拉伯國家聯盟的簡稱。1945年3月22日,敘利亞、約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埃及、也門等七國代表在開羅舉行會議,簽訂了《阿拉伯聯盟公約》後正式成立。到1977年,阿盟成員發展到22個,總部先設於開羅。1979年遷至突尼斯。
動詞
(1) 曲從;迎合;偏袒 [pander to;play up to] (因曲阜是對房屋、民居、村落的拱衛性人工建築,所以含有「圍護」之義,進而引申出「討好」、「奉承」之義。)
弗諫而阿之。——《國語·周語》。註:「隨也。」
阿鄭君之心。——《呂氏春秋·長見》
行叩誠而不阿兮。——《楚辭·逢紛》。註:「曲也。」
是察阿黨。——《禮記·月令》。註:「謂治獄吏以私恩,曲橈為也。」
法不阿貴。——《韓非子·有度》(貴:有權勢的人。)
成語有「剛直不阿」、「阿諛奉承」。
(2) 又如:阿奉(阿諛奉承);阿世(迎合世俗);阿邑(迎合奉承的樣子);阿意(曲意附和他人的心意)
(3) 偏袒 [be unfairly partial to]。如:阿好(偏袒自己所喜好的人或事物);阿私(偏袒;庇護);阿黨(結黨偏私)
(4) 〈方〉:通「屙」。拉,排泄大小便 [exerete]。如:阿金溺銀(指生財有道);阿綿花屎(拖延,磨時間) 注意:「屙」字從屍從阿。「屍」指人身,「阿」指「三面圍護」、「三面遮擋」。「屍」與「阿」聯合起來表示「在三面有遮擋的棚子裡方便」。
(5)hē(呵)。通「呵」。斥責。《老子》:「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助詞
(1) 漢語名詞詞頭,盛行於魏晉以後
(2) 加在親屬稱呼前面有親昵的意味。
阿姊聞妹來。——《樂府詩集·木蘭詩》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注引《曹瞞傳》
(3) 又如:阿爺(又作「阿耶」。稱父親;阿翁(稱祖父;稱父親;婦女稱丈夫之父);阿嫂(對朋友之妻的稱呼);阿叔(對丈夫之弟的稱呼);阿家(又稱「阿姑」。婦人稱丈夫的母親);阿爹(稱父親;也尊稱長者);阿父(稱父親;也稱伯伯、叔叔,或作伯叔自稱);阿伯(尊稱年長的男子)。
(4) 加於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稱呼,往往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關係。
阿女含淚答。——《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三國志 士別三日》
(5) 又如:阿咸(侄子。晉朝阮籍的侄兒阮咸有才,後來遂用來稱侄子);阿連(弟弟。南朝宋謝靈運的族弟惠連很有才,人們隨謝靈運稱之為阿連);阿杜(原指周盤龍的小妾杜氏,後為妾的別稱);阿嬌(漢武帝陳皇后的小名;泛指美麗的女子);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阿瞞(三國曹操的小字)。
嘆詞
(1) 用於表示各種感情(如驚訝) [ah]
阿,你怎的這樣客氣起來!——魯迅《吶喊·故鄉》
是阿!我想辦一樁事情,總得先立個威。——《文明小史》
好苦惱阿!好苦惱阿!我出去,我出去。——佚名《劉弘嫁婢》
兒阿,不是我有心要耽誤你。——《儒林外史》
(2) 又如:阿也(阿約,阿呀。哎喲)
姓氏
1、僰人姓氏
僰人是生活在今四川南部和雲南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阿姓是這個民族的一個大姓,據說因為明朝準備把這個民族剿滅的原因,後來殘留的僰人就改姓了「何」。當地民謠說:「游倮倮,范苗子,後山何家掛岩子。」掛岩子是當地人對僰人的稱呼,他們的棺材全部掛在懸崖上面。這支阿姓後來就消失了。
2、北魏鮮卑族有阿伏干氏,入中原後隨漢俗改為阿氏。據《魏書·官氏志》載:「阿伏于氏,後改為阿氏。」這是孝文帝十 九年(495年)遷都洛陽後的事。在孝文帝正式下詔前五六年的太和十二、三年(488-489年)阿伏於(或稱阿伏干)這一少數民族姓氏就自行簡化作阿了。這種簡化便成了後來孝文帝正式改姓的依據。今日河南的寶豐和宜陽三個村較集中,估計是這一支。
3,在青海大通縣清平鄉阿家村和朔北藏族鄉阿家堡村的阿姓村民,於1985年經縣政府調查認定,根據國務院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公安、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聯合發出的(81)民政字第601號文件精神,同意對上述兩個行政村填寫漢族成份的阿姓村民更改為蒙古族成份.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匯總數據,大通共有3586名蒙古族,基本都屬於阿姓蒙古族。
4,在中國回族中,以「阿」音起頭的經名很多,這是形成阿姓的主要來源。如在元代的官員中就有阿刺淺、阿刺瓦而思、阿里罕、阿思蘭、阿葩實、阿都赤、阿都刺、阿里、阿合馬等幾十人。在明代,還有回回天文學家阿答兀丁、阿都刺等。
5,有說阿姓出自商代伊尹之後,以官名為氏。伊尹被商湯尊為「阿衡」(相當於宰相)。其子孫有的以祖上官職為榮,遂以阿字為姓,稱為阿氏。這支當為漢族。
佛學常見詞彙
【阿】 華譯為無,又雲真空,為眾音之母,一切字的種子。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字部】 阿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本段區別
阿ā/阿ē的區別在於阿ē是形聲字,從阜(fù)可聲(阜是象形字,本義:土山。隨着文字演變,「阜」作左邊偏旁,楷書寫成「阝」)。基本字義:指大丘陵,又指山、水等彎曲的地方。如:山阿、水阿。後來用在社會人事方面,指曲從、會彎曲,如:阿諛、阿附,成語有「剛正不阿」等。讀阿[ā]是後起的音,但也很早,漢魏時代已有「阿誰」、「阿爹」等詞,這裡阿ā是前綴,沒有實在意義。現代「阿」附着在姓、名、排行或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常具有親昵的意味,多用於方言:阿爸、阿媽、阿公、阿王、阿張、阿大、阿婆、阿姨、阿哥、阿妹。阿ā這個音在古代讀入聲,北京話里沒有入聲,古入聲字讀其他聲調。1953年版的《新華字典》注去聲[à],實際上讀平聲的多,現注為[ā]。阿用於音譯字時也讀[ā],如:英語[Asipilin]的音譯:阿司匹林。【提示】「阿」不要寫成「啊」。「阿」作前綴詞時讀音與「啊」相同。但「啊」多用於語氣助詞和感嘆、讚嘆、驚嘆詞。
【小知識】「阿」讀[ē]的限於古代留下的少數詞,如:剛正不阿、阿彌陀佛、阿房宮等。
阿房宮是秦始皇在消滅六國統一全國以後,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咸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太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河以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之為阿房宮的著名宮殿。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但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調修建阿房宮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後繼續修建阿房宮,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阿房宮被項羽的軍隊所梵毀。遺址在今陝西西安西郊阿房村。現尚存高大的夯土台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阿房宮的「阿(ē)」指驪山山麓彎曲的地方,「房(páng )」在這裡指旁邊,不讀房[fáng]。
另外,阿房宮的讀法,傳統上認為是[ē páng gōng],但有爭議。一種觀點認為讀[ēpáng gōng],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課本《中國歷史》中注音為[ē páng gōng]。二一種觀點認為應讀[ēfáng gōng]遼寧大學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長張杰,語文出版社副編審杜永道認為應該讀作[ē fáng gōng]。李行健主編的《現代漢語規範詞典》(2004年1月版)也持此觀點。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讀[ā fang gōng]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教授認為,在陝西話發音中「阿」(ā)字釋義為「那個」,「房」(fáng )為陝西的一個地名,據《史記》記載,當年阿房宮開始修建時並沒有起名字,所謂「阿房宮」只是一個指代,指的是「在房那個地方的宮殿」,所以其發音應該為[ā fáng gōng]。
阿彌陀佛的讀法,傳統上認為是[ē mítuófó],《新華字典》、《新華詞典》、《新華多功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字典》、《現代漢語規範字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里注音為[ēmítuófó]。近幾年一些佛教界人士認為應讀成[ā mítuófó]。還有人說應讀[o mítuófó]。2010年11月,我(黃大城)給中國佛教協會寫信,請他們確定應讀哪個音!但至今未見回音。
阿彌陀佛的意思,「阿彌陀」,是一位佛的名號。這位佛的壽數,是幾千萬年無窮無盡的,沒有限量;他身上的光明,很大很多,照起來可以達到虛空中無窮無盡的世界,也沒有限量的。此外種種的功德,都是很大很多很妙的,也沒有限量,所以叫做沒有限量的佛。那位佛是住在西方極樂世界裡的,沒有絲毫的苦處,但有無窮的樂處,往生到那裡的人,便安穩舒服的不得了,所以又叫做安養國。這位阿彌陀佛,就是安養國里的教主。同我們這個世界上,釋迦牟尼佛教主是一樣的。雖是相像,若講到壽命與身上放出的光明,阿彌陀佛比釋迦牟尼佛遠大得多哩。淨土宗以持名念佛為主要修行方法,謂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命終往生西方淨土(極樂世界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