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無論是在去年開展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會系統「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千場宣講活動中,還是在今年克拉瑪依市總工會啟動的職工職業道德教育大講堂現場,克拉瑪依市新疆油田公司採油二廠第五採油作業區巡檢三班班長陳其亮都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這位45歲的西北漢子,參加工作以來一直紮根採油一線,從石油新兵逐步成長為技術骨幹和創新能手。
在第十五屆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評選中,陳其亮榜上有名,被授予「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成為新疆唯一獲此殊榮者。這也是繼榮獲自治區「十佳職工民族團結之星」和自治區「三好職工」後,陳其亮獲得的又一榮譽。
面對眾多讚譽,樸實的陳其亮並沒有太過在意。這位從踏進油田開始就立志「當一名懂技術的採油工」的石油人,一直將目光聚焦在生產第一線,「只有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厚積薄發當好一名採油工人」,這是陳其亮的座右銘。
自學成才的「油井華佗」
1994年,陳其亮技校畢業後來到新疆油田採油二廠第五採油作業區,開始從事採油工作。工作後,他虛心向技術骨幹取經學藝,購買大量採油工藝書籍鑽研業務知識,不斷總結生產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先後收集整理5萬組油井對比參數,繪製了1000多張井站工藝流程圖和井身結構圖,根據理論和應用心得撰寫工作筆記,將各項工作重點記錄成冊。迄今為止,陳其亮已撰寫了10餘本累計10萬字的工作筆記。只要油井出現問題,他通過「望、聞、聽、摸」就能發現問題並迅速解決,贏得了「油井華佗」的讚譽。
個人專業技能突飛猛進的同時,他開始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少花錢、多採油」,更好地提高油田現場生產效率和降低消耗成本的方法上,並帶領班組搞起了「小創新」。
一次巡檢中,作業區一台抽油機突然出現盤根刺漏,現場大量原油噴出,「趕緊斷電、拉閘……」正在巡線的陳其亮發現情況後一邊喊着,一邊和班組成員一起奔向抽油機,並迅速拉停了機器,而此時他們已是滿身油污。
「那時,更換一個盤根盒壓芯需要專業作業隊配合進行,整個更換過程至少需要45分鐘,嚴重影響油井生產效率和產量。」拿着換下的壓芯,陳其亮在心裡琢磨,能不能研製一個新壓芯,不僅讓當班職工可以自己換,而且把時間縮到最短。
通過認真研究、反覆試驗,陳其亮研製的新型「盤根盒壓芯」,通過現場15口井的試用,反應效果很好,更換時間由45分鐘縮短到10分鐘,班組員工可自行更換,單個加工費用也從5000多元降到150元。
據統計,多年來,陳其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產品達14項,在生產一線推廣應用6項,節約費用近百萬元。這些發明成果及時有效地解決了現場難題,做到「從現場中來,到現場中去」,更使生產一線班組的採油管理技術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