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陈雨亭别名陈宝廉,广东廉江县(今廉江市)横山镇曲塘村人。
人物经历
1921年,美国基督教牧师时乐士受基督教美南浸信会差派到广东雷州半岛会考,在廉江安铺租了一间铺作礼拜堂。陈雨亭在广西北海师范党校毕业后返回途中,经过该礼拜堂并参加聚会,后成为基督教信徒,并被聘为宣教士。1923年时乐士在海康县(今雷州市)建基督教福音堂,继续聘请陈雨亭在雷州福音堂会考。
1924年时乐士回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旧称,曾为法国殖民地)西营(今霞山区)建福音堂,雷州教会就交由陈雨亭主理。1935年后,陈雨亭在今湛江市麻章区、赤坎区、霞山区等地传教,抗战时期返回乡下。1947年被聘为霞山福音堂传道人。1949年美籍传教士撤离湛江,教堂由本地教徒自理,陈雨亭任霞山福音堂负责人。
新中国成立后,湛江市基督教会坚持走三自道路,爱国爱教,办好教会。陈雨亭曾被选为广东省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一至三届、广东省基督教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并代表基督教界参加政协会议,参政议政。陈雨亭一生爱国爱教,关心社会办学。新中国成立初期,陈雨亭热心帮助廉江市一些学校和幼儿园解决课室不足的困难,还自学成医,与信徒中的医生一起为群众义务治病。
牧师
牧师,新教多数宗派中的主要教职人员。拉丁文作pastor(牧羊人)。《新约》[1]中以牧人喻耶稣,以羊群喻教徒,所以新教用牧师称呼主持教务和管理教徒的教牧人员。
新教各派认为每个信徒都可凭借自己的信仰与上帝直接相通,教职人员只是引导教徒走向基督的“引导人”,而非“中介人”。在实行长老制的教会中,牧师由地方会众选举产生,与长老共同组成各级大会、堂会或区会,并为该会的主持人。在实行公理制的教会中,牧师为各独立自主的堂会的教务负责人,由信徒直接民主选聘产生。在实行主教制[2]的教会中,牧师(圣公会译为“会长”)的职位介于主教与会吏之间。
参考文献
- ↑ 圣经旧约新约介绍,学时网,2016-04-21
- ↑ 主教制、长老制、公理制、家长制、无政府主义制的简要区别,个人图书馆,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