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帝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内容简介
美国科氏工业集团是一家业务遍及全球,营业额远超谷歌、高盛、脸书等知名公司的巨型企业,从原油开采、炼化、贸易、管道运输、农业和畜牧业、金融服务、道路沥青到婴儿纸尿裤、纸质餐具、树脂包装材料、防尘地毯、建筑材料、安全气囊、电子元件和器械,科氏工业集团无处不在。由于科氏工业集团坚持不上市,所以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其却成了一个能够左右美国经济和政治的隐秘商业帝国。
作者用六年时间完成了这部宏篇巨作,全面地介绍了这一隐秘商业帝国发展壮大的历史和经营战略,以及科赫家族如何掠夺自然资源,对抗工会,干预美国税收、节能减排、医保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政策,资助舆论和政客,用各种基金会、媒体节目、智库、科研机构的名义去影响大众。
阅读本书不仅有助于理解美国企业权力的崛起,还可以从科氏工业集团的发展史中观察过去50多年美国经济的发展和演化,洞悉美国资本巨头如何控制石油行业,干预美国能源经济,渗透美国政府,以及美国政治经济和司法制度的缺陷。
本书将成为对美国资本主义核心腐朽现象的伟大记述之一。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伦纳德(Christopher Leonard)是一名商业记者,其作品曾刊登在《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财富》《彭博商业周刊》上。他因深刻的报道,多次获得新闻界知名奖项。本书上市后好评如潮,荣获诸多荣誉:2019年《纽约时报》畅销书、英国《金融时报》2019年度书籍、J.安东尼·卢卡斯WIP奖、2019年NPR受欢迎图书、《学校图书馆杂志》2019年度图书,入围2019年《金融时报》/麦肯锡商业图书奖决赛。
原文摘录
The Koch way wasn't to react in the moment. It was to hold a long-term view. Soliman called this managing to expiration, meaning Playing out a position until it expired. Short-term thinking was the death of a good trader-there were just too many wild variables that might cause a market to fall from one month to another. These variables often didn’t have any relation to the underlying reality of the market. People have a terrible habit of making bets that things will revert to a “norm.” This is the same impulse that delays the bursting of a stock market bubble: many investors convince themselves that undesirable outcomes must be unlike because their consequences will be so painful to bear. It' s human nature. My father considered work ethic- attitude toward work -as critically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yourself, and in fact, being healthy and happy through your life, Koch said. “The values that were most Important tohim I would say were Integrity, humility, work ethic, experimentation, entrepreneurship, thirst for knowledge. Charles Koch continued: I would say those are all key elements in Market-based Management and all parts of our guiding principles.
书评
如果有人问:哪家公司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你的答案会是谁呢?
有人可能觉得是全球网络电商巨头亚马逊,它在全球构成了一张庞大的商业网络,创始人贝佐斯近几年也一直高居各大富豪榜的前几位;
有人觉得应该是苹果、Facebook或者谷歌这样的公司,它们代表了科技的力量,依靠自身的不断创新,吸引人们的眼球,改变人们的生活;
还有人觉得应该是华尔街的那些投资银行,比如高盛集团或者摩根士丹利,因为在人们眼中,这些投行就是财富和地位的代表。
但是,有一家美国公司和这些著名的公司都不一样,而且可以把这些公司全都比下去。这家公司的中文名字叫做“科赫工业集团”,“科学”的“科”,“赫赫有名”的“赫”。
“科赫工业集团”的英文名字叫“Koch Industries”,其中“科赫”这个单词,由“K-O-C-H”四个字母组成。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他们根本没见过这个单词,甚至不能正确地把这个词读出来。
统计数字表明,科赫工业集团的年收入,竟然超过了Facebook,美国钢铁和高盛集团三个著名公司的总和;科赫集团掌门人的身价,跟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不相上下,绝对是“世界首富”级别的人物;科赫工业集团内部的投资部门,论业务规模,堪比华尔街任何一家叫得出名字的投资银行。
而说到科赫工业集团的产品,那就更神奇了:从飞机燃料到汽车汽油,从输油管道到农田化肥,从家里铺的地毯到商店里的塑料瓶子,甚至婴儿尿布和卫生巾……,科赫集团简直是什么都做、无所不在。这个集团的产品,渗透进了美国乃至全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了他们的产品,一个美国人可能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
为什么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却如此不为人所知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科赫工业集团是一个宣称永远不上市的家族企业,它的股东基本上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叫做查尔斯·科赫,另一个叫做大卫·科赫,他们是公司创始人的两个儿子,每人分别占有集团40%的股份,两个人加到一起,就占据了80%的股份。
而且,由于弟弟大卫·科赫不怎么参与公司经营,所以这个集团的经营几乎完全掌握在哥哥查尔斯·科赫一个人手里。这个查尔斯·科赫,是一个相当低调的人:
作为“世界首富”级别的人物,他不仅没有豪车、没有游艇,甚至根本不去旅游,每天早上开着一辆非常朴素的汽车,早早地就去公司上班;
他的办公室也没有任何豪华装修,只有一张朴素的大桌子和占据一整面墙的大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他喜欢的书籍;
从他的办公室窗户往外看,你不会看到繁华的都市景象,不会看到灯红酒绿,你看到的会是茫茫的大草原;
当科赫工业集团新建了总部大楼之后,查尔斯·科赫甚至不允许把集团logo放到大楼上。所以,当你站在科赫工业集团总部大楼外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一栋朴素的、黑乎乎的大楼。
查尔斯·科赫喜欢保持这种低调,他喜欢那种不公开和不透明的状态,他不希望别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集团在干什么。
他在干什么呢?控制石油行业、控制美国能源经济、渗透进美国政府、影响美国政治。科赫是无处不在的,是阴魂不散的。以至于人们借用章鱼(octopus)的英文名字,把科赫集团叫做“kochtopus”。
具体的东西,具体的故事,就去看书吧。一言难尽。这里可以说的是:这家操纵美国政治的公司背后,是“资本”两个字。
资本在乎的只有利润。为此它可以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看看科赫集团,从印第安人手里非法获取石油,把污水排放到炼油厂附近的土地和湿地上,非法排放氨和二甲苯,输气管道破裂导致两个少年活活烧死……法律可以惩罚它,可以开出几千万几个亿的罚单,但是阻止不了它的蔓延——只要有利润存在。
为此它可以践踏人间一切政府——看看科赫集团,私下里是多么鄙视政府的监管机构,多么希望“小政府、大社会”的“理想”早日实现,用了多么巧妙的手段把那些政客、参议员、法官、学者、学生笼络到自己这一边……政治是什么?政治只不过是一场猴戏。
为此它可以践踏一切工人和生命和安全——看看科赫集团,采用了“科学化”的管理,工人的一切都要听从一个“系统”的指挥,每分每秒都被计算,连上厕所都算是耽误工作效率;一些工人因公负伤了,死了,草草赔偿;你要罢工?资本家还可以用直升机运来新的工人……工会,只是形同虚设。
这就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的真实的样子。这就是那些富豪们讲“自由繁荣”的时候,背后真实的样子。当我们吃的是它、喝的是它、用的是它的时候,它说什么我们都会信。当我们天天生活在“自由繁荣”的许诺里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是真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资本降临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里都渗着鲜血。”《科赫帝国》这本书不是别的,只是给这句话做了一个长而精彩的注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