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舌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雀舌草 |
中文学名: 雀舌草 |
雀舌草[1](学名:Stellaria uliginosa),是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科,繁缕属草本植物。分布在北温带、喜马拉雅山、台湾岛、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湖南、内蒙古、福建、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广西、四川、甘肃、河南、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30米至4,000米的地区,多生于田间、溪岸以及潮湿地,该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在闽西一带,常在菜园、收割后的稻田里生长,常与繁缕草、看麦娘等植物一同作为禽畜的饲料。
形态特征
1年生草本。全株无毛。
1、根:主根不明显,细根多。
2、茎:单出或成簇,基部平卧,上部直立有多数疏散的分枝,常4棱形,有时略带紫色。株高10~20cm。
3、叶:匙状长卵状披针形,长0.5~1.5cm,宽0.2~0.5cm,先端尖,基部渐狭,全缘或呈微波状。无柄或近于无柄。
4、花:2歧聚伞花序顶生,有时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花后下垂。萼片5片,披针形,先端急尖,边缘膜质,花瓣5片,白色,狭椭圆形,2深裂几达基部,与萼近等长或稍短。雄蕊5~10枚,长为花瓣的1/2。子房卵圆形,花柱3个,短线形。
5、果实:蒴果卵圆形,与宿萼近等长或过之,成熟时先端6瓣裂。
6、种子:圆肾形,0.5mm,表面具皱纹状疣状突起[2]。
生长习性
喜相对稳定、深0.3-1.2米的静水,水深1.5米时不能开花。 生长季节失水,如泥土湿润,虽不会导致死亡,但生长减慢;泥土干裂3-5天,叶片会枯焦,生长停滞;如继续干旱,则会导致死亡。
喜热,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生长时气温需保持15℃以上,15℃以下时生长停滞。耐高温,气温高至41℃时对生长无影响。喜光,不耐阴,在强光下生长发育快,开花早;在日照不足5小时,往往只长叶,不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粘土为宜。 生于田间、溪岸或潮湿地区。
分布范围
分布在北温带、喜马拉雅山、台湾岛、印度、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湖南、内蒙古、福建、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广西、四川、甘肃、河南、西藏等地[3]。
变种分化
高山雀舌草(变种)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茎细长,柔弱。叶片较小,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有时为披针形。花单生顶端或叶腋。蒴果长于宿存萼。
产云南(维西、德钦)、四川(木里)。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药用价值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全草长15-30cm,污绿色。叶对生,完整叶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20mm,宽2-3mm,先端渐尖,全缘或浅波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5,披针形,先端尖,光滑;花瓣5,白色,2深裂;雄蕊5;花柱2-3。蒴果,较宿等长,熟时6瓣裂。气微,味淡。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采集】2~3月采挖,洗净,阴干。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续筋接骨,活血止痛,解毒。主治伤风感冒,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4]。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伤风感冒:雀舌草二两,红糖半两。水煎,日服两次,服药后盖被令出微汗。(《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冷痢:雀舌草二两,水煎,日服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痔漏:雪里花为末,湿者干掺,干者麻油调搽一二度,其痔即消缩。 (《纲目拾遗》)
④治疔疮:鲜雀舌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贴。
⑤治跌打损伤:雀舌草一两,黄酒二至四两,加水适量煎服。
⑥治毒蛇咬伤:雀舌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另取一握,洗净捣烂后,敷贴伤口。 (④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