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岛市档案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青岛市档案馆于1959年开始筹建,1961年7月正式成立。1963年青岛市档案馆与新成立的青岛市档案管理局迁入青岛市湖南路37号(后改为39号)合署办公。 “文革”期间,青岛市档案馆与青岛市档案局被撤销,1979年12月得以恢复。恢复后的青岛市档案馆仍与青岛市档案局合署办公,青岛市档案局列入政府序列,受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青岛市档案馆为市委、市政府直属的科学文化事业单位

历史沿革

1993年,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青岛市档案馆(局)迁离原址,在洛阳路等地临时办公。1997年8月6日,位于延吉路的新馆开始启用,新馆总面积13800余平方米,是一座造型优美、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档案馆,解决了长期制约青岛市档案馆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标志着青岛市档案馆基础建设迈上了新台阶。2008年7月29日,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青岛市档案馆展览中心落成并对外开放,青岛市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1996年2月,根据《青岛市市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经青岛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批准,设置青岛市档案馆,同时挂青岛市档案局的牌子,履行档案保管、利用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1]两种职能,为市委办公厅领导的市直事业单位

地理位置

青岛市档案馆坐落于城市东部新区行政中心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10267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馆库面积4096平方米,档案展览中心6000多平方米,是国家一级档案馆、山东省特级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93万卷(件、册),其中民国档案23万余卷,保存较为完整;英、德、日、俄等外文档案33800余卷,是馆藏的一大特色。馆藏历史资料1万余册,占资料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其中包括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报纸多达97种,是青岛市重要的珍贵资料。

作为这座城市档案的重要承载者,青岛市档案馆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青岛市两级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机关干部现场教学基地、机关青年教育实践基地、未成年人“社会课堂”、驻青部队政治教育基地、老干部地方历史学习研究基地、驻青高校文史研究和教学实践基地等。

近年来,青岛市档案馆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依法接收的主渠道不断拓展,接收范围由市直单位拓展到基层单位,接收档案门类由单一文书档案拓展到专门档案、照片档案、多媒体档案和实物档案等;档案征集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赴德国、美国、日本、奥地利、英国等国征集复制档案80余万页、照片7000余张、地图400余张、电影440分钟,弥补了青岛历史记录的部分空白;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城市记忆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拍摄了2.5万多分钟的影像档案和2.5万余张照片资料,形成了生动反映21世纪初青岛地域风貌、城市建设、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的影像档案,为当代青岛留下了宝贵的城市发展记忆。

随着馆藏建设导向的调整,涉及民生的档案资料被逐步纳入到档案资源建设体系中,城市拆迁档案、劳模档案、学籍档案、知青档案、婚姻档案等一大批民生档案相继被接收进馆。十年间,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总量增长超过1.5倍,其中50%以上的新增档案是民生档案。馆藏结构得到优化,涵盖了文书档案、专门档案、科技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音像档案等多个门类,其中专门档案33万卷(件)、照片档案近47万张、电子档案10万余盘(件),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青岛城市发展的历程,成为档案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核心资源。

服务品牌

培育文档服务品牌,打开服务社会的“第一窗口”

2001年,青岛市档案馆创办了文档服务中心,在做好档案查阅利用服务的同时,还收集了3.2万件政府已公开文件,主动承担起面向社会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的职责,为青岛市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重要的查阅窗口。文档服务中心成立伊始,档案馆就将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运作,秉承“架文档之桥,连百姓之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完善服务机制,并开展实施品牌化服务战略,陆续推出热线服务、周六服务、跟踪服务、聘请律师免费进行法律援助服务、与涉民单位开通网络视频政策咨询服务等10余种亲情化、个性化服务方式。

与此同时,青岛市档案馆经常性地开展“文档服务上街头、进社区、送下乡”活动,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文档服务中心年平均接待利用者8000余人次,受理服务热线4000余次。档案馆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更加突出的作用。新闻媒体赞誉青岛市档案馆“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文档服务连心桥’”。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督查调研组考察后,对青岛市档案馆信息公开查阅服务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文档服务中心走出了一条品牌创建之路,先后被评为“全国巾帼示范岗”“青岛市服务名牌”和首批“青岛市机关名牌”。

信息化快车

搭载信息化“快车”,驶入服务社会的新领域

2003年,青岛市档案馆在全国率先建成并启用数字档案馆,并带动全市13座综合档案馆相继建成数字档案馆,形成区域性数字档案馆集群,实现了拥有目录数据和全文数据分别超过2000万条和2900万页的现代化档案管理。通过互联网[2]和数字档案馆,档案馆已发布电子文件、档案、资料、照片、录像等110多万条,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机关共享、馆室共享、馆际共享和社会共享。

依托数字档案馆平台,青岛市档案馆建立了以提供知识服务、决策参考服务为主旨的专题数据库,推动档案馆由传统的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为服务“三农”,青岛档案信息网特别开设“农民专页”,发布7000多件涉农民生档案文件,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所需信息。为服务企业职工,青岛市档案馆接收了市直及市属企业2万余名职工的目录信息,建立了全市职工档案信息数据中心,为企业职工提供了个人档案信息查阅平台。自2010年5月开始,青岛市13座综合档案馆全面启动“民生档案馆际联动远程查阅服务”,通过网络构建起全市性档案查阅服务体系,使市民在任何一家综合档案馆都可以查阅其他档案馆的婚姻、知青档案和学籍信息。

城市文化建设

发挥“生力军”作用,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主流

围绕全市重大宣传工作和城市文化建设,青岛市档案馆依托档案资源优势,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历史文化研究活动,奏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和谐乐章,彰显了档案工作的独特价值,树立了档案部门全新形象。

2008年以来,借助奥帆赛、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青岛解放60周年等重大活动,青岛市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文化资源优势,先后编纂出版了《青岛奥帆赛大事记》《青岛解放——档案文献图集》《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全译本》等40余部专着和史料汇编,与中央电视台、青岛电视台等媒体联合摄制播出了《青岛要塞》《青岛解放1949纪实》等电视专题片,举办了“见证青岛”、“小康之路”等近30次展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应用现代科技,青岛市档案馆设立了基于互联网的档案3D虚拟展厅,推出了首个虚拟展览——“青岛:1945日军投降仪式的台前幕后”,满足了观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档案文化魅力的需求。

为积极搭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平台”,青岛市档案馆先后聘请了驻青高校和市社科院等单位的14位客座研究馆员,有6名馆员被聘为高校客座教授或兼职研究员,共同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为配合收回青岛80周年、抗战爆发70周年等纪念活动,档案馆先后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赴德国举办档案展览,举办中德专家共同参加的“近代青岛与德国”历史文化论坛,还承办了中俄档案合作工作小组第四次会议、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第九次大会暨档案学术研讨会以及韩国海洋大学在青岛举办的海港都市展览。这些“走出去”的成绩奠定了青岛市档案馆作为青岛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的地位。市档案馆还先后5次赴国外参加青岛历史研究学术交流,受邀作为德国海外历史学会海外会员,承担其历史研究课题。

多年来,青岛市档案馆注重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成为主动提供档案历史文化学习、教育、休闲活动的重要阵地。档案馆开办的“城市·记忆·文明——青岛历史文化讲坛”,成为青岛市社科普及周重点宣传活动之一;面向老年人举办“多一种生活·多一种关爱——七彩华龄老年人档案文化休闲”活动;面向青少年举办“走近档案,认识青岛”青少年夏令营;面向部队官兵举办“驻在青岛、认识青岛、热爱青岛——解放军走进档案馆”活动;面向特殊群体举办“残疾人走进档案馆”活动。近年来,青岛市档案馆先后召开了赴日劳工档案、帆船运动档案、青岛解放档案等新闻发布会,档案宣传工作的社会影响愈加显着,被市领导誉为“全市文化宣教活动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