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往往发生于外伤后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儿童和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发病。颅骨为好发部位,病变多为单发,约占70—85%。病理在镜下可见多种细胞成份,包括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嗜酸性细胞多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浆细胞等。其发展分四个阶段:(1)增殖期;(2)肉芽期;(3)黄色肿块期;(4)纤维化期。起病初时常有低热、局部肿胀疼痛。本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加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较佳。[1]

[]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手术切除肿块,颅骨缺损范围大者,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

2.范围大,多发者,行放射治疗。

用药原则 1.本病治疗无特效药物,如放射治疗后白细胞降低,则使用促进白细胞增多药物。

2.手术者术中出血多,则输全血。

3.手术治疗者,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一周左右。

临床表现

1.发病初期常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外伤后或突然出现头部疼痛性肿块,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

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现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常见于青少年,可有外伤史,头部局限性肿块,轻微疼痛,生长缓慢,常位于顶骨、枕骨及颞骨

2.起病初期可出现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查血象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4.头颅X线片显示局部颅骨缺损,呈园形或椭园形,边界整齐清楚,无硬化,身体其他部位扁平骨也可能有类似病变。

5.病理活检确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