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飄 色 |
中文名:飄色 全 名:飄色巡遊藝術 起源時間:明末清初 起源地:廣東省 屬 性:流動舞台上的戲劇造型藝術 |
飄色起源於中原地區的迎神賽會活動,後逐漸傳到東南沿海及西北地區,在清代盛行一時,流傳過程中與各地具體情況相結合,形成不同的特色。廣東飄色起源於明末清初,屬於社火表演藝術形式之一。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裝飾華麗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勢的人物形象。比如這些船板上的小人就是由4到7歲的孩童扮演,他們經過專門的訓練,再加上經過精心偽裝的鋼材支架固定支撐凌空而立。據說廣東飄色最早起源於明末清初珠海斗門乾務鎮,由時任江西彭澤縣令的本地人梁國棟引入,以乾北的「仕林祭塔」,乾西的「螃蟹過江」和乾東的「喜鵲練梅」最為著名。[1]
目錄
名稱
飄色巡演廣泛分布並活躍於廣東各地。在不同地區各有不同的名稱。有飄色、抬閣、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種名稱。如江西瑞金謂之春色、南康謂之抬毛老爺,寧都則稱之為裝古史。而在廣東平遠謂之裝故事,五華謂之扮童子戲,南雄謂之扮台閣,曲江謂之扮故事。山東陝西等地稱為芯子,廣東稱為飄色(通過細小的色梗支撐表演者,給人凌空飄逸、輕巧靈動的感覺)。山東、陝西等地稱為芯子(因支架如燈芯在內支撐而得名)。閩東地區稱為鐵枝、抬鐵枝
起源
飄色(抬閣)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春秋 戰國時期,安陽曲溝一帶戰亂頻繁,被人稱為「干戈溝」。有一年,孔子周遊列國途經此地,有感於當地民風淳樸,便用老家曲阜之「曲」代替「干戈」,將其更名為「曲溝」,不僅希望兩地結緣,同時希望曲溝遠離戰爭。孔子臨行時,村民們擊鼓相送,並選擇唱歌好的男童、女童,由眾人抬到高桌上,邊行邊唱,以讓遠去的孔子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 後來,村民們在喜慶自娛時,仍沿用了這種歌舞形式。因為是抬着歌舞,故名「抬歌」。經過不斷的傳承演變,後來,藝人們將高桌裝飾成亭台樓閣的樣式,給人以空中樓閣、雲裡霧裡的感覺,故更名為「抬閣」。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稱「台閣」。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抬閣藝人們的制「閣」手法不斷創新,「閣」也逐漸向高、峭、奇、險、美的方向發展。抬閣藝術已發展成為集戲劇與雜技為一體,集木藝、鐵藝、畫藝、扎藝、布藝等於一身的成熟的高台表演藝術形式。 飄是指脫離地面,盡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飾)是精心巧妙的偽裝.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裝飾華麗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勢的人物形象。 據說廣東飄色最早起源於明末清初珠海斗門乾務鎮,先後經歷了「轉色」、「板色」兩個階段。轉色就是在手推車中間安一個木鐵軸,上面再放一塊中間可以轉動的有孔的板子,一兩個扮成各種造型的人物(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這塊板子上。板色則讓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飾更為華麗,人物也增加到四個。
特色
飄色最大的特色就是「色仔」、「色女」,他們裝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到整個活動的水平,因此,每次不管是受邀出外巡遊還是在鄉村巡遊,「色仔」、「色女」都精挑細選,並不是誰想當就能當。「色仔」、「色女」就是百里挑一的,年齡在8至10歲,容貌俊俏,精靈乖巧,還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飄色的核心是色梗的製作,色梗是支撐「色仔」、「色女」的支架,一般用鋼枝製成,巧妙利用力學原理,做到「色台」重心力的平衡,以免翻台.並巧妙地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藝術結構造形分布.[2]
各地飄色
香港長洲
長洲太平清醮的起源初期,只是一項宗教活動,內容還包括「搶包山」、齋戒、祭幽、走午朝等道教儀式,因當時瘟疫死了很多人,所以民間也有很多祭渡亡魂的儀式,就是打醮。而將飄色加入遊行行列約應有接近九十年歷史,早期是沒有飄色的。
至於後來在巡遊中加入飄色,據說是某年有長洲的前輩去了佛山,看到佛山的飄色,便開始將之引入長洲的打醮巡遊當中,其後每條街都先後推出飄色製作,並各出奇謀,至今成為太平清醮巡遊的一個主打項目。而將飄色加入遊行行列。其後巡遊的發展,可能由每條街都負責一些項目,內容因互相競爭而各自加插一些內容,這樣巡遊便顯得沒有那麼單調。[3]
廣東番禺
番禺沙灣飄色是一種在歲時節令期間進行巡遊展演的傳統民間藝術活動形式。明末清初已有雛形,主要是在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誕」祭祀活動時抬着與北帝有關的人物造型巡遊。沙灣飄色以色櫃為展示舞台,色柜上站着一個8-12歲的古裝兒童,即「屏」,「屏」上再站一至兩個2歲左右的古裝兒童,即「飄」。飄色是以屏和飄的扮相、姿態、服飾及道具有機結合組成造型,來表現某個故事、傳說、戲曲和風俗內容。番禺沙灣飄色以色彩艷麗,造型典雅,色梗鋼筋幼細,裝置奇妙,內容新穎等特點聞名于海內外。[4]
中山飄色
中山飄色這一民間藝術源遠流長。作為中山北部的重鎮黃圃,其民間藝術的代表作----飄色,源於何時,曾有多種說法。從飄色的屬性來講,由於元明時期大量南(海)番(順)德等地氏族徒遷至黃圃,而其時的大黃圃包括了現番禺的很多地方,其中沙灣亦屬大黃圃,因此有「黃圃飄色源於沙灣飄色」之說。就現有史料記載,黃圃飄色巡遊在清晚期頗為活躍,到光緒及民間期間是鼎盛時期。尤其是三社坊、古鼓坊、靈會坊三坊的民間藝人在清光緒年間發起,每隔三年舉辦一次盛大的飄色巡遊,俗稱「三坊飄色」。時間定在農曆三月三日,一連三天。由於農曆三月為雨水季節,因而又有「黃圃飄色,雨水滴滴」之說 。
任何民間藝術的發展沿襲,都與社會發展有密切聯繫,黃圃飄色,因歷史的原因,隨着破「四舊」等影響,於1961年開始逐漸沉埋。「國逢盛世萬事興」,1994年開始,黃圃的經濟發展了,黃圃飄色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奇苑喜獲新生並發出絢麗的異彩。黃圃鎮政府大力支持民間藝術的發展牽頭向社會各界捐資,建起了中山市首間古色古香的飄色館。之後,每年的重大節日及傳統節日期間,黃圃飄色都以其新的面貌出現在中山的大地上。飄色的板數也越來越多,內容也越變越新。並於1997年3月成立了「黃圃民間飄色藝術協會」。
黃圃飄色,主要由色櫃、色心、色腳、色梗、色扛等組成。傳統的飄色多用二歲到十二三歲的小孩作「色心」,以扮成如「三國演義」、「水滸傳」、「八大仙」等的民間故事、歷史典故中的人物,或佛、道神像等。這「色心」比較講究,一般只選用體重較輕的小童扮演,以達到「飄」的作用。因此黃圃飄色形成了色彩艷麗、色心妖俏、講究力學、色梗幼細、造型大方、裝置奇妙、內容含蓄、玲瓏飄逸的地方特色。由於黃圃飄色的出色表現,1998年在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創建活動中,黃圃鎮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飄色藝術之鄉。[5]
台山飄色
台山市斗山鎮浮石村建村於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之久。浮石村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積澱深厚,因而享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民間藝術浮石村(飄色)之鄉」「廣東省古村落」等美譽。同時,也是著名的南宋皇族村。村裡有一座北帝廟,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浮石村便會舉行飄色巡遊,前有旌旗、羅傘、鑼鼓、瑞獅、色標開道,後有八仙賀壽、八音管弦相隨,隊伍龐大,古色古香,由北帝廟出發,環遊浮石全村,再回到北帝廟中,以祈求人口平安、五穀豐登,六畜旺相,形成一種特定特色的歲時節令廟會。
台山浮石飄色是一種具有傳統特色的民間造型藝術,它始於明末清初,在廣東省台山市的浮石村一帶流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每台飄色以兩個俗稱「色仔」的八到十歲兒童扮成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由村民用「色櫃」抬着出遊。站在色櫃面上凌空而起的色仔稱為「上色」,也叫作「飄」;坐在色櫃面上的色仔稱為「下色」,也叫「屏」。「飄」與「屏」互相輝映,靠一條「色梗」即精心鍛造的纖細鋼枝支撐,構成完美的飄色整體。飄色的迷人之處在於「飄」,色仔左足立於一根桃枝上,右足擺動,身體凌空,若無憑依,令人稱奇。
台山浮石飄色的造型內容有「趙子龍攔江截斗」、「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呂布貂蟬」、「平貴別窯」、「穆桂英掛帥」、「楊金花爭帥印」、「木蘭從軍」、「劈山救母」、「白蛇青蛇」等。每年農曆三月三的北帝誕日,台山浮石村的村民便組成遊行隊伍,部分人抬着北帝塑像在前行進,而以頭牌、色標、羅傘、飄色、舞龍、舞獅、高蹺、八仙、八音鑼鼓等後隨,遍游全村十坊。1996年浮石村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1999年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飄色之鄉」。[6]
信宜飄色
信宜飄色緣於何時已無從考究,但當地藝人有這樣一種說法: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在粵西一帶,當時由于禁演粵劇,粵劇藝人就想出了將粵劇某個片斷製成造型,在元宵節時由人抬着巡遊歡慶,並漸漸地流傳下來。飄色造型的題材多取自於歷史典故和傳說中的故事以及人物,多表現農民的揚善懲惡、安居樂業、傳頌英雄、鞭撻惡人的樸素願望。
隨着時間的推移,信宜飄色也逐步滲入舞蹈、雜技造型,凌空漂浮,如「嫦娥奔月」「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使內容和形式日益豐富多彩。如今,每逢元宵佳節或重大喜慶活動,信宜的大街小巷都會舉行飄色巡遊。順便一提,由於信宜年例受古俚僚文化習俗影響,至今遺風依存,所以與相鄰縣市不同,信宜年例期間也可以看到飄色、白花燈巡遊等。
信宜飄色除了造型豐富之外,另一大亮點就是「色仔」「色女」。由於「色仔」「色女」的裝扮、演示水平、精神狀態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活動的水平,所以這些「色仔」「色女」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據介紹,他們的年齡一般在7—9歲之間,不僅容貌俊俏、精靈乖巧,而且還有一定的表演天份。然後,再利用力學原理和巧妙裝飾,合理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藝術結構造型分布,讓觀眾看不出他們是怎麼凌空而立的。比如:「色仔」「色女」站在和手指一樣的粗的荷花梗上吹笛唱歌、腳趾一樣粗的纓槍可挑起兩名「色女」等。[7]
吳川飄色
吳川飄色始於清代,以兒童喬裝各種人物,站或坐在「色板」上面,在遊行時手舞足蹈,飄飄如仙,驚險美妙,被譽為「隱蔽藝術」和「東方飄遊藝術」。
素有民間藝術之鄉美譽的吳川民間藝術以其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技藝精湛而吳川梅嶺的飄色《八仙過海》聞名遐邇. 尤其是始於清代的吳川飄色,堪稱南國民間藝術的一株絢麗的奇葩。清末,吳川黃坡的四鄉八村常常舉行游神賽會,出現了表現戲劇片斷的化裝遊行,俗稱地色,引人注目。吳川飄色起源於民間,紮根於民間,流傳於民間。特別是每年正月十六、十七日吳川市元宵節時,吳川飄色巡遊隊伍長達數里,場面極為壯觀。觀眾常常多達100多萬。吳川飄色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和民俗的感染力。吳川飄色不僅在本地廣泛開展活動,還先後到過茂名市、中山市、江門市、深圳市、廣州市、海南省海口市、雲南潞西等地參加文化活動的展演。1992和1997年兩次晉京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2003年9月,吳川飄色造型赴京參加中國首屆文物仿製品暨民間工藝品展,榮獲金獎,被專家學者譽為「獨具中國嶺南民間藝術風格」。2005年,吳川飄色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6年6月,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邀請,吳川飄色參加了7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香港各屆慶回歸暨特區政府成立九周年慶典大巡遊活動,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評,香港各大報刊、電視台作了專題報道。2006年元宵節,吳川舉辦全國首屆「鼎龍杯」飄色大匯演,吳川飄色3套獲金獎、4套銀獎、1套銅獎。
2000年, 國家文化部命名吳川市梅菉鎮為「中國民間(飄色)藝術之鄉」。[8]
視頻
駱駱聲學堂 | 隱蔽的藝術-飄色
參考資料
- ↑ 民間習俗-飄色,香港歷史趣談
- ↑ 【人文台山】浮石飄色,百峰網,2020-9-28
- ↑ 長洲飄色巡遊,香港傳統工藝-長洲飄色巡遊
- ↑ 沙灣飄色,博雅特產網
- ↑ 嶺南歷史文化 中山市黃圃飄色,每日頭條,2017-4-12
- ↑ 【人文台山】浮石飄色,百峰網,2020-9-28
- ↑ 【魅力茂名】信宜這些「色仔」、「色女」堪稱一絕 ,搜狐網,2017-9-20
- ↑ 吳川名片-民間藝術之吳川飄色(吳川三絕之一),每日頭條,20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