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金自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丁·路德·金自傳》作者:[美]馬丁·路德·金 著;克萊伯恩·卡森 編,譯者:馬樂梅、張安恩、楊婕,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是一家以出版哲學[1]、政治、經濟、法律、歷史、軍事、文化、教育等各門類圖書為主的社科出版社。經過63年的發展,現有職工125人,年銷售收入1.3億元,2009年被評為全國百佳出版社[2]。
內容簡介
知名歷史學教授克萊伯恩·卡森通過整理馬丁·路德·金的書信文獻,創作了一幅令人過目難忘的金的自畫像。書中,金生動而飽含感情地回顧了他作為學生、牧師、丈夫、父親和著名領袖人物的一生,同時也給讀者展現了一幅美國以及美國黑人在強大變革前的歷史巨大畫卷。書中對金的再現,既沒有誇大,也沒有神化,而是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馬丁·路德·金:幽默風趣,虛懷若谷,高尚正直。此書很有價值,值得一讀,帶給你樂趣的同時,也富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作者簡介
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年1月15日出生於美國南方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父親是一位教會牧師。1948年獲得莫爾豪斯大學學士學位,1951年獲得柯羅澤神學院學士學位,1955年獲得波士頓大學神學博士學位。1954年成為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會教堂的一位牧師。
1955年12月1日,發起蒙哥馬利罷車運動,從此成為民權運動的領袖人。1963年組織了爭取黑人工作機會和自由權的華盛頓遊行。1964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下榻於洛林汽車旅館遇刺,結束了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1986年1月,美國政府規定每年1月的第三個星期一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並定為法定假日,金也是唯一一位非美國總統又享有此殊榮的人。
楊腓力曾在《靈魂倖存者》中以較大的篇幅記念馬丁·路德·金,詳細地討論馬丁·路德·金被福音更新的生命、在道德上的軟弱以及對楊腓力自己和美國教會的深遠影響,推薦弟兄姐妹閱讀。
目錄
中譯本序
編者前言
1 早 年
親愛的媽媽
爸爸
疑問不斷地出現
我如何能愛上一個仇恨我的種族?
我一生最憤怒的時刻
我感到那帘子似乎落在我的人格上
2 莫豪斯學院
內心的呼喚催促我為社會服務
3 克羅澤神學院
宣教
唯一可供受壓迫人民選擇的在道德上和實踐上均合理的方式
自由主義神學中有關人的教義
以愛的能力勇敢地面對邪惡
4 波士頓大學
重新發現喪失的價值
5 柯麗塔
柯麗塔
堅持鬥爭到底
6 德克斯特街浸禮會教會
尋求上帝的指引
我開始了全職的牧師生涯
完整生命:三個層面
7 蒙哥馬利運動開始了
將正義付諸實施
奇蹟發生了
我一生中最堅決的演講
8 絕望者的暴力
回應熱烈
聖雄甘地的啟發
不斷的打擊讓我差點崩潰
分化瓦解
進監獄
我聽到耶穌的聲音說鬥爭下去
爆炸
9 種族隔離的最終廢止
絕不回頭
我為我所犯的「罪行」驕傲
種族隔離必須死亡
輝煌的破曉
我們的信仰得到了證明
勇敢的新黑人
……
參考文獻
- ↑ 哲學是什麼,藝考網,2019-10-24
- ↑ 江西人民出版社打造領先的社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